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恒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65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车用恒温装置包括后窗玻璃旁并可调整入射角的光电转换器、位于发动机旁的热电转换器、位于座椅隐蔽处的半导体制冷/热发生器和位于仪表板的总控制器,各部件之间用控制总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车辆临时停车后,车内保持恒温的难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在国际专利分类中,属于空气调节小类,即F24F;也与未列入其它类的热量利用小类即F24J相关,特别涉及利用太阳光和发动机热量的恒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交通工具通常装有空气调节器,其工作能量源于车载动力能源。当车子停在停车场后,往往关闭该空调。经过一段时间而返回车内时,车内温度与人体舒适温度差异较大。00115960.7号专利申请公开了车顶安装硅太阳板和蓄电池并且带动空调的方案。车顶硅光电池面积大,电能也大,但有碍安全与观瞻,如遇天阴或雨,不仅不发生作用,反而成了累赘。891021484.0号专利申请公开了利用太阳光或其它热源对规定空间进行制冷的方案。众所周知,制冷剂的采用应持谨慎的态度,也同样存在“没有太阳便不能”的缺点,如果需要制热时,便无能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恒温装置,它能利用太阳光或/和发动机的热量进行制热或制冷,保持临时停车时车内恒温。公开新的方案如下车用恒温装置至少包括光电转换器。整个装置位于车内并以控制总线连接安装于后窗玻璃旁并且可以调节入射角的光电转换器;或/和安装于发动机旁的热电转换器;安装于仪表板的总控制器;位于座椅隐蔽处的半导体制冷/热发生器。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样品,经试用在临时停车时可使车内保持恒温,尤其是太阳光强烈并且入射角最佳时。附图说明图为本技术布置示意图。1、热电转换器;2、总控制器;3、半导体制冷/热发生器; 4、光电转换器;5、控制总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描述如后。车用恒温装置至少包括光电转换器4。整个装置位于车内并以控制总线5连接或/和安装于后窗玻璃旁并且可以调节入射角的光电转换器4,例如太阳硅晶电池;安装于发动机旁的热电转换器1;位于仪表板的总控制器2和位于座椅隐蔽处的半导体制冷/热发生器3,例如Bi2Te3合金为基体的半导体热电材料。座椅隐蔽处,包括椅面的反面或/和椅背或/和椅面相对应的车架上。座椅隐蔽处,包括椅面的反面或/和椅背或/和椅面相对应的车架上。热电转换器1、半导体制冷/热发生器3、光电转换器4都可以从市场购得。入射角的调整机构包括固定座、转轴、固定螺栓等简单结构,为行驶时不影响后视,可将光电转换器4放平。总控制器2包括温度检测、双电源的控制、输出的控制等现有电路的简单组合而成。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恒温装置,至少包括光电转换器(4),其特征在于整个装置位于车内并以控制总线(5)连接A、安装于后窗玻璃旁并且可以调节入射角的光电转换器(4);或/和B、安装于发动机旁的热电转换器(1);和C、位于仪表板的总控制器(2);和D、位于座椅隐蔽处的半导体制冷/热发生器(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器(4)为太阳硅晶电池。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半导体制冷/热发生器(3),系以Bi2Te3合金为基体的半导体热电材料。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座椅隐蔽处,包括椅面的反面或/和椅背或/和椅面相对应的车架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座椅隐蔽处,包括椅面的反面或/和椅背或/和椅面相对应的车架上。专利摘要车用恒温装置包括后窗玻璃旁并可调整入射角的光电转换器、位于发动机旁的热电转换器、位于座椅隐蔽处的半导体制冷/热发生器和位于仪表板的总控制器,各部件之间用控制总线连接。本技术解决了车辆临时停车后,车内保持恒温的难题。文档编号B60H1/32GK2758664SQ200420037050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3日专利技术者薛德祥 申请人:嘉善宝狮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恒温装置,至少包括光电转换器(4),其特征在于整个装置位于车内并以控制总线(5)连接:    A、安装于后窗玻璃旁并且可以调节入射角的光电转换器(4);或/和    B、安装于发动机旁的热电转换器(1);和    C、位于仪表板的总控制器(2);和    D、位于座椅隐蔽处的半导体制冷/热发生器(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德祥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宝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