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PCI术后术肢血管保护安全带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结构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PCI术后术肢血管保护安全带。
技术介绍
传统的桡动脉PCI术后对术口的处理是在术口部位使用桡动脉气囊加压带6小时后撤除气囊加压带,使用碘酒酒精消毒穿刺口,待干后使用3M透明贴膜保护术侧肢体,并按术后的规定要求交待患者一周内不能在术侧肢体进行测血压、抽血等操作,一月内不能提重物。如申请号:CN201710971912.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经桡动脉PCI术后术肢血管保护安全带,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它包括有术口加压部和粘合部,术口加压部和粘合部之间连接有弹性松紧带;术口加压部加压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冰袋的冰袋搁置通套和用于填充纱布卷的纱布填袋,术口加压部的底面设置有加压部连接件;粘合部顶面上设置有粘合部连接件;标识带整体颜色为红色。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在对桡动脉术侧肢体术后没有设置警示牌而造成误操作和进行辅助护理存在不便观察术肢情况和浪费弹力绷带造成治疗成本高的问题。类似于上述申请的用于PCI术后术肢血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PCI术后术肢血管保护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座(1);所述主体座(1)上捆绑有第一绑带(2)和第二绑带(3),且主体座(1)上粘附有消毒结构(4),并且主体座(1)上还对称粘附有两个防护结构(5);所述防护结构(5)包括矩形槽(501),所述防护结构(5)底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若干个矩形槽(501),且在捆绑固定后矩形槽(501)呈压缩状态;所述防护结构(5)的高度高于消毒结构(4)的高度,且防护结构(5)底端面其实是与海绵块(104)顶端面相互粘附的,并且在捆绑固定后海绵块(104)的顶部呈压缩折弯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PCI术后术肢血管保护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座(1);所述主体座(1)上捆绑有第一绑带(2)和第二绑带(3),且主体座(1)上粘附有消毒结构(4),并且主体座(1)上还对称粘附有两个防护结构(5);所述防护结构(5)包括矩形槽(501),所述防护结构(5)底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若干个矩形槽(501),且在捆绑固定后矩形槽(501)呈压缩状态;所述防护结构(5)的高度高于消毒结构(4)的高度,且防护结构(5)底端面其实是与海绵块(104)顶端面相互粘附的,并且在捆绑固定后海绵块(104)的顶部呈压缩折弯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PCI术后术肢血管保护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座(1)包括矩形孔A(101)、矩形孔B(102)、魔术贴A(103)和海绵块(104),所述主体座(1)顶端面对称开设有两个用于第一绑带(2)和第二绑带(3)连接的矩形孔A(101),且主体座(1)上还开设有一个矩形孔B(102);所述主体座(1)顶端面粘附有一个回字形结构的魔术贴A(103),且主体座(1)顶端面对称向前有两块矩形结构的海绵块(104);所述第一绑带(2)包括魔术贴B(201)、魔术贴C(202)和魔术贴D(203),所述第一绑带(2)顶端面缝制有魔术贴B(201)和魔术贴C(202),且第一绑带(2)底端面缝制有魔术贴C(202);所述第一绑带(2)穿过矩形孔A(101)后并进行180度折弯后此时魔术贴B(201)和魔术贴C(202)处于粘合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PCI术后术肢血管保护安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绑带(3)包括魔术贴E(301)、魔术贴F(302)和魔术贴G(3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