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75999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系统,包括空气质量监测单元,信号转换单元与空气净化单元;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单元包括PM2.5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甲醛传感器与TVOC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教室内部的空气质量指标;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处理核心为采用单片机技术,用于将空气质量监测单元内传感器的感应结果通过数模转换显示在LCD显示屏上;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内部设有初滤网、活性炭层1、负离子发生层、微生物供氧装置、活性炭层2及HEPA超滤层,用于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室内空气进行实时监测,不仅可以有效净化室内空气,还可利用微生物供氧降低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为人类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An indoor air quality monitoring and purif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室内空气监测与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在室外空气污染情况严峻化的当下,室内空气质量也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尤其是现代人生活和工作在室内环境中的时间已达到全天的80%~90%,在家庭房屋装修普遍化、室外空气污染情况严峻化的当下,人们对室内的空气质量也越来越重视。为了预防和控制室内环境中由于环境大气污染、建筑和装修材料、人类活动等原因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保障身体健康,2002年11月1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同批准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标准要求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嗅味,室内空气质量参数共19项,对室内的甲醛、二氧化碳、TVOC、PM2.5等指标做了规定。因此,为保障室内人员的身体健康,需要对其内部的空气进行实时监测与净化,而市场上现存的空气净化器与新风机往往是将室内空气与外部空气进行交换或者通过其他手段降低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但仍存在二氧化碳浓度高导致的缺氧等问题。小球藻是地球上最早的单细胞绿藻,其光合效率为其他植物的十倍以上,能在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同时高效释放氧气,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且不产生其他二次污染物,既节能又环保。所以,本技术利用微生物供氧提出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系统,包括空气质量监测单元,信号转换单元与空气净化单元;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单元包括PM2.5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甲醛传感器与TVOC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教室内部的空气质量指标;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处理核心为采用单片机技术,用于将空气质量监测单元内传感器的感应结果通过数模转换显示在LCD显示屏上;所述PM2.5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甲醛传感器与TVOC传感器分别与信号转换单元相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内部设有初滤网、活性炭层1、负离子发生层、微生物供氧装置、活性炭层2及HEPA超滤层,用于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包括将数字信号转换回模拟信号的电源、用于放大传感器输出信号的信号放大电路、将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A/D转换器、进行信号核心处理的单片机、D/A转换器,以及用于驱动调节阀的放大输出电路和人机接口。优选的,所述空气监测单元内部设有鼓风机和鼓风机消音器,室内空气在鼓风机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口到达空气监测单元,经监测后依次输送至初滤网、活性炭层1、负离子发生层、微生物供氧装置、HEPA超滤层及活性炭层2。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内部的微生物供氧装置与负离子发生层之间通过止回阀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内部的微生物供氧装置采用循环管道式设计,可培育微生物如小球藻,在静音水泵的作用下,小球藻在光生物反应管道内循环流动,在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同时高效产生氧气,且光生物反应管道与活性炭层2之间通过自动排气阀连接。优选的,所述微生物供氧装置的光生物反应管道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和光强传感器,且传感器连接信号放大电路;所述光生物反应管道的顶部设有光源、底部设有热源,且光源、热源均连接放大输出电路。优选的,还包括进、出液管道与进、出气口,进液管道设于光生物反应管道一侧上端,出液管道设于光生物反应管道的另一侧下端,且进液管道的进液口与出液管道的出液口均装有截止阀;进气口位于空气质量监测单元的箱体一侧,出气口设于活性炭层2的一侧。优选的,还包括保护外壳,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单元、信号转换单元的外部为不透明外壳,若系统需要维护可打开箱门,所述微生物供氧装置的光生物反应管道外部为透明结构的保护外壳。优选的,还包括可刹式万向轮,所述可刹式万向轮设于保护外壳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1.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系统结构简单,节能环保且智能化程度高。2.与市场上现存的空气净化系统相比,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系统不仅可通过空气净化单元改善教室内部的空气质量,还利用微生物供氧有效降低了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同时可以实时监测室内的空气质量,为人类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3.静音水泵消音器与空压机消音器可有效消除噪声,使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系统在工作时始终维持低分贝,不影响人类的正常室内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系统一较佳实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微生物供氧装置的体力结构示意图图3为空气质量监测单元、信号转换单元和空气净化单元的活性炭层、负离子发生层、及活性炭层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空气质量监测单元的原理框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空气质量检测单元、11-鼓风机、12-鼓风机消音器、13-PM2.5传感器、14-二氧化碳传感器、15-甲醛传感器、16-TVOC传感器、2-信号转换单元、21-LCD显示屏、22-进气口、23-出气口、3-空气净化单元、31-初滤网、32-活性炭层1、33-负离子发生层、34-微生物供氧装置、341-止回阀、342-光生物反应管道、343-静音水泵、344-自动排气阀、345-进液管道、3451-截止阀1、346-出液管道、3461-截止阀2、347-光源、348-热源、349-pH传感器、3410-温度传感器、3411-光强传感器、35-活性炭层2、36-HEPA超滤层、4-可刹式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系统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结合图1-4,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系统,包括空气质量监测单元,信号转换单元与空气净化单元;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单元包括PM2.5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甲醛传感器与TVOC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教室内部的空气质量指标;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处理核心为采用单片机技术,用于将空气质量监测单元内传感器的感应结果通过数模转换显示在LCD显示屏上;所述PM2.5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甲醛传感器与TVOC传感器分别与信号转换单元相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内部设有初滤网、活性炭层1、负离子发生层、微生物供氧装置、活性炭层2及HEPA超滤层,用于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包括将数字信号转换回模拟信号的电源、用于放大传感器输出信号的信号放大电路、将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A/D转换器、进行信号核心处理的单片机、D/A转换器,以及用于驱动调节阀的放大输出电路和人机接口。优选的,所述空气监测单元内部设有鼓风机和鼓风机消音器,室内空气在鼓风机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口到达空气监测单元,经监测后依次输送至初滤网、活性炭层1、负离子发生层、微生物供氧装置、HEPA超滤层及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质量监测单元,信号转换单元与空气净化单元;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单元包括PM2.5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甲醛传感器与TVOC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教室内部的空气质量指标;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处理核心为采用单片机技术,用于将空气质量监测单元内传感器的感应结果通过数模转换显示在LCD显示屏上;所述PM2.5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甲醛传感器与TVOC传感器分别与信号转换单元相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内部设有初滤网、活性炭层1、负离子发生层、微生物供氧装置、活性炭层2及HEPA超滤层,用于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质量监测单元,信号转换单元与空气净化单元;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单元包括PM2.5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甲醛传感器与TVOC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教室内部的空气质量指标;所述信号转换单元的处理核心为采用单片机技术,用于将空气质量监测单元内传感器的感应结果通过数模转换显示在LCD显示屏上;所述PM2.5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甲醛传感器与TVOC传感器分别与信号转换单元相连接;所述空气净化单元内部设有初滤网、活性炭层1、负离子发生层、微生物供氧装置、活性炭层2及HEPA超滤层,用于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单元包括将数字信号转换回模拟信号的电源、用于放大传感器输出信号的信号放大电路、将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A/D转换器、进行信号核心处理的单片机、D/A转换器,以及用于驱动调节阀的放大输出电路和人机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质量监测单元内部设有鼓风机和鼓风机消音器,室内空气在鼓风机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口到达空气监测单元,经监测后依次输送至初滤网、活性炭层1、负离子发生层、微生物供氧装置、HEPA超滤层及活性炭层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春晓崔红标孙启明张威周晨陆鸿飞杜安倩谢吉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