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面积的双层隧道火灾排烟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火灾排烟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面积的双层隧道火灾排烟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当今公路隧道中主要采用的排烟模式主要有两种:纵向排烟、点式排烟。纵向通风系统火源上游具有良好的烟气控制效果,对正常单向交通而言具有良好的烟气控制效果;但在交通堵塞的情况下纵向通风情况下将对下游人员逃生和消防救援带来很大地威胁,无法有效地保证火源下游司乘人员的安全。为了保障隧道人员逃生条件,避免火灾进一步蔓延,有必要设计一种排烟系统,能够将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及时地从隧道内排出。排烟系统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排烟口,由于需要研究排烟口面积大小、排烟口间距对隧道排烟效果的影响,这就需要考虑排烟口的设计方式,而采用一般的方法设计排烟口尺寸和间距时,工作量大且不利于重复实验。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可重复实验的排烟口,并在此基础上组成隧道排烟系统,以满足隧道排烟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面积的双层隧道火灾排烟试验装置,其至少解决了部分上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面积的双层隧道火灾排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隧道、风机装置、火源装置和发烟装置,所述试验隧道包括上层弧形隧道和下层矩形隧道,所述上层弧形隧道和所述下层矩形隧道的底部均设有所述火源装置和与所述火源装置邻近设置的所述发烟装置,所述试验隧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疏散通道和排烟结构,所述排烟结构包括排烟口和排烟通道,所述排烟口的面积通过调节结构可调,所述排烟口为上下两层,上层所述排烟口连通所述上层弧形隧道与所述排烟通道,下层所述排烟口连通所述下层矩形隧道与所述排烟通道;所述风机装置包括用于送风的射流风机和用于排烟的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设置在所述排烟通道的出口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面积的双层隧道火灾排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隧道、风机装置、火源装置和发烟装置,所述试验隧道包括上层弧形隧道和下层矩形隧道,所述上层弧形隧道和所述下层矩形隧道的底部均设有所述火源装置和与所述火源装置邻近设置的所述发烟装置,所述试验隧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疏散通道和排烟结构,所述排烟结构包括排烟口和排烟通道,所述排烟口的面积通过调节结构可调,所述排烟口为上下两层,上层所述排烟口连通所述上层弧形隧道与所述排烟通道,下层所述排烟口连通所述下层矩形隧道与所述排烟通道;所述风机装置包括用于送风的射流风机和用于排烟的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设置在所述排烟通道的出口处,所述射流风机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层弧形隧道和所述下层矩形隧道左端部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面积的双层隧道火灾排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层和下层所述排烟口均设有多组,所述火源装置在所述上层弧形隧道和所述下层矩形隧道中的位置可调整;所述排烟口包括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且能在两种状态之间切换,不同组的排烟口之间的距离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面积的双层隧道火灾排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可移动挡板、固定钢板和螺丝,所述固定钢板焊接在所述试验隧道上,所述固定钢板上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螺丝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将所述可移动挡板固定在所述固定钢板上,通过调整螺丝与不同螺纹孔之间的配合,来实现所述可移动挡板对所述排烟口宽度的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面积的双层隧道火灾排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钢板的上下两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倪天晓,彭锦志,徐志胜,曾嘉伟,刘顶立,申秉银,冉启兵,金鑫,文康,唐启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科锐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