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湿式空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30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性能湿式空冷器,由框架、冷却管束,喷淋装置,挡风装置和风机组成,风机的轮毂装在立式传动轴上,该立式传动轴由装在构架上的轴承座支承,风机轮毂上端设有倒锥台形挡风盘,风机叶片的外径Φ=2.6~2.8M,装在构架顶部的3M×3M的方框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匹配适当的风机提高风量,可以使用片数较少的空冷器管束,提高管内膜的传热系数,解决喷头易被堵塞的问题,提高增湿降温的效果。(*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中的空气冷却器,具体的是一种主要应用于炼厂及石油化工厂等各种工况的冷凝,冷却系统中的高性能湿式空冷器。湿式空冷器主要应用于减压塔顶抽空冷凝冷却系统,在减压塔顶冷凝冷却系统中若采用水冷却器则需要消耗大量的循环水,以一个年处理量250万吨/年的常减压蒸馏装置为例,循环冷水温度32℃而冷却器出口温度要求35℃时,则干式空冷操作需要消耗循环水约1000吨/时,湿式操作需要消耗约1200吨/时,而由于冷却器的腐蚀、泄漏、不但会增加循环水的消耗,同时还会使排污水量增加,特别是老装置改造情况,由于要消耗大量的循环水而引起地下循环水管网的改动及循环水场的改扩建。因此,采用湿式空冷器,特别是对水源缺乏,循环水温度较高地区,较为有利,但由于目前湿式空冷器存在一些问题给应用带来不利影响1.目前的减压塔顶空冷管束基本上都是SL4.5×3(m)规格的,风机直径为2.4m,风量只有18×104m3/h,迎风面风速不足2m/s,(标准风速为2.8m/s)致使选用湿式空冷器的片数过多,降低了管内膜传热系数,设备投资较大。2.湿空冷主要靠喷淋系统喷出的水高度雾化后降低环境气湿,使低温空气与管束进行冷热交换,从而达到介质冷却的目的。目前广泛使用的湿式空冷喷淋装置雾化效果不理想,喷头的结构形式不合理,喷头体积大、结构复杂,喷嘴极易堵塞,从而失去了喷淋的实际意义。3.风大的地区,湿空冷喷淋装置喷出的水(雾化效果好的)被风吹走,没有起到降低环境气温的作用,从而增加了盐雾腐蚀。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由于具有湿度大、风大、气温高等特点使冷后效果不理想,有的一级湿空冷出口温度达40℃以上,有的炼厂不得不采用水冷却器。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高性能湿式空冷机,主要目的是提高风量,可以使用片数较少的空冷器管束,提高管内膜的传热系数,其次目的是解决喷头易被堵塞的问题,提高增湿降温的效果,再次目的是改进挡风装置,使喷淋出的水雾不受自然风的影响、防止阳光辐射,提高回水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性能湿式空冷器,由构架,冷却管束,喷淋装置,挡风装置和风机组成,冷却管束设置于环绕构架的腔室中,喷淋装置向冷却管束喷撒冷却水,所述装设冷却管束及喷淋装置的腔室由挡风装置进行遮护,该腔室的上端连通装有风机的排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轮毂装在立式传动轴上,该立式传动轴由装在构架上的轴承座支承,风机轮毂上端设有倒锥台形挡风盘,风机叶片的外径φ=2.6~2.8M,装在构架顶部的3M×3M的方框中。所述喷淋装置由喷管和喷嘴组成,该喷管呈由两侧直水管和中间横水管构成的“H”形,由中部的主水管供水,在两侧直水管上间隔适当距离各装有3个喷嘴,上、中两个喷嘴为实心锥形喷嘴,下端喷嘴设有两个分支,该分支的管口装有两种水流量不同的能互换的喷嘴,在该分支的管口之一安装喷嘴时,另一管口用管堵封闭。所述挡风装置由框架和挡板组成,该框架是由上、下横梁、左、右纵梁和中部纵梁构成的中空框架、在中部纵梁上等距固定有若干挡板,每片挡板呈横向长条板形,其横向两侧边沿有反向的折边,该挡板安装位置与框架平面呈一定的向下倾斜角度而使进风的流向倾斜向上进入腔室,各挡板安装间距适当,使相邻两块挡板的折边有垂直边框方向的覆盖部分而阻挡进风不能垂直进入装有冷却管束的腔室本技术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1.优化风机设计,满足结构要求的高风量、低噪音的要求,可以使管束迎风速度达到2.8m/s以上,提高了翅片管外空气膜传热系数,同时延长部分易损件使用寿命、降低了设备投资。2.优化喷头布置,使用实心锥形喷雾喷嘴,提高雾化性能,且结构简单,不易堵塞,较彻底的解决了喷头堵塞影响降温效果的问题。3.使用结构简单、造价低,且不影响风量的挡风装置,可以使喷淋喷出的水雾不受自然风影响,防止阳光辐射,回收水率也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4.本技术的优化风机设计、优化喷头布置,优化挡风装置设计,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型的湿式空冷装置。5.采用高性能湿式空冷器对老装置进行改造,可以减少由于采用水冷却器,而要消耗大量循环水,因此引起的地下循环水管网的改动及循环水场的改扩建的工程量。6.本装置特别适合我国湿度大、风大、气温高的南方,尤其是沿海地区使用。现结合附图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喷淋装置的正视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图5是图3中下端喷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换装另一种喷嘴的示意图7是图1中挡风装置的结构图。附图编号1.构架 101.顶部方框 2.冷却管束3.喷淋装置 301.直水管 302.直水管303.横水管 304.主水管 305.上部喷嘴306.中部喷嘴 307.下部喷嘴 3071.下部喷管分支3072.下部喷管分支3073.管堵4.挡风装置 401.框架上横梁 402.框架下横梁403.边框纵梁 404.中部纵梁 405.挡板406.挡板横向折边 407.挡板横向折边5.风机 501.风叶 502.风机轮毂503.传动轴 504.轴承座 505.轴承座506.锥台形挡风盘 507.传动轮 508.电机6.腔室7.排风罩请参照图1,本技术的高性能湿式空冷器,由构架1,冷却管束2,喷淋装置3,挡风装置4和风机5组成,冷却管束2设置于环绕构架的腔室6中,喷淋装置3向冷却管束2喷撒冷却水,所述装设冷却管束及喷淋装置的腔室6由挡风装置4进行遮护,该腔室的上端连通装有风机的排风罩7,请参照图2,所述风机5的轮毂502装在立式传动轴503上,该立式传动轴由装在构架1上的轴承座504、505支承,风机轮毂上端设有倒锥台形挡风盘506,风机叶片501的外径φ=2.6~2.8M,装在构架顶部的3M×3M的方框101中。请参照图3图4图5图6,所述喷淋装置3由喷管和喷嘴组成,该喷管呈由两侧直水管301、302和中间横水管303构成的“H”形,由中部的主水管304供水,在两侧直水管上间隔适当距离各装有3个喷嘴,上、中两个喷嘴305和306为实心锥形喷嘴,下端喷嘴307设有两个分支3071和3072,该分支的管口装有两种水流量不同的能互换的喷嘴,在该分支的管口之一安装喷嘴时,另一管口用管堵3073封闭。请参照图7,所述挡风装置4由框架和挡板组成,该框架是由上、下横梁401、402,左、右纵梁403和中部纵梁404构成的中空框架、在中部纵梁404上等距固定有若干挡板405,每片挡板呈横向长条板形,其横向两侧边沿有反向的折边406和407,该挡板安装位置与框架平面呈一定的向下倾斜角度而使进风的流向倾斜向上进入腔室6,各挡板405安装间距适当,使相邻两块挡板的折边406和407有垂直边框方向的覆盖部分而阻挡进风不能垂直进入装有冷却管束的腔室6。权利要求1.一种高性能湿式空冷器,由构架,冷却管束,喷淋装置,挡风装置和风机组成,冷却管束设置于环绕构架的腔室中,喷淋装置向冷却管束喷撒冷却水,所述装设冷却管束及喷淋装置的腔室由挡风装置进行遮护,该腔室的上端连通装有风机的排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轮毂装在立式传动轴上,该立式传动轴由装在构架上的轴承座支承,风机轮毂上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性能湿式空冷器,由构架,冷却管束,喷淋装置,挡风装置和风机组成,冷却管束设置于环绕构架的腔室中,喷淋装置向冷却管束喷撒冷却水,所述装设冷却管束及喷淋装置的腔室由挡风装置进行遮护,该腔室的上端连通装有风机的排风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轮毂装在立式传动轴上,该立式传动轴由装在构架上的轴承座支承,风机轮毂上端设有倒锥台形挡风盘,风机叶片的外径ψ=2.6~2.8M,装在构架顶部的3M×3M的方框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秋云袁毅夫周传易王海兰付永利李蕾姜西辉尹继英荆筠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