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预制棒检测装置,涉及光纤预制棒领域,该光纤预制棒检测装置包括:滑动架、台车、检测传感装置、转动板以及反光板,所述滑动架横跨设置在所述台车的上方,所述台车上放置有光纤预制棒,所述滑动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端部设置有反光板,所述上支撑板上设置有所述检测传感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检测传感装置以及反光板对光纤预制棒的各个区域进行质量检测,并以标准的数值形式显示检测结果,使技术人员可以快速和准确的判断光纤预制棒的质量,检测效率和精度均较高,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且操作方便。
An optical fiber preform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预制棒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纤预制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预制棒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预制棒是具有特定折射率剖面并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简称光纤)的石英玻璃棒。预制棒一般直径为几十毫米至约两百毫米(俗称光棒)。光纤的内部结构就是在预制棒中形成的。在现阶段各个企业在预制棒的内部缺陷(如气泡、杂质、不透明部分)检测上面,通常依靠人眼观察,不能有实际的统一标准来判断光纤预制棒的内部缺陷,不能用具体的数值来判断光纤预制棒的质量,导致检测的效率和精度均较低。因此,当前亟待出现一种可以准确和高效对光纤预制棒进行检测的方法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光纤预制棒检测装置,解决现有的光纤预制棒检测的效率和精度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预制棒检测装置,包括:滑动架、台车、检测传感装置、转动板以及反光板,所述滑动架横跨设置在所述台车的上方,所述台车上放置有光纤预制棒,所述滑动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端部设置有反光板,所述上支撑板上设置有所述检测传感装置,所述检测传感装置与所述反光板分别位于所述光纤预制棒的上方和下方,所述转动板转动至最大行程处时,所述检测传感装置正对所述反光板的位置。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台车的上平行设置有多组定位放置光纤预制棒的定位座。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台车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脚轮。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台车的一端设置有推手。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架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滑轮。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支撑板的侧面设置有多组滚轮。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传感装置包括电性连接的红外光量发送接收装置和数字光纤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所述光纤预制棒检测装置在光纤预制棒搬运用的台车基础上,增加了附带检测传感装置的滑动架,利用检测传感装置以及反光板对光纤预制棒的各个区域进行质量检测,并以标准的数值形式显示检测结果,使技术人员可以快速和准确的判断光纤预制棒的质量,检测效率和精度均较高,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且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光纤预制棒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光纤预制棒检测装置的检测原理图。附图标记说明:1-滑动架、2-台车、3-光纤预制棒、4-检测传感装置、5-转动板、6-反光板、11-下支撑板、12-上支撑板、13-滚轮、14-滑轮、21-定位座、22-推手、23-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图1为本技术所述光纤预制棒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所示,所述光纤预制棒检测装置包括滑动架1、台车2、检测传感装置4、转动板5以及反光板6,所述滑动架1横跨设置在所述台车2的上方,所述台车2上放置有光纤预制棒3,所述滑动架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支撑板12和下支撑板11,所述下支撑板1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板5,所述转动板5的端部设置有反光板6,所述上支撑板12上设置有所述检测传感装置4,所述检测传感装置4与所述反光板6分别位于所述光纤预制棒3的上方和下方,所述转动板5转动至最大行程处时,所述检测传感装置4正对所述反光板6的位置。所述台车2的上平行设置有多组定位放置光纤预制棒3的定位座21,所述台车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脚轮23,所述台车2的一端设置有推手22,通过所述推手22可以推动所述台车2来搬运其上放置的光纤预制棒3。所述滑动架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滑轮14,使所述滑动架1可以相对所述台车2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检测传感装置4以及反光板6在所述光纤预制棒3的上方和下方来回运动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由于所述滑动架1是横跨设置在所述台车2的上方,当所述滑动架1相对所述台车2运动时,为了避免所述滑动架1和所述台车2发生碰撞,所述下支撑板11的侧面设置有多组滚轮13,所述滚轮13一方面可以隔开所述滑动架1与台车2,另一方面所述滚轮13可以为所述滑动架1提供侧面导向,提高所述滑动架1与所述台车2之间的运动流畅度。所述反光板6是作用在所述光纤预制棒3的正下方的,因此,在所述滑动架1运动至所述台车2的检测区域(即相邻定位座21之间)之前时,为了避免转动板5与所述定位座21发生碰撞,所述转动板5转动折叠并与所述下支撑板11平行,在所述滑动架1运动至所述台车2的检测区域后,所述转动板5转动至最大行程处,使所述反光板6位于光纤预制棒3的正下方,该结构极大的提高了检测过程的便利性。图2为本技术所述光纤预制棒检测装置的检测原理图,参阅图2所示,所述检测传感装置4包括电性连接的红外光量发送接收装置和数字光纤传感器,所述红外光量发送接收装置发送测量红外光,并在滑动架1运动过程中对预制棒的不同区域进行检测,测量红外光穿过光纤预制棒3到达反光板6后反馈至红外光量发送接收装置,数字光纤传感器对红外光量发送接收装置接收的光通量进行读取并以电子屏的形式显示,通过所述电子屏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对光纤预制棒3的质量进行准确的判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光量发送接收装置的产品型号为基恩士LV-H62,所述数字光纤传感器的产品型号为基恩士FS-30,所述反光板6为降冰片烯塑料或丙烯酸材料制作的普通反光板6,用以反射测量红外光,由于红外光在空气中传播时数字光纤传感器的读数值是2999,若对光纤预制棒3测量结果是2999,则判断光纤预制棒3内部无缺陷或者缺陷不影响光纤预制棒3质量,若测量光纤预制棒3结果是400(非2999的其他任意数值),那么可以判断预制棒存在内部缺陷,而且影响到了预制棒的质量。本技术所述光纤预制棒检测装置在光纤预制棒3搬运用的台车2基础上,增加了附带检测传感装置4的滑动架1,利用检测传感装置4以及反光板6对光纤预制棒3的各个区域进行质量检测,并以标准的数值形式显示检测结果,使技术人员可以快速和准确的判断光纤预制棒3的质量,检测效率和精度均较高,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且操作方便。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但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预制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架、台车、检测传感装置、转动板以及反光板,所述滑动架横跨设置在所述台车的上方,所述台车上放置有光纤预制棒,所述滑动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端部设置有反光板,所述上支撑板上设置有所述检测传感装置,所述检测传感装置与所述反光板分别位于所述光纤预制棒的上方和下方,所述转动板转动至最大行程处时,所述检测传感装置正对所述反光板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预制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动架、台车、检测传感装置、转动板以及反光板,所述滑动架横跨设置在所述台车的上方,所述台车上放置有光纤预制棒,所述滑动架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端部设置有反光板,所述上支撑板上设置有所述检测传感装置,所述检测传感装置与所述反光板分别位于所述光纤预制棒的上方和下方,所述转动板转动至最大行程处时,所述检测传感装置正对所述反光板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预制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的上平行设置有多组定位放置光纤预制棒的定位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志,梁婷,
申请(专利权)人:长飞信越湖北光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