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飞行钢轨打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养护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飞行钢轨打磨机。
技术介绍
在铁路运输系统中,钢轨是保证铁路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部件。钢轨在服役过程中,会出现各种表面伤损,如钢轨波浪形磨耗、轨面擦伤、轨面剥离、轨侧严重磨损、裂纹和轨头压溃等尤其,此外,由于长期室外的服役环境,钢轨还会产生铁锈,且发展速度较快这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输能力和经济效益。通过钢轨打磨,可有效去除各种表面伤损及锈斑,抑制钢轨表面裂纹扩展,延缓轮轨疲劳累计速度,从而大幅度改善轮轨关系,提高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降低铁路运营成本。目前工务部门使用的钢轨除锈打磨设备主要是内燃机砂轮打磨头打磨机,使用内燃机提供动力,使用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同时,完全人工手动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当前,高速铁路钢轨大都安装于高架桥上,钢轨距离地面有较大的高度,目前对钢轨打磨时需要人工把打磨机从地面抬升到钢轨上,费时费力,且安全性差。目前,在打磨的过程中,也是采用人工操作打磨机在钢轨上行走,劳动强度大,打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飞行钢轨打磨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飞行钢轨打磨机,包括:机架1、飞行单元2、行走单元3、控制单元4和打磨单元5;所述机架1为完全对称结构,其两侧设置有平台9;所述飞行单元2安装于机架1上方,带动所述打磨机实现飞行;所述行走单元3安装于机架1下方,使所述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飞行钢轨打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飞行单元(2)、行走单元(3)、控制单元(4)和打磨单元(5);/n所述机架(1)为完全对称结构,其两侧设置有平台(9);/n所述飞行单元(2)安装于机架(1)上方,带动所述打磨机实现飞行;/n所述行走单元(3)安装于机架(1)下方,使所述打磨机沿钢轨行走;/n所述控制单元(4)安装于机架(1)上,分别与飞行单元(2)、行走单元(3)和打磨单元(5)通信连接,控制所述打磨机的飞行、行走以及打磨操作;/n所述打磨单元(5)安装于机架(1)两侧平台上,对钢轨进行打磨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飞行钢轨打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飞行单元(2)、行走单元(3)、控制单元(4)和打磨单元(5);
所述机架(1)为完全对称结构,其两侧设置有平台(9);
所述飞行单元(2)安装于机架(1)上方,带动所述打磨机实现飞行;
所述行走单元(3)安装于机架(1)下方,使所述打磨机沿钢轨行走;
所述控制单元(4)安装于机架(1)上,分别与飞行单元(2)、行走单元(3)和打磨单元(5)通信连接,控制所述打磨机的飞行、行走以及打磨操作;
所述打磨单元(5)安装于机架(1)两侧平台上,对钢轨进行打磨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单元(2)通过连接机构与机架(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公扣(27)、母扣(28)和螺母(29),所述公扣(27)具有一根螺杆,所述母扣(28)具有与所述螺杆配合的通孔,所述公扣(27)焊接于飞行单元(2)上,所述母扣(28)焊接于机架(1)上,将所述公扣(27)的螺杆插入母扣(28)的通孔后,将所述螺母(29)套于螺杆上进行拧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单元2包括:机身(14)、发动机、电池、转向机翼(11)、机翼架(12)和升降机翼(15);
所述发动机和电池安装于机身(14)内部,所述电池为发动机提供动力,所述发动机与控制单元(4)连接;
所述转向机翼(11)安装在机翼架(12)上,所述转向机翼(11)由自带电动机提供动力使其转动,所述电动机与控制单元(4)连接;
所述机翼架(12)安装于机身(14)两侧;
所述升降机翼(15)安装在机身(14)两侧的机翼架(12)上,其通过同步带(18)与机身内部的发动机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单元(2)还包括:指示灯(13)、传感器(16)和天线(17),所述指示灯(13)、传感器(16)和天线(17)安装在机身(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单元(3)包括两组,每一组行走单元包括一个主动轮(22)和一个从动轮(21),所述主动轮(22)自身带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控制单元(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单元(5)为两组,分别安装于所述机架(1)两侧的平台(9)上,打磨单元(5)包括:平台板(30)、电动机(32)、电池(33)、升降机构和砂轮打磨头(36);
所述电动机(32)、电池(33)和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平台板(30)上方,所述平台板(30)一侧边与机架(1)铰接,所述砂轮打磨头(36)安装在平台板(30)下方,并通过皮带(38)与电动机(32)相连,所述电动机(32)与所述控制单元(4)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文刚,李建勇,刘月明,聂蒙,曹建国,张鑫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