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热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80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冷热杯,包括杯体(101)、具有容纳空间的内胆(106)、保温层、具有进风门和出风口的杯座、紧贴内胆(106)底部的上导温件(1)、下导温件(3)、上端面紧贴上导温件(1)同时下端面紧贴下导温件(3)的半导体冷热晶片(2)、隔热板(4)以及由散热器(5)和位于其下方的风机(6)组成的散热机构(5),杯座(8)进风口还布置有一过滤防尘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进风口过滤防尘装置的增设,大大降低了灰尘的入侵,减少了灰尘在散热机构与传热机构上的积累,延长了它们的工作时间。(*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热杯,尤其涉及一种外出携带和使用方面的冷热杯。技术背景半导体制冷又称温差制冷或热电制冷,该项技术是基于帕耳帖(peltire)效应的工作 原理,即当电流流经两个不同导体形成的结点处会产生放热和吸热现象。自20世纪50 年代末,随着热电性能较好的半导体材料的迅猛发展这项技术才被人所重视起来的, 由于其具有无污染,无噪音,体积小,寿命长,重量轻,运行可靠,维护方便,可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达到冷却和加热两种不同目的等优点,现在被应用到诸多军用领域 中。近来,该项技术在民用家用电器上也逐渐增多,如饮水机、冰箱、电脑CPU、空 调及冷热杯。冷热杯上的在中国的应用,早在1985年第CN85202561U专利中就有纰漏过。目前,涌现出很多关于冷热杯方面的专利,如中国技术专利ZL98215283. 3,公开了一种《泊尔贴冷热杯》(公开号CN2328308Y),由杯体、杯盖、杯胆、杯 底、保温层、传导底块、半导体致冷片、散热器、风扇、温控器、带有通电极性开关 的插头等构成。还可参考CN2237817Y , CN2815075Y , CN2839925Y , CN2728962Y , CN2702244Y, CN2391147Y, CN2566766Y等。从上述的专利文献可以看到冷热杯基本上包括杯体、杯胆、保温层、杯座、半导 体制冷片、传热机构和散热机构,杯体上设有可启闭的杯盖,杯胆设于杯体内且具有 容纳空间,保温层设于杯体与杯胆之间,起保温作用,杯座设于杯体底部,半导体制 冷片上紧贴有传热机构,散热机构由散热器和风机组成。由于工作时有大量空气进 出,时间久了就有空气中的灰尘杂质积累到传热机构和散热机构上,从而影响其功 效,浪费宝贵的电能。如果拆卸下来清理,由于传热机构和散热机构布置比较紧凑清 理不彻底,而且存在损坏其中部件的可能,所以往往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现有的 技术里面没有提到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有效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冷热杯,该 冷热杯散热机构不易积累灰尘,散热效率能长久保持。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冷热杯,包括一杯体;一设于杯体内的内胆,其具有容纳空间;一保温层,设于杯体与内胆之间;一杯座,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设于杯体下部;一上导温件,紧贴内胆底部;一下导温件;一半导体冷热晶片,其上端面紧贴上述上导温件,下端面紧贴上述下导温件; 一用于阻隔开上导温件与下导温件之间热量传递的隔热板,设于上述半导体冷热 晶片外周;以及一散热机构,设于杯座紧贴上述下导温件,由散热器和位于其下方的风机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座进风口还布置有一过滤防尘装置。 过滤防尘装置可以是过滤网,也可以采用过滤袋或滤芯。作为改进,所述的杯座由杯下体和护板组成,护板呈圆筒状围绕于杯下体外侧, 护板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的杯下体为一具有容置散热机构空间的架体,其底部具有进 风口,而所述的过滤网布置于该进风口上,杯下体的架构式结构设计,使得里面的部 件安装紧凑,通风顺畅,轻便实用。所述的过滤网可以呈圆盘状,所述的过滤网也可以是由盘面向上延伸至出风口而 形成圆筒状。作为改进,所述杯下体底部的进风口直径小于过滤网盘面直径,而所述的过滤网 自上而下嵌设布置于杯下体的进风口上,过滤网的布置便于组装且安装牢固。所述的上导温件中部设有供内胆下端部伸入的凹腔,保证热量传导充分。所述的下导温件包括上端的水平部及下端的延伸部,所述的隔热板中间设有用于 放置下导温件水平部的凹槽,该凹槽中间设有供下导温件延伸部穿过的通孔,所述的 散热器呈翅片状,中部设有供下导温件延伸部容纳的空间,整体安装显得比较紧凑, 使传热及散热效果达到最大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进风口过滤防尘装置的增设,大 大降低了灰尘的入侵,减少了灰尘在散热机构与传热机构上的积累,延长了它们的工 作时间,增强工作效率,清理的时候,只要卸下过滤防尘装置清理就可以了,方便有效;杯下体的架构式结构设计,使得里面的部件安装紧凑,通风顺畅,轻便实用;上 导温件与内胆紧贴配合、下导温件与隔板及散热器装配,显得比较紧凑,使传热及散热效果达到最大化。附图说明图l为实施例l的结构示意图(去除杯体和护板后)。 图2为实施例l的縮小立体分解图。 图3为实施例2的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3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l,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杯体101上设有可启闭的杯盖100,杯体101外壁上设有把手105及控 制面板103,控制面板103内侧设有电路控制模块104并与电路控制模块104电连接。内胆106设于杯体101内,其具有容纳空间,用于盛放液态食品,内胆下端部107向 下凸起,保温层设于杯体101与内胆106之间,起到隔热保温作用;杯座8由杯下体81和护板82组成,护板82呈圆筒状围绕于杯下体81外侧,护板82上 设有出风孔,数个出风孔构成出风口821,杯下体81为一具有容置散热机构5空间的架 体,其底部具有进风口,进风口处布置有过滤网7,过滤网7呈圆盘状,过滤网7网孔最 佳采用150目,可以在100 250目之间选择。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网7也可以采用滤芯替 代。杯体101和杯座8可以通过螺纹连接设置,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嵌固式连接等。 进风口直径小于过滤网7盘面直径,杯下体81底部径向具有延长部811,用于托住过滤网7,而过滤网7自上而下嵌设布置于杯下体81的进风口上。上导温件1中部设有供内胆下端部101伸入的凹腔11,上导温件l采用铝制。 下导温件3也采用铝制,其包括上端的水平部31及下端的延伸部32。 半导体冷热晶片2具有两极,半导体冷热晶片2上端面紧贴上导温件1,下端面紧贴下导温件3,通电后,两极分别产生相反的降温和升温现象。隔热板4由绝缘材料制作,设于半导体冷热晶片2外周,中间设有用于放置下导温件水平部31的凹槽41,凹槽41中间设有供下导温件延伸部32穿过的通孔42,隔热板4用于阻隔开上导温件1与下导温件3之间热量传递。外接电源插头108设于杯体101外壁上。上导温件l上设有螺孔,隔热板4上也设有螺孔,通过螺栓12和嫘母13的配合作 用,把上导温件l、半导体冷热晶片2、下导温块3和隔热板4固定于一体。散热机构5设于杯座8紧貼下导温件3,由散热器5和风机6组成,散热器5由放射状 的翅片组成,由铝所制,中部设有供下导温件延伸部32容纳的空间。风机位于散热器5 下方,用于加速空气对流。冷热杯的制冷和加热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流向切换得以实现。制冷时,半导体冷 热晶片2上端面一极温度下降,下端面一极温度上升,这样内胆106内的液态食品的热 量从上到下传导,最后通过散热器5和风机6的作用把热量排放到空气中。加热时,热 量传导方式则相反。实施例2,参考图3,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网7由盘面向上延伸至出风口821而形成圆 筒状,这样设计可以使进风和出风过程均达到无灰尘目的,更好的保护杯座8内的各零 部件。其他结构与实施例l相同。实施例3,参考图4,杯盖100顶部设有一杯盖拨块107,上导温件l侧面看呈倒" T"形,其上部设有供内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热杯,包括一杯体(101);一设于杯体(101)内的内胆(106),其具有容纳空间;一保温层,设于杯体(101)与内胆(106)之间;一杯座(8),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设于杯体(101)下部;一 上导温件(1),紧贴内胆(106)底部;一下导温件(3);一半导体冷热晶片(2),其上端面紧贴上述上导温件(1),下端面紧贴上述下导温件(3);一用于阻隔开上导温件(1)与下导温件(3)之间热量传递的隔热板(4),设 于上述半导体冷热晶片(2)外周;以及一散热机构(5),设于杯座(8)紧贴上述下导温件(3),由散热器(5)和位于其下方的风机(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座(8)进风口还布置有一过滤防尘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淑娟朱开波李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立信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