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电气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8564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电气驱动系统。在从车辆上方观看的平面图中,旋转机械和小齿轮轴跨过作为差动装置的轴线的第三轴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开布置在彼此的相反侧。该构造能够使旋转机械、平行轴变速器、小齿轮轴、差动装置等一体地组装至壳体,从而由此将电气驱动单元构造为紧凑的,这在空间方面是有益的。

Vehicle electrical driv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电气驱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电气驱动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向车辆的搭载性出色的车辆电气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已知设置有作为行驶的驱动力源的旋转机械的车辆电气驱动系统。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1-1774号(JP2001-1774A)描述的车辆为这类车辆的一个示例,并且所述车辆设置有与左右半轴同轴设置的一对旋转机械(电动机16),而且所述电动机背靠背对接,从而通过螺栓彼此一体联接。而且,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9911号(JP2004-9911A)提出一种车辆电气驱动系统,包括:(a)差动装置(后差速器27),其将从旋转机械传递的动力分配至左右驱动轮;以及(b)小齿轮轴(中间轴55)和驱动小齿轮,所述小齿轮轴设置有从动齿轮,从旋转机械输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从动齿轮,所述驱动小齿轮与差动装置的齿圈啮合。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JP2001-1774A中描述的车辆电气驱动系统的情况下,由于沿车辆宽度方向联接和布置的一对旋转机械是必要的,所以当使用大尺寸的旋转机械时,系统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得较大,并且向车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电气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旋转机械,其用作用于行驶的驱动力源;/n差动装置,其将从所述旋转机械传递的动力分配至左右驱动轮;以及/n小齿轮轴,其设置有从动齿轮和驱动小齿轮,从所述旋转机械输出的所述动力传递至所述从动齿轮,所述驱动小齿轮与所述差动装置的齿圈啮合,/n其中/n在从车辆上方观看的平面图中,所述旋转机械和所述小齿轮轴跨过平行于车辆宽度方向的所述差动装置的轴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开布置在彼此的相反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2 JP 2018-2329821.一种车辆电气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机械,其用作用于行驶的驱动力源;
差动装置,其将从所述旋转机械传递的动力分配至左右驱动轮;以及
小齿轮轴,其设置有从动齿轮和驱动小齿轮,从所述旋转机械输出的所述动力传递至所述从动齿轮,所述驱动小齿轮与所述差动装置的齿圈啮合,
其中
在从车辆上方观看的平面图中,所述旋转机械和所述小齿轮轴跨过平行于车辆宽度方向的所述差动装置的轴线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开布置在彼此的相反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电气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机械以所述旋转机械的轴线在平面图中平行于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姿态布置,并且
所述旋转机械的输出轴以所述输出轴在平面图中以直角与所述差动装置的所述轴线交叉的姿态布置在所述差动装置的所述轴线的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上方的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电气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齿轮轴以所述小齿轮轴的轴线在平面图中平行于所述车辆前后方向的姿态布置,
所述差动装置包括锥齿轮式的差动齿轮装置,并且
所述齿圈和所述驱动小齿轮包括准双曲面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电气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平面图中,所述小齿轮轴比所述差动装置的所述轴线靠车辆前侧布置,并且
所述齿圈与所述驱动小齿轮之间的啮合位置在所述车辆高度方向上被设定在所述差动装置的所述轴线下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电气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平面图中,所述小齿轮轴比所述差动装置的所述轴线靠车辆后侧布置,并且
所述齿圈与所述驱动小齿轮之间的啮合位置在所述车辆高度方向上被设定在所述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贤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