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地外星体土壤岩石自平衡自适应样品钻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7481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13
一种地外星体土壤岩石自平衡自适应样品钻取系统,属于航天技术领域,由钻取平台、锚固组件、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和钻机组成,钻取平台用于存放锚固组件、驱动组件、传动组件、钻机及采取到的岩样;驱动组件用于为钻取平台的移动与传动组件的动作提供动力;传动组件分别与驱动组件、钻机连接,用于借助驱动组件提供的动力实现钻机位置与姿态的调整,以完成钻进与取样的工作,锚固组件用于固定钻探系统,并在钻探工作完成时解除钻取平台的平台主体与地外星体之间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射出射锚头钉入地外星体内部的方式,以提供在微重力条件下设备钻进所需的压力,达到了地外星体取样工作中高度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简单化的要求。

An adaptive sample drilling system of soil rock self balance for extraterrestrial bod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外星体土壤岩石自平衡自适应样品钻取系统
本技术属于航天
,特别涉及一种地外星体土壤岩石自平衡自适应样品钻取系统。
技术介绍
航天航空是人类探索自然界的前沿工程,走向太空已成为科技强国必不可少的标志,对地外星体的探测工程主要是通过遥测遥感和最终的登陆来揭开地外星体环境的神秘面纱,登陆后要针对地外星体展开一系列的科研项目,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其中之一就是要获取星体表面物质标本。获取标本的最直接唯一的手段是钻探,但受地外星体高真空、低重力、剧烈的昼夜温差变化、强辐射等恶劣环境的影响,且土壤岩石的力学性质不确定,靠人登陆使用普通钻机进行钻进相当困难。在探测初期必然是以无人飞行器登陆地外星体为主,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无人自动钻探系统。以月球钻探为例,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了多种方法与设备,但思路较为单一,在钻进动作的完成上,基本采用机械臂操控的方式(例如“月面探测机器人”,详见申请号201810273519.5),而在钻探类型上,一般采用单钻头回转的方式进行钻进(例如“月球月壤浅层钻孔取心方法”,详见专利号200910272392.6);取样方式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外星体土壤岩石自平衡自适应样品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钻取系统由钻取平台、锚固组件、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和钻机(25)组成,/n所述钻取平台包括平台主体(1)、移动轮(2)、传动轴(3)、储心腔(4)、储心封盖(5)、封盖电机(6)、防尘盖驱动电机(7)以及锚固系统驱动电机(8),在所述平台主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存放钻机(25)的第一凹槽(101)和用于存放传动组件的第二凹槽(102),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数量均至少两个,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均以等角度间隔从平台主体(1)的中心向外周呈放射状分布,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交替间隔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外星体土壤岩石自平衡自适应样品钻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钻取系统由钻取平台、锚固组件、驱动组件、传动组件和钻机(25)组成,
所述钻取平台包括平台主体(1)、移动轮(2)、传动轴(3)、储心腔(4)、储心封盖(5)、封盖电机(6)、防尘盖驱动电机(7)以及锚固系统驱动电机(8),在所述平台主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存放钻机(25)的第一凹槽(101)和用于存放传动组件的第二凹槽(102),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数量均至少两个,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均以等角度间隔从平台主体(1)的中心向外周呈放射状分布,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交替间隔布置,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均具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一凹槽(101)和第二凹槽(102)的防尘盖,平台主体(1)下表面设有第三凹槽(103),第三凹槽(103)用于存放锚固组件,第三凹槽(103)数量至少三个,第三凹槽(103)以等角度间隔从平台主体(1)的中心向外周呈放射状分布,第三凹槽(103)具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三凹槽(103)的防尘盖;所述移动轮(2)数量为四个,四个移动轮(2)两两一对,成对的两个移动轮(2)的中心转轴通过传动轴(3)连接;所述传动轴(3)的中部设置有锥形齿轮(301),锥形齿轮(301)用于与所述移动轮驱动伞齿轮(12)配合工作;所述防尘盖驱动电机(7)安装在第一凹槽(101)、第二凹槽(102)及第三凹槽(103)的防尘盖上,用于翻转防尘盖,控制其开合;所述锚固系统驱动电机(8)安装在第三凹槽(103)内,锚固系统驱动电机(8)与锚固组件连接,用于控制锚固组件的旋出与收回;所述储心腔(4)设置在平台主体(1)内部;所述储心封盖(5)设置在储心腔(4)上;所述封盖电机(6)设置在储心封盖(5)上,用于控制其开合;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调位件(10)、蜗状盘驱动齿轮(11)及移动轮驱动伞齿轮(12),所述驱动电机调位件(10)嵌于所述平台主体(1)内,用于调整驱动电机(9)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所述驱动电机(9)的外壳一侧加工有齿条,用于与驱动电机调位件(10)齿轮啮合连接,驱动电机(9)同时驱动蜗状盘驱动齿轮(11)和移动轮驱动伞齿轮(12)转动,驱动电机(9)由驱动电机调位件(10)驱动上下移动时,驱动电机(9)上行至极限时,所述蜗状盘驱动齿轮(11)恰好与所述蜗状盘(13)下表面的内齿轮啮合,驱动电机(9)下行至极限时,所述移动轮驱动伞齿轮(12)恰好与所述传动轴(3)中部的锥形齿轮(301)啮合;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蜗状盘(13)、蜗状盘轴承(14)、传动车(15)、传动铰接杆(16)及传动铰接头(17),所述蜗状盘(13)的上表面加工有呈螺旋蜗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杭凯高科孟治国任雷孙友宏刘宝昌韩志武赵研常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