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跃专利>正文

两层及多层溶液盘的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12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溴化锂冷温水机发生器,具体是指溴化锂冷温水机的两层及多层溶液盘的发生器。它由机体(1)、发生器(4)、加热管(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机体(1)发生器(4)的内腔增设一个或多个溶液盘(5),将机体(1)发生器(4)的一部分加热管(3)转移到上一层的溶液盘(5)内,稀溶液入管(6)与增设的溶液盘(5)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结构简单,在不增加很多材料的情况下,使发生效果产生质的改变。(*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溴化锂冷温水机发生器,具体是指溴化锂冷温水机的两层及多层溶液盘的发生器。上述图中,1-机体,2-蒸汽管,3-加热管,4-发生器,5-溶液盘,6-稀溶液入管,7-浓溶液出管。参见图2,本技术由机体(1)、发生器(4)、加热管(3)组成,在机体(1)发生器(4)的内腔增设一个溶液盘(5),将机体(1)发生器(4)的一部分加热管(3)转移到上一层溶液盘(5)内。在不增加溶液及加热管(3)的情况下,由一个发生器(4)变成了两个发生器(4),稀溶液入管(6)与增设的溶液盘(5)连通。其工作方式是稀溶液由稀溶液入管(6)进入增设的溶液盘(5)中,溢出稀溶液下流,其他同上。由此每个发生器(4)的溶液液柱低,有利于发生,发生面积增大,发生量进而加大,这种发生量是目前发生量的1.7倍。实施例2参见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增设的溶液盘(5)上方再设一个溶液盘(5),上一个溶液盘(5)小于下一个溶液盘(5),稀溶液入管(6)与最上的溶液盘(5)连通,浓溶液出管(7)始终处在发生器(4)的最下端,其工作方式是稀溶液由稀溶液入管(6)进入增段的溶液盘(5)中,溢出稀溶液进入下一个溶液盘(5)中,下一层的溶液盘(5)溢后下流,其他同上。这种发生量是实施例2发生量的1.7倍。本技术由于结构简单,在不增加很多材料的情况下,使发生效果产生质的改变。权利要求1.一种两层及多层溶液盘的发生器,由机体(1)、发生器(4)、加热管(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机体(1)发生器(4)的内腔增设一个或多个溶液盘(5),将机体(1)发生器(4)的一部分加热管(3)转移到上一层溶液盘(5)内,稀溶液入管(6)与增设的溶液盘(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层及多层溶液盘的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在增设的溶液盘(5)上方再设一个溶液盘(5),上一个溶液盘(5)小于下一个溶液盘(5),稀溶液入管(6)与最上的溶液盘(5)连通,浓溶液出管(7)始终处在发生器(4)的最下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溴化锂冷温水机发生器,具体是指溴化锂冷温水机的两层及多层溶液盘的发生器。它由机体(1)、发生器(4)、加热管(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机体(1)发生器(4)的内腔增设一个或多个溶液盘(5),将机体(1)发生器(4)的一部分加热管(3)转移到上一层的溶液盘(5)内,稀溶液入管(6)与增设的溶液盘(5)连通。本技术由于结构简单,在不增加很多材料的情况下,使发生效果产生质的改变。文档编号F25B15/06GK2518051SQ02223369公开日2002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8日专利技术者张跃 申请人:张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层及多层溶液盘的发生器,由机体(1)、发生器(4)、加热管(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机体(1)发生器(4)的内腔增设一个或多个溶液盘(5),将机体(1)发生器(4)的一部分加热管(3)转移到上一层溶液盘(5)内,稀溶液入管(6)与增设的溶液盘(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跃
申请(专利权)人:张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