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引脚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的两侧均分别设置第一拍摄光源和第一拍摄装置,所述检测工位上方还设置第二拍摄光源、第二拍摄装置和第三拍摄光源;其中,所述第一拍摄光源设置在第一轨道支架上,所述第一轨道支架上设置拍摄工位,当所述第一拍摄光源位于所述拍摄工位时,所述第一拍摄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拍摄光源对准所述检测工位设置;所述第二拍摄装置通过所述第二拍摄光源对准所述检测工位设置;这样通过所述第一拍摄装置和所述第二拍摄装置对待检测物进行三次拍照,然后通过相机检测的软件对拍完照的产品进行计算,然后快速准确的选出外观不合格的产品,完成整个检测过程。
A pin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脚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引脚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因而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在电子元件的生产过程中也越来越多的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而在生产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会导致电子元件的引脚出现断裂的问题,这样使得电子原件成为不合格品,增加了成本,目前,电子元件引脚是否合格主要是依靠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检测,在检测过程中不能准确的观察到电子元件的引脚的破碎情况,并且这样的检测方式还容易出现费时费力、且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引脚检测设备,可以通过对电子元件的引脚进行清晰的补光拍摄,从而获取到电子元件的引脚的清晰图像,进而可以准确地对电子元件的引脚进行检测,并降低工人的工作量,提高工作的效率。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引脚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的两侧均分别设置第一拍摄光源和第一拍摄装置,所述检测工位上方还设置第二拍摄光源、第二拍摄装置和第三拍摄光源;其中,所述第一拍摄光源设置在第一轨道支架上,所述第一轨道支架上设置拍摄工位,当所述第一拍摄光源位于所述拍摄工位时,所述第一拍摄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拍摄光源对准所述检测工位设置;所述第二拍摄装置通过所述第二拍摄光源对准所述检测工位设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工位设置在滑动轨道上,沿所述待检测物在所述滑动轨道的移动方向,所述检测工位的前方设置传感器。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轨道由入口端至出口端向下倾斜设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拍摄装置设置在第二轨道支架上。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支架上还设置矩形方框,当所述矩形方框位于所述拍摄工位时,所述第一拍摄装置通过所述矩形方框内的中空部位对准所述检测工位设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拍摄装置上设置在相机调整块上。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拍摄光源为条状光源。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脚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的两侧均分别设置第一拍摄光源和第一拍摄装置,所述检测工位上方还设置第二拍摄光源、第二拍摄装置和第三拍摄光源;其中,所述第一拍摄光源设置在第一轨道支架上,所述第一轨道支架上设置拍摄工位,当所述第一拍摄光源位于所述拍摄工位时,所述第一拍摄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拍摄光源对准所述检测工位设置;所述第二拍摄装置通过所述第二拍摄光源对准所述检测工位设置;这样,在使用时,将待检测物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内,然后通过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的两侧的所述第一拍摄光源和所述第一拍摄装置进行第一次拍照,再然后将所述第一拍摄光源从所述拍摄工位移开,然后打开所述第三拍摄光源,通过所述第一拍摄装置对待检测物进行第二次拍照,最后通过位于待检测物上方的所述第二拍摄光源和所述第二拍摄装置进行第三次拍照,从而快速的获取到待测物的高清图像,最后通过相机检测的软件对拍完照的产品进行计算,选出外观不合格的产品,软件处理给出信号传给PLC,再由PLC控制进行分拣,从而快速准确的完成检测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脚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引脚检测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的两侧均分别设置第一拍摄光源1和第一拍摄装置2,所述检测工位上方还设置第二拍摄光源3、第二拍摄装置4和第三拍摄光源5;其中,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设置在第一轨道支架6上,所述第一轨道支架6上设置拍摄工位,当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位于所述拍摄工位时,所述第一拍摄装置2通过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对准所述检测工位设置;所述第二拍摄装置4通过所述第二拍摄光源3对准所述检测工位设置。这里,所述检测工位为待检测物在检测时的位置,所述检测工位的两侧设置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和所述第一拍摄装置2,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有两个,且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可以为同轴光光源,所述第一拍摄装置2也有两个,且第一拍摄装置2可以为CCD相机。具体地,如图1中所示的所述检测工位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第一拍摄装置2和一个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且两侧的所述第一拍摄装置2和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均相对设置。所述检测工位的上方设置所述第二拍摄光源3、所述第二拍摄装置4和所述第三拍摄光源5。所述第二拍摄光源3也可以为同轴光光源,所述第二拍摄装置4可以为CCD相机,这样在拍摄时,同轴光光源可以提供拍照时检测产品引脚发白发灰所需的光源条件,而所述第三拍摄光源5可以为条光光源,条光光源可以提供拍照时检测产品引脚脏污所需的光源条件,同时位于所述检测工位上方的所述第二拍摄装置4可以检测产品引脚。具体地,如图1中所示的所述检测工位的正上方设置依次设置所述第二拍摄光源3和所述第二拍摄装置4,而所述第三拍摄光源5也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的上方。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支架6上,即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可以沿所述第一轨道支架6滑动。具体地,所述第一轨道支架6上可以设置电控气缸,电控气缸的活塞与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连接,这样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可以通过电控的方式在所述第一轨道支架6上移动。所述第一轨道支架6上设置所述拍摄工位,在进行第一次拍摄时,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位于所述拍摄工位内,此时所述第一拍摄装置2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的作用对位于所述检测工位处的待检测物进行拍摄。当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从所述拍摄工位移开后,所述第一拍摄装置2配合所述第三拍摄光源5对所述检测工位处的待检测物进行第二次拍摄。在检测时,将待检测物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内,然后通过设置在所述检测工位的两侧的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和所述第一拍摄装置2进行第一次拍照,再然后将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从所述拍摄工位移开,然后打开所述第三拍摄光源5,通过所述第一拍摄装置2对待检测物进行第二次拍照,最后通过位于待检测物上方的所述第二拍摄光源3和所述第二拍摄装置4进行第三次拍照,从而快速获取到电子元件引脚的各个图像,最后通过相机检测的软件对拍完照的产品进行计算,选出外观不合格的产品,软件处理给出信号传给PLC,再由PLC控制进行分拣,从而快速准确的完成检测过程。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工位设置在滑动轨道7上,沿所述待检测物在所述滑动轨道7的移动方向,所述检测工位的前方设置传感器。所述滑动轨道7由入口端至出口端向下倾斜设置。这里,待检测物设置在所述滑动轨道7上,在使用时,通过将待检测物移动至所述检测工位上进行引脚的拍摄,在拍摄完成后,可以通过所述滑动轨道7将待检测物移开。具体地,所述滑动轨道7上设置滑槽,待检测物可以在所述滑槽上滑动,所述滑动轨道7上也可以依次设置多个待检测物,通过人工推动或者电动的方式依次推动待检测物至所述检测工位进行拍照。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脚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的两侧均分别设置第一拍摄光源(1)和第一拍摄装置(2),所述检测工位上方还设置第二拍摄光源(3)、第二拍摄装置(4)和第三拍摄光源(5);其中,/n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设置在第一轨道支架(6)上,所述第一轨道支架(6)上设置拍摄工位,当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位于所述拍摄工位时,所述第一拍摄装置(2)通过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对准所述检测工位设置;/n所述第二拍摄装置(4)通过所述第二拍摄光源(3)对准所述检测工位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脚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的两侧均分别设置第一拍摄光源(1)和第一拍摄装置(2),所述检测工位上方还设置第二拍摄光源(3)、第二拍摄装置(4)和第三拍摄光源(5);其中,
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设置在第一轨道支架(6)上,所述第一轨道支架(6)上设置拍摄工位,当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位于所述拍摄工位时,所述第一拍摄装置(2)通过所述第一拍摄光源(1)对准所述检测工位设置;
所述第二拍摄装置(4)通过所述第二拍摄光源(3)对准所述检测工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脚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工位设置在滑动轨道(7)上,沿所述待检测物在所述滑动轨道(7)的移动方向,所述检测工位的前方设置传感器。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咏民,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帛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