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池底护板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572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池底护板,包括由整体铺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护板本体,所述护板本体前端具有与前副车架连接的第一搭接边,后端具有的与电池包连接第二搭接边;所述护板本体沿宽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加强凸筋,所述加强凸筋的长度大于护板本体整体长度的80%,宽度大于护板本体整体宽度的5%,高度≤10mm,所述加强凸筋与护板本体之间采用圆弧过渡,圆弧半径≥5mm。其能够满足电池底护板的使用性能要求,实现轻量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电池系统,所述电池系统包括上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池底护板。

A carbon fiber composite battery bottom guard and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池底护板及电动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池底护板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高速发展,针对此电动汽车的创新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电动汽车的零部件需要减轻重量以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同时还要能够降低噪音水平。碳纤维复合材料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可在厚度略微提升的情况下,实现减重约30~60%,优秀的阻尼性能有助于提升车内NVH品质。相比于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由大量碳纤维丝构成,具有组织裂纹扩展的效果,耐疲劳性能优异,使用寿命长;且碳纤维复合材料十分耐腐蚀,不需要额外再进行表面处理。电池底护板是电动汽车中区别于传统燃油汽车而独有的零部件。一方面汽车电池底护板可以保护电池包免受石子冲击和地面磕碰,另一方面电池底护板较大的覆盖面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雨水溅入电池包的线束插接件上。目前的电动汽车的电池底护板通常由钢板冲压成形,再经过电泳工艺来防止锈蚀。由于电池底护板的保护面积较大,所承受的地面冲击载荷较大,其钢制零件厚度一般为2-4mm,而钢的密度较大会导致整体刚度和NVH性能较差、零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池底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整体铺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护板本体(1),所述护板本体(1)前端具有与前副车架连接的第一搭接边(11),后端具有的与电池包连接第二搭接边(12);/n所述护板本体(1)沿宽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加强凸筋(2),所述加强凸筋(2)的长度大于护板本体(1)整体长度的80%,宽度大于护板本体(2)整体宽度的5%,高度h≤10mm,所述加强凸筋(2)与护板本体(1)之间采用圆弧过渡,圆弧半径R≥5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池底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整体铺层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护板本体(1),所述护板本体(1)前端具有与前副车架连接的第一搭接边(11),后端具有的与电池包连接第二搭接边(12);
所述护板本体(1)沿宽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加强凸筋(2),所述加强凸筋(2)的长度大于护板本体(1)整体长度的80%,宽度大于护板本体(2)整体宽度的5%,高度h≤10mm,所述加强凸筋(2)与护板本体(1)之间采用圆弧过渡,圆弧半径R≥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池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搭接边(11)上设有多个第一搭接凸起(13),所述第一搭接凸起(13)上设有与前副车架连接的第一安装孔(15);
所述第二搭接边(12)上设有多个第二搭接凸起(14),所述第二搭接凸起(14)上设有与电池包连接的第二安装孔(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池底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5)和第二安装孔(15)与护板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伯芳杨琴高聪王志白冯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