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宗香容专利>正文

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184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包括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和焊接机构,第一上料机构用于将铝箔送入焊接机构,第二上料机构用于将引条送入焊接机构,焊接机构包括机架、静模和动模,动模与静模相对设置在机架上,静模和动模用于焊接,动模能够相对于静模运动,动模包括动力部件和凸模,凸模与动力部件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用于输送铝箔的第一上料机构、用于输送引条的第二输送机构,包括机架、静模和动模的焊接机构,静模和动模相对设置在机架上,动模能够相对于静模运动,动模包括动力部件和凸模,所述凸模与所述动力部件可拆卸连接,形成一种方便维护、稳定可靠的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

Capacitor lead wel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电容器的主要结构包括铝箔、电解纸和引条,引条的一端焊接在铝箔上,焊接好引条的铝箔和电解纸一起被卷绕形成电容器素子。在批量化生产过程中引条和箔带焊接装置上用于焊接的部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发生磨损,需要进行及时的更换,否则将会影响引条与箔带的焊接品质。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方便维护的、稳定可靠的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和焊接机构,所述第一上料机构用于将铝箔送入焊接机构,所述第二上料机构用于将引条送入所述焊接机构,所述焊接机构包括机架、静模和动模,所述动模与所述静模相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静模和所述动模用于焊接,所述动模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模运动,所述动模包括动力部件和凸模,所述凸模与所述动力部件可拆卸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动模还包括中空的导向部件、模座和卸模板,所述动力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动力部件的活动端与所述模座连接,所述模座的工作面与所述凸模连接,所述卸模板与所述模座连接,并将所述凸模限制在所述模座与所述卸模板之间,所述动力部件能够驱动所述模座沿所述导向部件的行程方向运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模座的中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凸模的截面呈“凸”字形,所述凸模的底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卸模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与所述凸模的上部尺寸一致,使得所述凸模的上部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凸模的底部不能穿过所述通孔。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凸模的顶面还设有齿形结构或阶梯型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卸模板与所述模座之间还设有导柱,所述模座的边角处设有均匀分布的导柱过孔,所述导柱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卸模板连接,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导柱过孔并在所述第一端设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用于限制所述导柱从所述导柱过孔中滑脱。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连接件和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导向部件内,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所述动力部件连接,所述滑块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模座可拆卸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至少设有一组连接件呈相对设置,并夹持在所述模座的侧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导向部件的侧部还设有让位槽,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让位槽内。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静模包括静模座、平模、静模卸模板、静模导柱,所述静模卸模板的中部设有开槽,所述开槽能够容纳所述动模的工作部,所述静模卸模板通过所述静模导柱与所述静模座连接,所述平模设置在所述静模座和所述静模卸模板之间,静模导柱的设置使得平模的上表面低于静模卸料板的顶面,高于静模卸模板的底面。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静模座的中部还设有限位通槽,所述平模安装在所述限位通槽内。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用于输送铝箔的第一上料机构、用于输送引条的第二输送机构,包括机架、静模和动模的焊接机构,静模和动模相对设置在机架上,动模能够相对于静模运动,动模包括动力部件和凸模,所述凸模与所述动力部件可拆卸连接,形成一种方便维护、稳定可靠的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第一送料装置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焊接装置一种实施方式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动模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底模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输送机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中:100-第一上料机构;110-安装板;120-电机;130-输送辊;140-压辊;150-连接结构;160-调节机构;161-调节板;162-扳手;163-弧形孔;200-第二上料机构;210-输送辊子;220-限位座;230-限位部件;240-气缸;250-气缸安装座;300-焊接机构;310-机架;320-静模;321-静模座;3211-限位通槽;322-平模;323-静模卸模板;3231-开槽;324-静模导柱;330-动模;331-动力件;332-导向部件;3321-让位槽;333-模座;3331-第一凹槽;334-凸模;335-卸模板;3351-通孔;336-导柱;337-导柱过孔;338-连接件;339-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参考图1和图2,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包括第一上料机构100、第二上料机构200和焊接机构300,第一上料机构100用于将铝箔送入焊接机构300,第一上料机构100、第二上料机构200均与焊接机构300连接,第二上料机构200用于将引条送入焊接机构300,焊接机构300包括机架310、静模320和动模330,动模330与静模320相对设置在机架310上,静模320和动模330用于焊接铝箔和引条,动模330能够相对于静模320运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上料机构100将铝箔输送至静模320上,第二上料机构200将引条输送至静模320上,之后动模330向静模320运动,将位于静模320上的铝箔、引条冷焊为一体结构。从图2中可看出,第一上料机构100位于焊接机构300的一侧,第二上料机构200位于第一上料机构100相对于焊接机构300的相邻侧。图3为图2中第一上料机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参考图2及图3,第一上料机构100包括安装板110,紧固安装在安装板110上的电机120,与电机120传动连接的输送辊130,以及压辊140,压辊140通过连接结构150与安装板110连接。电机120与输送辊130之间可以是带传动连接,也可以是齿轮传动连接,或者通过联轴器连接为。连接结构150包括L型安装板151、连接导柱1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和焊接机构,所述第一上料机构用于将铝箔送入焊接机构,所述第二上料机构用于将引条送入所述焊接机构,所述焊接机构包括机架、静模和动模,所述动模与所述静模相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静模和所述动模用于焊接,所述动模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模运动,所述动模包括动力部件和凸模,所述凸模与所述动力部件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上料机构、第二上料机构和焊接机构,所述第一上料机构用于将铝箔送入焊接机构,所述第二上料机构用于将引条送入所述焊接机构,所述焊接机构包括机架、静模和动模,所述动模与所述静模相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静模和所述动模用于焊接,所述动模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模运动,所述动模包括动力部件和凸模,所述凸模与所述动力部件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还包括中空的导向部件、模座和卸模板,所述动力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动力部件的活动端与所述模座连接,所述模座的工作面与所述凸模连接,所述卸模板与所述模座连接,并将所述凸模限制在所述模座与所述卸模板之间,所述动力部件能够驱动所述模座沿所述导向部件的行程方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的中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凸模的截面呈“凸”字形,所述凸模的底部安装在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卸模板上对应所述第一凹槽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尺寸与所述凸模的上部尺寸一致,使得所述凸模的上部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凸模的底部不能穿过所述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的顶面还设有齿形结构或阶梯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器引条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国彪洪鸿发王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宗香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