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给药微针的制备模具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给药微针的制备模具及制备方法,属于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微针透皮给药作为一种新型透皮给药方式,其集皮下注射给药方式和透皮贴给药的优点于一体,不仅无痛微创,而且药物吸收效率高。此外,微针给药时患者可自行给药,方便安全。因此,微针透皮给药技术从开始出现就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给药微针的基本结构形态是:在合适厚度、合适形状(比如但不限于圆形、方形等)的板状基材上(比如但不限于平板、弧形板等),竖立着一组数量不等的微型针状物。微针的基本使用过程和原理为:在合适压力的作用下,利用微针撑开皮肤通道,帮助药物等生物活性物质穿过皮肤,实现全身或皮肤局部药物等生物活性物质分布,达到治疗或其他有益的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现有技术的微针有金属实心微针、金属空心微针、非金属材料实心微针(如无机硅材料)、有机大分子材料微针(如聚维酮)等,但是,现有的这些微针制品及其制作方法,都存有量产制备方面的困难,致使此类技术与制品至今未见工业量产规模的案例出现,且因其量产能力的局限,导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药微针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板(1)、脱模板(2)、模板(3)以及隔离层(4),所述上板(1)、脱模板(2)、模板(3)以及隔离层(4)均为耐热材质,所述隔离层(4)为透气不透液材质,所述模板(3)上设有与微针的针状物对应的微孔区(31),一个微孔区(31)内有若干个微孔,微孔为开设在模板(3)上的通孔,所述上板(1)上对应微孔区(31)的位置开设有与微针基板对应的基板孔(11),与上板(1)的底面上位于基板孔(11)的外围设有厚度大于脱模板(2)厚度的环形凸台(12),所述脱模板(2)上对应环形凸台(12)的位置开设有供环形凸台(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药微针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板(1)、脱模板(2)、模板(3)以及隔离层(4),所述上板(1)、脱模板(2)、模板(3)以及隔离层(4)均为耐热材质,所述隔离层(4)为透气不透液材质,所述模板(3)上设有与微针的针状物对应的微孔区(31),一个微孔区(31)内有若干个微孔,微孔为开设在模板(3)上的通孔,所述上板(1)上对应微孔区(31)的位置开设有与微针基板对应的基板孔(11),与上板(1)的底面上位于基板孔(11)的外围设有厚度大于脱模板(2)厚度的环形凸台(12),所述脱模板(2)上对应环形凸台(12)的位置开设有供环形凸台(12)通过的凸台孔,所述上板上位于环形凸台(12)的周围开设有脱模孔(13),所述基板孔(11)和脱模孔(13)均为通孔,所述基板孔内设有挡止面(15),在脱模时,脱模孔(13)内放置有脱模杆(14),脱模杆(14)的底端向下顶起脱模板(2),微针基板与基板孔内的挡止面(15)挡止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药微针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孔(11)为上大下小的阶梯孔,阶梯孔下部的小段的形状大小与微针基板相同,所述环形凸台(12)设置在阶梯孔(11)下部小段的外围,所述脱模孔(13)开设在阶梯孔的阶梯面上,所述挡止面设置在阶梯孔下部的小段内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药微针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孔下部的小段内侧具有环形挡圈(16),该环形挡圈的上表面构成所述挡止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药微针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孔下部的小段内侧具有向下逐渐收缩的锥形段(17),该锥形段的锥面构成所述挡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给药微针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孔(13)的数量大于两个,脱模孔(13)均匀分布在环形凸台(12)的外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给药微针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孔(13)为螺纹孔,所述脱模杆(14)为与脱模孔螺纹配合的螺钉。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给药微针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板(2)为金属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给药微针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1)、脱模板(2)、模板(3)以及隔离层(4)之间通过定位螺栓(5)连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给药微针的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3)上微孔区(31)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所述上板上基板孔(11)和环形凸台(12)的数量均与微孔区(31)的数量相等。
10.一种给药微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制备微针的热塑性原料加热变形至流动状态;(2)将权利要求1中的隔离层、模板、脱模板及上板从下至上依次放置,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