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机动车行驶行为的智能提示系统、方法及非机动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8174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1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非机动车行驶行为的智能提示系统、方法及非机动车,涉及非机动车技术领域,包括主控模块、指示灯控制模块、加速度感测模块、角度感测模块和位置感测模块;本公开解决了现有的非机动车行车状态改变时提醒能力较差的问题,考虑到了人脑视觉感知系统更易接收动态变化事物传来的信号,而利用非机动车尾灯随行驶行为的变化而智能变化,考虑到人在紧急情况下,行动很难受大脑控制,而采取根据驾驶行为自动提示装置,当骑行人采取转弯、刹车或加速前进等操作时,相应模块自动感测到行驶状态变化,通过主控模块,控制指示尾灯投射在地面上的形状、大小及距非机动车尾部距离,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Intelligent prompt system, method and non motor vehicle driving behavior based on non motor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非机动车行驶行为的智能提示系统、方法及非机动车
本公开涉及非机动车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非机动车行驶行为的智能提示系统、方法及非机动车。
技术介绍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非机动车不仅能够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而且绿色环保,能够减少环境污染。但由于非机动车结构简单,所用电子元件少,缺乏转弯、刹车、加速前进等指示装置,所以非机动车周围行人或行驶车辆往往因无法准确判断骑车人意图,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据有关统计,非机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大都发生在改变其行驶状态的一瞬间。因此,在非机动车上安装一种在非机动车行驶行为发生改变时,能智能给周围行人或车辆做出提示的装置,就可以有效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本公开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非机动车驾驶行为提示装置,大都是单独的转弯提示装置或者刹车提示装置,未考虑到在某些情况下二者装置安装位置是相悖的,如有时两者装置的指示灯提示系统安装于非机动车同一位置,在骑行人想要在非机动车上同时安装转弯提示装置及刹车装置时,两者装置无法很好的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非机动车行驶行为的智能提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非机动车本体和设置在非机动车本体上的主控模块、指示灯控制模块、加速度感测模块、角度感测模块和位置感测模块;/n所述位置感测模块,用于感应非机动车当前位置,并判断非机动车是否处在交叉口位置,将判别信号传给角度感测模块;/n所述角度感测模块,用于感应非机动车转弯角度,结合转弯强制开关信号和非机动车位置判别信号判断非机动车是否处于转弯状态,当处于转弯状态时,将转弯角度传输给主控模块;/n所述加速度感测模块,用于感应非机动车的加速度信号,当非机动车的加速度绝对值大于预设值时,传输加速度值给主控模块;/n所述指示灯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器和多个指示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非机动车行驶行为的智能提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非机动车本体和设置在非机动车本体上的主控模块、指示灯控制模块、加速度感测模块、角度感测模块和位置感测模块;
所述位置感测模块,用于感应非机动车当前位置,并判断非机动车是否处在交叉口位置,将判别信号传给角度感测模块;
所述角度感测模块,用于感应非机动车转弯角度,结合转弯强制开关信号和非机动车位置判别信号判断非机动车是否处于转弯状态,当处于转弯状态时,将转弯角度传输给主控模块;
所述加速度感测模块,用于感应非机动车的加速度信号,当非机动车的加速度绝对值大于预设值时,传输加速度值给主控模块;
所述指示灯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器和多个指示灯,主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转弯角度和加速度值判断非机动车的当前状态是否发生改变,当非机动车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向第一控制器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相应指示灯的闪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机动车行驶行为的智能提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感测模块包括设置于非机动车下管上的转弯角度感应装置和第二控制器,所述转弯角度感应装置通过钢丝绳和卡扣与非机动车前叉的两立管固定连接;
所述转弯角度感应装置至少包括外壳、可旋转的内筒、固定在内筒一端的以预设角度设置的带电突起和固定在外壳上与带电突起同端的无极感应块;
非机动车转弯时前叉与下管由相互垂直至转过一定角度,通过钢丝绳带动内筒转过一定角度,内筒上带电突起与无极感应块接触,此时转弯角度感应装置感测到转弯方向和转弯角度并传输给第二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非机动车行驶行为的智能提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灯至少包括设置于非机动车后部的尾灯,所述尾灯内部包括指示灯组,所述指示灯组包括左转指示灯、右转指示灯、刹车指示灯和加速前进指示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非机动车行驶行为的智能提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尾灯旋转控制模块,所述尾灯旋转控制模块至少包括第三控制器以及设于尾灯内部的可旋转的连杆和凸面镜,所述指示灯组固定在连杆的杆体上,所述连杆与凸面镜垂直固定连接;
当非机动车的状态发生改变时,第二控制器根据中央控制器的指令控制连杆的转动,连杆由竖直方向偏移一定的角度,进而带动固定在连杆上的四个灯组偏移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尾灯形状透过凸面镜,在地面上投射出倒立和放大的虚像,且虚像的尺寸和虚像距离非机动车尾部的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翰张晨香张家亮崔娜张康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山东正衢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正衢交通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