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钢用表面清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73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钢用表面清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1),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的第一清刷机构、第二清刷机构以及牵引机构,与第一清刷机构和第二清刷机构相配合的清洗机构;所述第一清刷机构包括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的上支撑辊(2),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且位于上支撑辊(2)下方的下刷辊(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辊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清洗部件通过螺栓活动安装在安装槽内,当毛刷损坏后只需要更换清洗部件即可,节约了维修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支撑辊和下支撑辊上均设置有挡块,通过挡块可以限制带钢的位置。

A surface cleaning machine for strip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钢用表面清刷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刷机,具体是指一种带钢用表面清刷机。
技术介绍
连退机组的原料通常均采用冷轧后来未经退火的带钢,其表面存留有残余油脂、铁粉及其它污物。如果带钢清洗不净,经过退火炉后就会在带钢的表面形成残留的固体颗粒和碳化物,这些残留物一是会影响连退洁度,二是会导致炉辊结瘤划伤带钢表面。因此要通过清洗将其大部分清除,以提高连退的带钢性能和表面质量。目前国内外多采用清刷机对带钢表面进行清洗,然而传统的清刷机其毛刷不易于更换,当需要更换毛刷时只能将整个刷辊进行更换,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更换毛刷的表面清刷机。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钢用表面清刷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的第一清刷机构、第二清刷机构以及牵引机构,与第一清刷机构和第二清刷机构相配合的清洗机构;所述第一清刷机构包括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的上支撑辊,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且位于上支撑辊下方的下刷辊;所述第二清刷机构包括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的上刷辊,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且位于上刷辊下方的下支撑辊;所述下刷辊包括周向设置有安装槽的辊体,活动安装在安装槽内的清洗部件。进一步的,所述清洗部件包括活动安装在安装槽内部的安装块,设置在安装块上的毛刷。所述辊体包括辊筒,设置在辊筒两端的端板,贯穿两块端板的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块侧板;所述安装槽周向设置在辊筒上。所述牵引机构包括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的上牵引辊,设置在两块侧板之间且位于上牵引辊下方的下牵引辊;所述上牵引辊的下端与上支撑辊的下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下牵引辊的上端与下支撑辊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牵引机构的数量为2个,第一清刷机构和第二清刷机构位于2个牵引机构之间。所述清洗机构包括主水管,分别与主水管相连通的第一清洗部件和第二清洗部件。所述第一清洗部件包括与主水管连通的上支水管,设置在上支水管上的上喷头;所述第二清洗部件包括与主水管连通的下支水管,设置在下支水管上的下喷头;所述上喷头朝下设置,下喷头朝上设置。所述上支撑辊上设置有上支撑辊挡块,下支撑辊上设置有下支撑辊挡块,上支撑辊挡块和下支撑辊挡块之间形成带钢通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辊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清洗部件通过螺栓活动安装在安装槽内,当毛刷损坏后只需要更换清洗部件即可,节约了维修成本。本技术的上支撑辊和下支撑辊上均设置有挡块,通过挡块可以限制带钢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辊体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清洗部件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辊体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清洗机构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的上支撑辊的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的下支撑辊的结构图。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为:1—侧板,2—上支撑辊,3—上牵引辊,4—下牵引辊,5—下刷辊,6—带钢,7—上刷辊,8—下支撑辊,9—主水管,10—上喷头,11—下喷头,12—转轴,13—辊筒,14—安装槽,15—端板,16—安装块,17—毛刷,18—上支水管,19—下支水管,20—上支撑辊挡块,21—下支撑辊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带钢用表面清刷机,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1,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的第一清刷机构、第二清刷机构以及牵引机构,与第一清刷机构和第二清刷机构相配合的清洗机构。第一清刷机构用于对带钢的上表面进行清洗,第二清刷机构用于对带钢的下表面进行清洗;牵引机构用于带动带钢移动,其数量设置为2个,第一清刷机构和第二清刷机构位于2个牵引机构之间。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清刷机构包括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的上支撑辊2,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且位于上支撑辊2下方的下刷辊5;所述第二清刷机构包括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的上刷辊7,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且位于上刷辊7下方的下支撑辊8。所述牵引机构包括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的上牵引辊3,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且位于上牵引辊3下方的下牵引辊4;所述上牵引辊3的下端与上支撑辊2的下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下牵引辊4的上端与下支撑辊8的上端在同一水平面上。该上牵引辊3、下牵引辊4、上支撑辊2、下刷辊5、上刷辊7以及下支撑辊8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旋转,驱动机构为目前的成熟技术,其通常包括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传送皮带等等,其结构不再说明。本实施例中,上支撑辊2、下刷辊5、上刷辊7以及下支撑辊8的旋转方向与带钢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下刷辊5、上刷辊7可以更好的对带钢的表面进行清刷。上牵引辊3和下牵引辊4的旋转方向则与带钢的移动方向相同,其带动带钢向前移动。如图7、8所示,所述上支撑辊2上设置有上支撑辊挡块20,下支撑辊8上设置有下支撑辊挡块21,上支撑辊挡块20和下支撑辊挡块21之间形成带钢通道;工作时,带钢从带钢通道经过,防止带钢窜动。下刷辊5的结构和上刷辊7的结构相同,以下仅对下刷辊5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该下刷辊5包括周向设置有安装槽14的辊体,活动安装在安装槽14内的清洗部件,该安装槽14均匀的设置在辊体上。如图4所示,所述清洗部件包括通过螺栓活动安装在安装槽14内部的安装块16,设置在安装块16上的毛刷17。当毛刷17磨损后,更换清洗部件即可。如图5所示,所述辊体包括中空的辊筒13,固定在辊筒13两端的端板15,贯穿两块端板15的转轴12,转轴12的两端分别贯穿两块侧板1并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安装槽14周向设置在辊筒13上。该转轴12与端板15为过盈配合,转轴12能带动辊筒13旋转,辊筒13设置为中空结构可以减轻辊体的重量。如图6所示,所述清洗机构包括主水管9,分别与主水管9相连通的第一清洗部件和第二清洗部件。具体的,所述第一清洗部件包括与主水管9连通的上支水管18,设置在上支水管18上的上喷头10,上喷头10朝下设置,其喷出的水喷向上刷辊7与带钢6的接触位置,以提高清洗效果。所述第二清洗部件包括与主水管9连通的下支水管19,设置在下支水管19上的下喷头11,下喷头11朝上设置,其喷出的水喷向下刷辊5与带钢6的接触位置,以提高清洗效果。工作时,将带钢插入到上牵引辊3和下牵引辊4之间,上牵引辊3和下牵引辊4带动带钢向前移动,第一清刷机构和第二清刷机构则对带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清刷。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钢用表面清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1),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的第一清刷机构、第二清刷机构以及牵引机构,与第一清刷机构和第二清刷机构相配合的清洗机构;所述第一清刷机构包括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的上支撑辊(2),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且位于上支撑辊(2)下方的下刷辊(5);所述第二清刷机构包括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的上刷辊(7),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且位于上刷辊(7)下方的下支撑辊(8);所述下刷辊(5)包括周向设置有安装槽(14)的辊体,活动安装在安装槽(14)内的清洗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钢用表面清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侧板(1),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的第一清刷机构、第二清刷机构以及牵引机构,与第一清刷机构和第二清刷机构相配合的清洗机构;所述第一清刷机构包括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的上支撑辊(2),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且位于上支撑辊(2)下方的下刷辊(5);所述第二清刷机构包括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的上刷辊(7),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且位于上刷辊(7)下方的下支撑辊(8);所述下刷辊(5)包括周向设置有安装槽(14)的辊体,活动安装在安装槽(14)内的清洗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钢用表面清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部件包括活动安装在安装槽(14)内部的安装块(16),设置在安装块(16)上的毛刷(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钢用表面清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包括辊筒(13),设置在辊筒(13)两端的端板(15),贯穿两块端板(15)的转轴(12),转轴(12)的两端分别贯穿两块侧板(1);所述安装槽(14)周向设置在辊筒(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钢用表面清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设置在两块侧板(1)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国龙肖国宇鲁华章张绍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帝盟钢带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