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搜救火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120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外搜救火箭,包括柱形筒状的壳体,壳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燃料发动机、隔热板、降落伞设备、搜救设备,燃料发动机内燃料底端连接引线一端,引线另一端穿过隔热板连接降落伞设备,燃料发动机输出端连接气体喷管,壳体上位于降落伞设备位置处设置为易开结构;通过燃料发动机将火箭壳体送入空中,随后引燃火药层,在火药的冲击作用下将降落伞带出壳体,随后壳体在降落伞的带动下移动,在通过壳体内置的搜救设备进行生命体探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火箭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A kind of field search and rescue ro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搜救火箭
本技术属于野外搜救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野外搜救火箭。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野外搜救手段通常依靠着大量人员进行地毯式搜救,或者依靠无人机进行搜救。例如申请号为:CN201420732525.X,公告号为:CN204236781U,专利名称为:一种夜间搜救多旋翼无人机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夜间搜救多旋翼无人机,其在无人机外部结构设计上增加了探照灯、扩音器等一系列设备,并且对无人机的挂载机构进行的改进。此种通过简单的增加无人机外部的一些物理配件进行搜救的方式存在缺陷,关键的目标搜索与检测采用的是仍旧是传统的人工识别的方式,这样就会导致搜救效率相对较低,救援的成功率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且成本较高。又例如申请号为:CN201320346748.8,公告号为:CN203528817U,名称为: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山地旅游紧急救援系统的技术专利,公开了在无人机上使用视频和语音传输的方式来对旅客进行救援,但是该申请案采用的是无人直升机,相较于四旋翼无人机,单旋翼无人直升机的稳定性较差难以应对野外复杂的地形情况,并且简单的语音视频信号也难以准确的锁定待救人员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野外搜救火箭,为野外营救提供一种新的搜救设备。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野外搜救火箭,包括柱形筒状的壳体,壳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燃料发动机、隔热板、降落伞设备、搜救设备,燃料发动机内燃料底端连接引线一端,引线另一端穿过隔热板连接降落伞设备,燃料发动机输出端连接气体喷管,壳体上位于降落伞设备位置处设置为易开结构。壳体靠近搜救设备一段连接火箭整流罩。壳体内沿截面方向连接三个合金钢片,三个合金钢片将壳体分为四个腔体,四个腔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燃料发动机、隔热板、降落伞设备、搜救设备,引线穿过合金钢片、隔热板连接燃料发动机和降落伞设备。降落伞设备包括薄板,薄板一侧连接火药层,另一侧连接降落伞,火药层连接引线另一端。搜救设备包括红外成像仪、GPS定位、照明灯、无线通信设备。红外成像仪搭载800X600大面阵红外云台。壳体为铝合金板层构成的柱形筒状外壳,壳体上位于降落伞位置处开设有多个圆形孔,多个圆形孔围成间断性环状。壳体为铝合金板层构成的柱形筒状外壳,壳体上位于降落伞位置处开设有大圆孔,大圆孔边缘的壳体上连接共聚聚丙烯贴片。气体喷管为拉瓦尔喷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野外搜救火箭,通过燃料发动机将火箭壳体送入空中,随后引燃火药层,在火药的冲击作用下将降落伞带出壳体,随后壳体在降落伞的带动下移动,在通过壳体内置的搜救设备进行生命体探测;本技术的火箭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野外搜救火箭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拉瓦尔喷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降落伞设备,3.气体喷管,4.隔热板,5.燃料发动机,6.火箭整流罩,7.引线,8.合金钢片,9.搜救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野外搜救火箭,如图1所示,包括柱形筒状的壳体1,壳体1内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燃料发动机5、隔热板4、降落伞设备2、搜救设备9,燃料发动机5内燃料底端连接引线7一端,引线7另一端穿过隔热板4连接降落伞设备,燃料发动机5输出端连接气体喷管3,壳体1上位于降落伞设备位置处设置为易开结构。壳体1靠近搜救设备一段连接火箭整流罩6。壳体1内沿截面方向连接三个合金钢片8,三个合金钢片8将壳体1分为四个腔体,四个腔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燃料发动机5、隔热板4、降落伞设备、搜救设备,引线7穿过合金钢片8、隔热板4连接燃料发动机5和降落伞设备。降落伞设备2包括薄板,薄板一侧连接火药层,另一侧连接降落伞,火药层连接引线7另一端。搜救设备9包括红外成像仪、GPS定位、照明灯、无线通信设备。红外成像仪搭载800X600大面阵红外云台。壳体1为铝合金板层构成的柱形筒状外壳,壳体1上位于降落伞位置处开设有多个圆形孔,多个圆形孔围成间断性环状。壳体1为铝合金板层构成的柱形筒状外壳,壳体1上位于降落伞位置处开设有大圆孔,大圆孔边缘的壳体1上连接共聚聚丙烯贴片。如图2所示,气体喷管3为拉瓦尔喷管。本技术提供一种野外搜救火箭中各部件的作用如下:壳体1采用铝合金板层,位于降落伞设备位置处设置为易开结构,方便在火药层点燃后降落伞冲出壳体1。薄板是连接降落伞和火药层的载体,当火药层点燃后,能够带动降落伞移动。气体喷管3为拉瓦尔喷管,能大大提高飞行的速度,使搜救的效率显著提高。隔热板4能够隔绝燃料发动机5燃烧时产生的热。燃料发动机5内置燃料,当燃料燃烧时能够通过气体喷管3向下喷出气体推动火箭向上移动。引线7是一根火药线。当燃料发动机5内的燃料燃烧完时,能够触发火药层的火药点燃。搜救设备9能够通过红外成像技术探测到生命体,随后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位置信息传输至控制界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野外搜救火箭的使用方法为:点燃燃料发动机5,使火箭向上升起,待燃料发动机5内的燃料燃烧完后,触发引线7,进而点燃火药层,在火药层的冲击作用下,使薄板带动降落伞通过易开结构冲出壳体1后,处于打开状态;壳体1跟随降落伞在上空漂浮,其内部的搜救设备可以根据红外成像原理搜出有生命体,随后通过无线设备传输至控制界面。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一种野外搜救火箭,通过燃料发动机将火箭壳体送入空中,随后引燃火药层,在火药的冲击作用下将降落伞带出壳体,随后壳体在降落伞的带动下移动,在通过壳体内置的搜救设备进行生命体探测;本技术的火箭相比于现经常使用的飞行器,成本较低,且结构简单,不易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搜救火箭,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筒状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燃料发动机(5)、隔热板(4)、降落伞设备(2)、搜救设备(9),所述燃料发动机(5)内燃料底端连接引线(7)一端,所述引线(7)另一端穿过隔热板(4)连接降落伞设备,所述燃料发动机(5)输出端连接气体喷管(3),所述壳体(1)上位于降落伞设备位置处设置为易开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搜救火箭,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形筒状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燃料发动机(5)、隔热板(4)、降落伞设备(2)、搜救设备(9),所述燃料发动机(5)内燃料底端连接引线(7)一端,所述引线(7)另一端穿过隔热板(4)连接降落伞设备,所述燃料发动机(5)输出端连接气体喷管(3),所述壳体(1)上位于降落伞设备位置处设置为易开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野外搜救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靠近搜救设备一段连接火箭整流罩(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野外搜救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沿截面方向连接三个合金钢片(8),三个所述合金钢片(8)将壳体(1)分为四个腔体,四个所述腔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燃料发动机(5)、隔热板(4)、降落伞设备、搜救设备,所述引线(7)穿过合金钢片(8)、隔热板(4)连接燃料发动机(5)和降落伞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野外搜救火箭,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定泽张振声王九鑫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