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打散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347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束打散设备,包括两个毛刷,将两个毛刷分别固定在两个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两个电机的输出轴的旋转带动两个毛刷自转;将驱动两个毛刷转动的电机分别固定在两个电机安装架上,然后将两个电机安装架固定在一个电机旋转架上,再通过另一个电机与电机旋转架固定连接,以驱动该电机旋转架旋转,实现两个毛刷绕线束的公转,通过两个毛刷的自转和公转,将屏蔽线均匀打散;两个毛刷分别包括固定本体和刷毛,所述刷毛等间距固定在所述固定本体上,相邻两根刷毛端部之间的间距与根部之间的间距保持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线束打散设备能够实现线束屏蔽线的自动化打散,相比人工操作,能大幅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屏蔽线分布的更加均匀。

Wire harness break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打散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束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线束打散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电子终端等产品的快速普及,线束作为其重要配套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线束加工生产过程中有一个工序是将在线束的屏蔽线分散打开呈散射状。目前该工序为工人利用镊子手工操作完成。具体操作过程为:用镊子夹住一部分屏蔽线旋转拉向线束的外侧,重复操作直到围绕线束一圈的屏蔽线都被打开呈散射状,然后用手将弯曲的屏蔽线捋直,再用镊子细微拨动屏蔽线使其尽量均匀分布,该方法费时费力且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束打散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线束打散设备,包括四个电机、一个电机旋转架、两个电机安装架、一个H形板和两个毛刷;其中,四个电机分别为第一至第四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电机旋转架固定连接,第二电机固定在电机旋转架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为D形轴,在H形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D形孔,H形板通过D形孔套装在第二电机的D形轴上,在H形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向D形孔延伸的U形槽;两个电机安装架分别包括安装架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打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电机、一个电机旋转架、两个电机安装架、一个H形板和两个毛刷;其中,/n四个电机分别为第一至第四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电机旋转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电机旋转架上;/n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为D形轴,在所述H形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D形孔,所述H形板通过D形孔套装在所述第二电机的D形轴上,在所述H形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向所述D形孔延伸的U形槽;/n两个电机安装架分别包括安装架本体、安装座和连接圆柱,所述安装架本体与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连接圆柱连接,两个电机安装架的连接圆柱分别在所述H形板的两个U形槽内滑动;两个电机安装架的安装座分别与所述电机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打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电机、一个电机旋转架、两个电机安装架、一个H形板和两个毛刷;其中,
四个电机分别为第一至第四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电机旋转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电机旋转架上;
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为D形轴,在所述H形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D形孔,所述H形板通过D形孔套装在所述第二电机的D形轴上,在所述H形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向所述D形孔延伸的U形槽;
两个电机安装架分别包括安装架本体、安装座和连接圆柱,所述安装架本体与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连接圆柱连接,两个电机安装架的连接圆柱分别在所述H形板的两个U形槽内滑动;两个电机安装架的安装座分别与所述电机旋转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和所述第四电机分别安装在两个电机安装架的安装架本体内;
两个毛刷分别套装在所述第三电机和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所述第三电机和所述第四电机分别驱动两个毛刷自转;通过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电机旋转架旋转带动两个毛刷公转;通过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H形板旋转带动两个电机安装架随滑动机构滑动,调节两个毛刷之间的相对距离;
两个毛刷分别包括固定本体和刷毛,所述刷毛等间距固定在所述固定本体上,相邻两根刷毛端部之间的间距与根部之间的间距保持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打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旋转架包括上层板、下层板和立柱,所述立柱连接在所述上层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云博曹策程路超姜良旭郭同健葛兵余毅
申请(专利权)人:长光滁州高端智能装备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