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环境污染水质的淤泥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482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13
一种环境污染水质的淤泥取样装置,包括支撑定位收集装置、配重定位机构、转轮动力装置及锥齿轮传动装置和螺旋轴从动机构。支撑定位收集装置的轴承定位收集套筒固定在支撑架上,轴承定位收集套筒的上部固定有配重定位机构,配重定位机构的第一定位板固定有锥齿轮传动装置以及转轮动力装置,转轮动力装置通过轴承座与锥齿轮传动装置相连接,螺旋轴从动机构位于轴承定位收集套筒内并与锥齿轮传动机构连接。工作时,转轮动力装置提供的动力经锥齿轮传动装置传导,使得螺旋轴从动机构的螺旋轴转动,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快捷、高效地提取环境污染水质淤泥。

A sludge sampling device for polluted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污染水质的淤泥取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保检测设备
,具体是一种环境污染水质的淤泥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体污染研究中,水下淤泥的成分分析是水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浅水的区域一般是依靠人工的方式提取取样,劳动强度大且不方便,而深水区域则必须依靠淤泥采集设备。现有的淤泥样本采集设备无法分段采集不同深度的淤泥,结构较为复杂。结合上述淤泥的特征和传统采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方便、高效、快捷、可靠的提取不同水底深度的淤泥,成为摆在研究人员面前的直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快捷、高效地提取环境污染水质淤泥的取样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专利技术方案:一种环境污染水质的淤泥取样装置,包括支撑定位收集装置、配重定位机构、转轮动力及锥齿轮传动装置和螺旋轴从动机构,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是:所述支撑定位收集装置包括轴承定位收集套筒、阻隔片、螺旋轴第一定位轴承、螺旋轴第二定位轴承、样本收集箱、支撑架、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第四支撑脚,所述螺旋轴第一定位轴承、螺旋轴第二定位轴承、阻隔片依次由上至下固定在轴承定位收集套筒内部,所述样本收集箱固定在轴承定位收集套筒有开口的一侧,所述轴承定位收集套筒固定在支撑架上,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第四支撑脚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配重定位机构包括上定位板、下定位板、配重块以及配重定位杆,上定位板上有穿绳孔,配重定位杆用螺母固定在上定位板与下定位板之间,配重块固定在配重定位杆上,下定位板通过螺栓螺母链接固定在轴承定位收集套筒上,所述转轮动力及锥齿轮传动装置包括旋转绳、旋转轮、轴承座、轴承座第一轴承、轴承座第二轴承、第一传动锥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锥齿轮,所述旋转轮上缠绕有旋转绳,通过手动拉升旋转绳带动轮旋转来提供动力,所述轴承座第一轴承、轴承座第二轴承固定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固定在下定位板上,第一传动锥齿轮通过轴承座与旋转轮相连,第二传动锥齿轮则固定在螺旋轴上,所述螺旋轴从动机构包括螺旋轴,螺旋轴位于轴承定位收集套筒内,由螺旋轴第一定位轴承、螺旋轴第二定位轴承进行定位固定,螺旋轴上端链接有锥齿轮传动装置,螺旋轴下端形状为螺旋形,实现旋转前进运动。所述配重块中心处设有通孔,配重块固定在配重定位杆上,用于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所述下定位板上设有多个通孔,用于安装轴承座、轴承定位收集套筒以及配重定位杆。所述阻隔片的水平高度在样本收集箱上端水平高度之上,螺旋轴通过螺旋轴第一定位轴承、螺旋轴第二定位轴承和阻隔片固定定位。所述样本收集箱定位在轴承定位收集套筒外侧,轴承定位收集套筒在与样本收集箱连接处的筒壁有开口,方便淤泥进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突出优点:1、当手动拉升旋转绳使旋转轮转动,经过锥齿轮传动,从动件螺旋轴转动,依据螺旋钻头的工作原理,因此整个装置会向淤泥内部钻入,方便取样。2、设有两块配重块,用来平衡装置,增加装置稳定性,减少装置在水中的摆动。3、装置上部设有穿绳孔,用于绑固绳子,工人通过绳子将装置下放入水中,调节绳子的长度可以到达不同深度的水底。4、设计巧妙,操作简单,能够方便、高效、快捷地对淤泥进行取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环境污染水质的淤泥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环境污染水质的淤泥取样装置的旋转轮动力装置以及锥齿轮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环境污染水质的淤泥取样装置的轴承座及轴承定位收集套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环境污染水质的淤泥取样装置的轴承定位收集套筒的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环境污染水质的淤泥取样装置的支撑架示意图。图中标记为:支撑架1、样本收集箱2、轴承定位收集套筒3、下定位板4、上定位板5、配重定位杆6、配重7、第二传动锥齿轮8、第一传动锥齿轮9、轴承座10、旋转绳11、旋转轮12、穿绳孔13、螺旋轴14、螺旋轴第二定位轴承15、螺旋轴第一定位轴承16、轴承座第一轴承17、轴承座第二轴承18、阻隔片19、第一支撑脚20、第二支撑脚21、第三支撑脚22、第四支撑脚2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环境污染水质的淤泥取样装置,包括支撑定位收集装置、配重定位机构、转轮动力及锥齿轮传动装置和螺旋轴从动机构。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是:所述支撑定位收集装置包括轴承定位收集套筒3、阻隔片19、螺旋轴第一定位轴承16、螺旋轴第二定位轴承15、样本收集箱2、支撑架1、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第四支撑脚,所述螺旋轴第一定位轴承16、螺旋轴第二定位轴承15、阻隔片19依次由上至下固定在轴承定位收集套筒3内部,所述样本收集箱2固定在轴承定位收集套筒3有开口的一侧,所述轴承定位收集套筒3固定在支撑架1上,第一支撑脚20、第二支撑脚21、第三支撑脚22和第四支撑脚23固定支撑架1上。所述配重定位机构包括上定位板5、下定位板4、配重块7、螺栓、螺母以及配重定位杆6,配重定位杆6用螺母固定在上定位板5与下定位板4之间,配重块7固定在配重定位杆6上,下定位板4通过螺栓螺母链接固定与轴承定位收集套筒3上。所述转轮动力及锥齿轮传动装置包括旋转绳11、旋转轮12、轴承座10、轴承座第一轴承17、轴承座第二轴承18、第一传动锥齿轮9以及第二传动锥齿轮8,所述旋转轮12上缠绕有旋转绳11,通过手动拉升旋转绳11带动旋转轮12来提供动力,所述轴承座第一轴承17、轴承座第二轴承18固定在轴承座10上,轴承座10固定在下定位板4上,第一传动锥齿轮9通过轴承座10与旋转轮12相连,第二传动锥齿轮8固定在螺旋轴14上。所述螺旋轴从动机构包括螺旋轴14,螺旋轴14位于轴承定位收集套筒3内,由螺旋轴第一定位轴承16、螺旋轴第二定位轴承15进行定位固定,螺旋轴14上端链接有锥齿轮传动装置,螺旋轴14下端形状为螺旋形,实现旋转前进运动。所述配重块7中心处有通孔,配重块7固定在配重定位杆6上,用于提升装置的稳定性。所述下定位板4上有多个通孔,用于安装轴承座10、轴承定位收集套筒3以及配重定位杆6。所述螺旋轴第一定位轴承16、螺旋轴第二定位轴承15、阻隔片19、螺旋轴14位于轴承定位收集套筒3内部,螺旋轴第一定位轴承16、螺旋轴第二定位轴承15、阻隔片19由上往下依次固定,阻隔片19可以阻隔淤泥,阻隔片19的水平高度在样本收集箱2上端水平高度之上,螺旋轴14由螺旋轴第一定位轴承16、螺旋轴第二定位轴承15和阻隔片19固定定位。所述样本收集箱2定位在轴承定位收集套筒3外侧,轴承定位收集套筒3在与样本收集箱2连接处的筒壁上有开口,方便淤泥进入。工作原理工作时,利用上定位板5的穿绳孔13内系上绳子,实现装置的下放和提升,通过改变绳子的长度可以测量不同深度水底的淤泥;下放或提升过程中,配重块7可提升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污染水质的淤泥取样装置,包括支撑定位收集装置、配重定位机构、转轮动力装置及锥齿轮传动装置和螺旋轴从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是:/n所述支撑定位收集装置包括轴承定位收集套筒、阻隔片、螺旋轴第一定位轴承、螺旋轴第二定位轴承、样本收集箱、支撑架、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第四支撑脚,所述螺旋轴第一定位轴承、螺旋轴第二定位轴承、阻隔片依次由上至下固定在轴承定位收集套筒内部,所述样本收集箱固定在轴承定位收集套筒有开口的一侧,所述轴承定位收集套筒固定在支撑架上,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第四支撑脚固定在支撑架上,/n所述配重定位机构包括上定位板、下定位板、配重块以及配重定位杆,上定位板上有穿绳孔,配重定位杆用螺母固定在上定位板与下定位板之间,配重块固定在配重定位杆上,下定位板通过螺栓螺母链接固定在轴承定位收集套筒上,/n所述转轮动力及锥齿轮传动装置包括旋转绳、旋转轮、轴承座、轴承座第一轴承、轴承座第二轴承、第一传动锥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锥齿轮,所述旋转轮上缠绕有旋转绳,通过手动拉升旋转绳带动轮旋转来提供动力,所述轴承座第一轴承、轴承座第二轴承固定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固定在下定位板上,第一传动锥齿轮通过轴承座与旋转轮相连,第二传动锥齿轮则固定在螺旋轴上,/n所述螺旋轴从动机构包括螺旋轴,螺旋轴位于轴承定位收集套筒内,由螺旋轴第一定位轴承、螺旋轴第二定位轴承进行定位固定,螺旋轴上端链接有锥齿轮传动装置,螺旋轴下端形状为螺旋形,实现旋转前进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污染水质的淤泥取样装置,包括支撑定位收集装置、配重定位机构、转轮动力装置及锥齿轮传动装置和螺旋轴从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具体结构和连接关系是:
所述支撑定位收集装置包括轴承定位收集套筒、阻隔片、螺旋轴第一定位轴承、螺旋轴第二定位轴承、样本收集箱、支撑架、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第四支撑脚,所述螺旋轴第一定位轴承、螺旋轴第二定位轴承、阻隔片依次由上至下固定在轴承定位收集套筒内部,所述样本收集箱固定在轴承定位收集套筒有开口的一侧,所述轴承定位收集套筒固定在支撑架上,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第三支撑脚、第四支撑脚固定在支撑架上,
所述配重定位机构包括上定位板、下定位板、配重块以及配重定位杆,上定位板上有穿绳孔,配重定位杆用螺母固定在上定位板与下定位板之间,配重块固定在配重定位杆上,下定位板通过螺栓螺母链接固定在轴承定位收集套筒上,
所述转轮动力及锥齿轮传动装置包括旋转绳、旋转轮、轴承座、轴承座第一轴承、轴承座第二轴承、第一传动锥齿轮以及第二传动锥齿轮,所述旋转轮上缠绕有旋转绳,通过手动拉升旋转绳带动轮旋转来提供动力,所述轴承座第一轴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昕李涛薛山马甲辰孙迪梁高硕范业增袁恒熊彪李凯龚雪晗郑广平苏文桂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