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特高压钢板高精度钻孔设备,其结构包括机架、Z轴移动装置、X轴移动装置、Y轴移动装置、钻头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钻头组件的驱动装置上设置了一个L型的支板,支板底部安装有一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发射器与钻头呈同一竖直状态,在对钢板进行钻孔时,控制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红外光线,通过将所需的钻孔位置与红外光线进行对齐,进行快速对准,且在该支板顶端通过两根连杆连接了Y轴移动装置,使钻头组件向下移动时,通过两根连杆之间配合转动该支板,使支板向前进行转动,避免支板影响钻头组件的钻孔,对输电铁塔板材钻孔加工精度的提升改进,也是满足技术升级的需要,对生产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作用。
A new type of high precision drilling equipment for ultra-high pressure steel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特高压钢板高精度钻孔设备
本技术涉及钻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特高压钢板高精度钻孔设备。
技术介绍
钢板是用钢水浇注,冷却后压制而成的平板状钢材,钢板通过进行特高压处理后形成特高压钢板,人们对经济和物质需求增加,对电力安全生产提出更高要求,而电力承载的硬件之一,输电铁塔的加工制造也相应的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准,输电铁塔上的特高压钢板是角钢之间的连接构件,孔加工的精度直接关系着安装质量。现有技术的角钢一般是采用摇臂钻床,定位采用先用石笔划线,样冲冲眼定心方式,由于测量基本使用标尺等工具,人为与工具方法导致误差较大;在钻孔的过程中质量完全由人工进行预判,不能对钻孔的过程进行反馈;钻制速度较慢,在批量生产中基本处于劣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特高压钢板高精度钻孔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由于测量基本使用标尺等工具,人为与工具方法导致误差较大;在钻孔的过程中质量完全由人工进行预判,不能对钻孔的过程进行反馈;钻制速度较慢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特高压钢板高精度钻孔设备,包括机架,钻头组件,用于对钢板进行孔位对准以及钻孔;Y轴移动装置,用于对钻头组件的上下移动进行控制;X轴移动装置,用于对Y轴移动装置的横向移动进行控制;进一步的,所述钻头组件与机架呈竖直状态;进一步的,所述X轴移动装置的长度与机架的宽度一致。进一步的,所述机架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均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端与滑块相互锁固,所述滑块与Z轴移动装置进行连接,所述支撑板顶端与X轴移动装置相互焊接,所述X轴移动装置上安装有一Y轴移动装置,所述Y轴移动装置前端底部安装有一钻头组件,所述机架右侧安装有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右端开设有一通孔,且电源线左端通过该通孔伸入至控制器内。进一步的,所述钻头组件由钻头驱动装置、钻头、第一连杆、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二连杆、第三转轴、支板、固定转轴和红外线发射器组成,所述钻头驱动装置底端中部安装有一钻头,所述第一连杆前端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连杆进行同心转动,所述第二连杆底端通过第三转轴与支板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板呈L状,且左端距离顶部三厘米通过固定转轴与钻头驱动装置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板呈底端中部安装有一红外线发射器,所述第一连杆后端通过第一转轴与Y轴移动装置进行转动连接,所述钻头驱动装置后端沿Y轴移动装置进行上下滑动,所述电源线、Z轴移动装置、X轴移动装置、Y轴移动装置、钻头驱动装置和红外线发射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钻头驱动装置左侧底端设置有一限位块,且支板呈竖直状态时后端与该限位块贴合。进一步的,所述钻头与红外线发射器呈同一竖直状态。进一步的,所述支板竖直状态时第一连杆由后至前向上呈三十度角倾斜,且第二连杆由前至后向下呈三十度角倾斜。(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技术由于测量基本使用标尺等工具,人为与工具方法导致误差较大,在钻孔的过程中质量完全由人工进行预判,不能对钻孔的过程进行反馈,钻制速度较慢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钻头组件的驱动装置上设置了一个L型的支板,支板底部安装有一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发射器与钻头呈同一竖直状态,在对钢板进行钻孔时,控制红外线发射器发射红外光线,通过将所需的钻孔位置与红外光线进行对齐,进行快速对准,且在该支板顶端通过两根连杆连接了Y轴移动装置,使钻头组件向下移动时,通过两根连杆之间配合转动该支板,使支板向前进行转动,避免支板影响钻头组件的钻孔,对输电铁塔板材钻孔加工精度的提升改进,也是满足技术升级的需要,对生产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作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机架内部结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钻头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钻头组件结构左视图。图中:机架-1、滑槽-2、支撑板-3、滑块-4、Z轴移动装置-5、X轴移动装置-6、Y轴移动装置-7、钻头组件-8、控制器-9、电源线-10、钻头驱动装置-801、钻头-802、第一连杆-803、第一转轴-804、第二转轴-805、第二连杆-806、第三转轴-807、支板-808、固定转轴-809、红外线发射器-81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特高压钢板高精度钻孔设备:包括机架1,钻头组件8,用于对钢板进行孔位对准以及钻孔;Y轴移动装置7,用于对钻头组件8的上下移动进行控制;X轴移动装置6,用于对Y轴移动装置7的横向移动进行控制;其中,所述钻头组件8与机架1呈竖直状态;其中,所述X轴移动装置6的长度与机架1的宽度一致。其中,所述机架1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且滑槽2内均安装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底端与滑块4相互锁固,所述滑块4与Z轴移动装置5进行连接,所述支撑板3顶端与X轴移动装置6相互焊接,所述X轴移动装置6上安装有一Y轴移动装置7,所述Y轴移动装置7前端底部安装有一钻头组件8,所述机架1右侧安装有一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右端开设有一通孔,且电源线10左端通过该通孔伸入至控制器9内。其中,所述钻头组件8由钻头驱动装置801、钻头802、第一连杆803、第一转轴804、第二转轴805、第二连杆806、第三转轴807、支板808、固定转轴809和红外线发射器810组成,所述钻头驱动装置801底端中部安装有一钻头802,所述第一连杆803前端通过第二转轴805与第二连杆806进行同心转动,所述第二连杆806底端通过第三转轴807与支板808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板808呈L状,且左端距离顶部三厘米通过固定转轴809与钻头驱动装置801进行转动连接,所述支板808呈底端中部安装有一红外线发射器810,所述第一连杆803后端通过第一转轴804与Y轴移动装置7进行转动连接,所述钻头驱动装置801后端沿Y轴移动装置7进行上下滑动,所述电源线10、Z轴移动装置5、X轴移动装置6、Y轴移动装置7、钻头驱动装置801和红外线发射器810分别与控制器9电连接。其中,所述钻头驱动装置801左侧底端设置有一限位块,且支板808呈竖直状态时后端与该限位块贴合,有利于对支板808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制,便于控制红外发射器810与钻头802呈竖直状态。其中,所述钻头802与红外线发射器810呈同一竖直状态,有利于通过观察红外线发射器810发射的红外光线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特高压钢板高精度钻孔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钻头组件(8),用于对钢板进行孔位对准以及钻孔;/nY轴移动装置(7),用于对钻头组件(8)的上下移动进行控制;/nX轴移动装置(6),用于对Y轴移动装置(7)的横向移动进行控制;/n其中,所述钻头组件(8)与机架(1)呈竖直状态;/n其中,所述X轴移动装置(6)的长度与机架(1)的宽度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特高压钢板高精度钻孔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钻头组件(8),用于对钢板进行孔位对准以及钻孔;
Y轴移动装置(7),用于对钻头组件(8)的上下移动进行控制;
X轴移动装置(6),用于对Y轴移动装置(7)的横向移动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钻头组件(8)与机架(1)呈竖直状态;
其中,所述X轴移动装置(6)的长度与机架(1)的宽度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特高压钢板高精度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顶端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且滑槽(2)内均安装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底端与滑块(4)相互锁固,所述滑块(4)与Z轴移动装置(5)进行连接,所述支撑板(3)顶端与X轴移动装置(6)相互焊接,所述X轴移动装置(6)上安装有一Y轴移动装置(7),所述Y轴移动装置(7)前端底部安装有一钻头组件(8),所述机架(1)右侧安装有一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右端开设有一通孔,且电源线(10)左端通过该通孔伸入至控制器(9)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特高压钢板高精度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头组件(8)由钻头驱动装置(801)、钻头(802)、第一连杆(803)、第一转轴(804)、第二转轴(805)、第二连杆(806)、第三转轴(807)、支板(808)、固定转轴(809)和红外线发射器(8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邦林,余斌,陈钦烨,林楚,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泰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