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95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标签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当接收到标签获取请求时,获取目标逻辑表编码指示目标逻辑表,在目标逻辑表维护的物理子表中获取目标标签编码对应的目标标签数据并返回,使得在获取标签数据时,基于目标逻辑表限制了获取标签数据的范围,避免由于搜索范围过大而导致获取到的标签数据量也被成倍放大,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标签获取任务的成功,避免浪费大量的数据资源。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标签获取请求时,对标签获取请求的圈选要求进行解析,得到目标逻辑表编码和目标标签编码;获取目标逻辑表编码指示的目标逻辑表;在多个物理子表中获取目标标签编码对应的目标标签数据;返回目标标签数据。

Label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device, equipment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标签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互联网
,特别是涉及一种标签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访问成了系统设计的瓶颈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通过一些特定的标签数据对线上用户进行标记,从而分析出用户的上网行为,再根据用户的行为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指导产生新的产品策略、推广策略、营销策略,最终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通常企业中会设置标签管理系统,基于该标签管理系统实现对标签数据的存储、获取以及分析等操作。对于一个大型企业的标签管理系统来说,每天几十亿的页面浏览量无疑对数据库造成了相当高的负载,对企业标签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扩展性造成了极大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好的标签数据的获取服务显得尤为重要。相关技术中,标签管理系统在提供标签获取服务时,通常接收用户提供的规则条件,根据规则条件的关键字、数据名称等,在当前存储的所有标签数据中获取相应的标签数据,进而将该标签数据输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标签数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当接收到标签获取请求时,对所述标签获取请求的圈选要求进行解析,得到目标逻辑表编码和目标标签编码;/n获取所述目标逻辑表编码指示的目标逻辑表,所述目标逻辑表维护了多个物理子表之间的关联关系;/n在所述多个物理子表中获取所述目标标签编码对应的目标标签数据;/n返回所述目标标签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标签数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标签获取请求时,对所述标签获取请求的圈选要求进行解析,得到目标逻辑表编码和目标标签编码;
获取所述目标逻辑表编码指示的目标逻辑表,所述目标逻辑表维护了多个物理子表之间的关联关系;
在所述多个物理子表中获取所述目标标签编码对应的目标标签数据;
返回所述目标标签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标签获取请求时,对所述标签获取请求的圈选要求进行解析,得到逻辑表编码和标签编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全量表,将所述全量表的主键或所述主键的非空子集作为业务实体,所述全量表包括的数据量高于其他任何表;
确定主键与所述业务实体一致的所述多个物理子表,基于所述多个物理子表与所述业务实体的关系,将所述多个物理子表进行关联,生成所述目标逻辑表;
为所述目标逻辑表进行编号,生成所述目标逻辑表编码;
为所述多个物理子表包括的多个标签数据进行编号,生成多个标签编码;
采用所述业务实体、所述目标逻辑编码和所述多个标签编码对所述目标逻辑表进行标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标签获取请求时,对所述标签获取请求的圈选要求进行解析,得到目标逻辑表编码和目标标签编码,包括:
确定接收到所述标签获取请求的描述对象,查询与所述描述对象一致的业务实体对应的所述目标逻辑表编码;
在所述圈选要求中提取标签名称和取值范围,将所述标签名称和所述取值范围进行组合,得到所述目标标签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返回所述目标标签数据,包括:
确定发送所述标签获取请求的发送方,将所述目标标签数据返回给发送方;或,
将所述目标标签数据存储至外部存储器,生成所述目标标签数据在所述外部存储器上的存储地址,将所述存储地址返回给所述发送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范围放大请求时,在所述范围放大请求中提取指定放大倍数;
根据所述目标标签数据的特征分布,生成所述目标标签数据的目标特征向量;
计算所述多个物理子表包括的全部标签数据与所述目标特征向量的相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泽锋范建文汪正光薛超李昱罗亮
申请(专利权)人: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