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少民专利>正文

潜热过渡冷却节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202 阅读:3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潜热过渡冷却节能装置,设置在风冷式空调的外侧,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在风冷式空调主机冷凝器前端的连接支架、加压风机及蒸发湿帘,加压风机设置在连接支架的外壁上,蒸发湿帘垂直设置在加压风机进风口的前端,蒸发湿帘下端设有含补水浮子及水泵的水槽,蒸发湿帘的上方设有布水管,布水管与水槽之间设有循环水管,水泵接驳布水管。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提高风冷式空调主机能效比节约了用电;并且减少了废热的排放,具有环保性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风冷式空调,特别涉及一种可提高风冷式空调主机能效比、并且可减 少废热排放的潜热过渡冷却节能装置。技术背景当今社会能源短缺问题制约着人类经济的发展。我们在电视、报纸新闻中,经常会听 到关于"电荒"的报道,不仅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也给企业和家庭造成困扰。而电 力紧张主要是在夏季,其高峰负荷中有50%左右是空调消耗的,空调的大量耗电及废热的 过度排放是困扰当今社会的难题,针对此问题我国采用的普遍做法是限电,这办法短期内 可行,但最终只有节约用电、提高能效才是缓解电荒的唯一出路。如图1所示,目前的风 冷式空调主要包括风冷式空调主机l、冷凝风扇2、风冷式空调主机冷凝器4,均因缺少 节能装置,存在能耗大、废热排放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提高风冷式空调主机 能效比、并且可减少废热排放的潜热过渡冷却节能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潜热过渡冷却节能装置,设置 在风冷式空调的外侧,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在风冷式空调主机冷凝器前端的连接支 架、加压风机及蒸发湿帘,加压风机设置在连接支架的外壁上,蒸发湿帘垂直设置在加 压风机进风口的前端,蒸发湿帘下端设有含补水浮子及水泵的水槽,蒸发湿帘的上方设 有布水管,布水管与水槽之间设有循环水管,水泵接驳布水管。为了使水均匀的洒在蒸发湿帘上,所述布水管均布设有多个出水口。为了使本技术节能效果更佳,所述加压风机的排风量与风冷式空调主机中的冷凝 风扇的排风量相等。所述潜热过渡冷却节能装置按照风冷式空调主机冷凝器的迎风面对角线长度的六分 之一的距离设置安装距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缺少节能装置,本技术采用了在风冷式 空调主机冷凝器的前方安装潜热过渡冷却节能装置,有效的提高风冷式空调主机能效比节 约了用电;并且减少了废热的排放,具有环保性好的优点。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所述布水管的剖视图。图中l风冷式空调主机、2冷凝风扇、3出水口、 4风冷式空调主机冷凝器、5加压 风机、6布水管、7蒸发湿帘、8循环水管、9外界热空气、IO水槽、ll水泵、12补水浮 子、13连接支架、14进风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 一种潜热过渡冷却节能装置,它设置在风冷式空调的外侧,包括由内至外依 次设置在风冷式空调主机冷凝器4前端的连接支架13、加压风机5及蒸发湿帘7。加压 风机5设置在连接支架13的外壁上,所述加压风机5的排风量与风冷式空调主机1中的 冷凝风扇2的排风量相等,保证了本技术节能效果更佳。蒸发湿帘7垂直设置在加压 风机5进风口的前端,蒸发湿帘7的下端设有含补水浮子12及水泵11的水槽10,蒸发 湿帘7的上方设有布水管6,布水管6与水槽10之间设有循环水管8,水泵ll接驳布 水管6。补水浮子12是用作控制补给的水量,确保水槽10内有一定的水量。为使水均 匀的洒在蒸发湿帘7上,如图2所示的布水管6,所述布水管6均布设有多个出水口 3。如图1所示,所述潜热过渡冷却节能装置是按照风冷式空调主机冷凝器4的迎风面 对角线长度的六分之一的距离设置安装距离,即保证了水粒子不会再风冷式空调主机冷 凝器4上蒸发产生如二氧化硫等化学反应物和产生结垢现象,又可使不同功率的加压风 机5出口有一定的静压空间。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布水管6不间断的将水均匀的洒在蒸发湿帘7上,使外 界热空气9与蒸发湿帘7的水粒子充分进行热交换,水分子蒸发吸热,经实验证明可使热 空气降低六摄氏度。潜热将空气中点热量带走后,由加压风机5送空气进入低于外界空气 六摄氏度的进风区14并经风冷式空调主机的冷凝器冷却。经过实验证明冷凝器进入的空气每降低一摄氏度,机组消耗功率为2%、机组产冷量 增加1%、机组排放的废热相应减少、机组能效比提高O.l的系数。故本技术有效的提 高风冷式空调主机能效比节约了用电;并且减少了废热的排放,具有环保性好的优点。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内。权利要求1. 一种潜热过渡冷却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风冷式空调的外侧,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在风冷式空调主机冷凝器前端的连接支架、加压风机及蒸发湿帘,加压风机设置在连接支架的外壁上,蒸发湿帘垂直设置在加压风机进风口的前端,蒸发湿帘下端设有含补水浮子及水泵的水槽,蒸发湿帘的上方设有布水管,布水管与水槽之间设有循环水管,水泵接驳布水管。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热过渡冷却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管均布设 有多个出水口。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潜热过渡冷却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风机 的排风量与风冷式空调主机中的冷凝风扇的排风量相等。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潜热过渡冷却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热过 渡冷却节能装置按照风冷式空调主机冷凝器的迎风面对角线长度的六分之一的距离设置 安装距离。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潜热过渡冷却节能装置,设置在风冷式空调的外侧,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在风冷式空调主机冷凝器前端的连接支架、加压风机及蒸发湿帘,加压风机设置在连接支架的外壁上,蒸发湿帘垂直设置在加压风机进风口的前端,蒸发湿帘下端设有含补水浮子及水泵的水槽,蒸发湿帘的上方设有布水管,布水管与水槽之间设有循环水管,水泵接驳布水管。因此本技术有效的提高风冷式空调主机能效比节约了用电;并且减少了废热的排放,具有环保性好的优点。文档编号F24F1/00GK201081336SQ20072017030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1日专利技术者莫少民 申请人:莫少民;叶惠兰;黄淡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潜热过渡冷却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风冷式空调的外侧,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在风冷式空调主机冷凝器前端的连接支架、加压风机及蒸发湿帘,加压风机设置在连接支架的外壁上,蒸发湿帘垂直设置在加压风机进风口的前端,蒸发湿帘下端设有含补水浮子及水泵的水槽,蒸发湿帘的上方设有布水管,布水管与水槽之间设有循环水管,水泵接驳布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少民
申请(专利权)人:莫少民叶惠兰黄淡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