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包括处理器、通信模块、串口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处理器电性双向连接有存储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串口模块,所述处理器电性输入连接有电源模块,所述处理器电性输出连接所述显示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电性输入连接有无线传感器,所述通信模块电性双向连接有移动终端和服务器,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方法,该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数据的接收:利用所述无线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器,该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对设备之间进行灵活的操作,实现数据的远程操控的综合效果。
An interactive system and method betwee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and mobile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
,具体为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微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smSystem,MEMS)、片上系统(SOC,SystemonChip)、无线通信和低功耗嵌入式技术的飞速发展,孕育出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s,WSN),其以低功耗、低成本、分布式和自组织的特点带来了信息感知的一场变革。近几年随着成本下降,为数不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始投入应用。在环境监测和保护、医疗护理、军事、目标跟踪以及一些危险的工业环境等领域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展示了非凡的应用价值。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s,WSN)是一种分布式传感网络,它的末梢是可以感知和检查外部世界的传感器。WSN中的传感器通过无线方式通信,因此网络设置灵活,设备位置可以随时更改,还可以跟互联网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连接。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其不能独立作为一个通信网络形式存在。现有的技术方法是将网络中监测的数据发送到上层服务器进行分析、处理,同时上层服务器将相关命令下发到无线传感器节点。无线传感器网络接入上层服务器普遍的形式是通过网关接入到PC机上,然后由作为上层服务器的PC机进行分析、处理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的数据。其接入方式有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两种,考虑到无线传感器网络内数据的特点是上行数据量非常大,而下行数据量非常小,因此虽然有线方式有硬件设备布置的局限性,但相比于无线方式,其在数据传输效率上有很大优势。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有线方式与PC机连通,其监测的数据通过汇聚节点经有线方式发送给上层PC机进行分析、处理,但是因为PC机是比较笨重的终端设备,作为上层服务器非常不便捷。现有技术当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及方法,不能灵活的对设备进行操作,不便于实现远程的监控,同时不便于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及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及方法,能实现对设备之间进行灵活的操作,实现数据的远程操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及方法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包括处理器、通信模块、串口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处理器电性双向连接有存储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和所述串口模块,所述处理器电性输入连接有电源模块,所述处理器电性输出连接所述显示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电性输入连接有无线传感器,所述通信模块电性双向连接有移动终端和服务器。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显示模块为IPS液晶显示器。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存储模块包括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手机、PC和平板电脑。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方法,该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数据的接收:利用所述无线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器,同时利用所述存储模块进行数据的存储;步骤二:数据的处理:利用所述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利用所述通信模块将数据传输给所述服务器进行远程的数据备份存储,其次,可利用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的配合将数据传输给所述移动终端,实现数据的远程管理;步骤三:数据的输出:利用所述串口模块与外界的其他智能设备相连接,实现对拓展的功能,其次,利用所述显示模块将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显示。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数据的传输采用的是以太网无线网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及方法,实现了对设备之间进行灵活的操作,同时实现数据的远程操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及方法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包括处理器100、通信模块200、串口模块300和显示模块400,所述处理器100电性双向连接有存储模块110、所述通信模块200和所述串口模块300,所述存储模块110包括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所述处理器100电性输入连接有电源模块120,所述处理器100电性输出连接所述显示模块400,所述显示模块400为IPS液晶显示器,所述通信模块200电性输入连接有无线传感器210,所述通信模块200电性双向连接有移动终端220和服务器230,所述移动终端220包括手机、PC和平板电脑。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方法,该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数据的接收:利用所述无线传感器210检测到的数据信息,并通过所述通信模块200将数据传输给所述处理器100,同时利用所述存储模块110进行数据的存储;步骤二:数据的处理:利用所述处理器10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利用所述通信模块200将数据传输给所述服务器230进行远程的数据备份存储,其次,可利用所述通信模块200与所述移动终端220的配合将数据传输给所述移动终端220,所述数据的传输采用的是以太网无线网络,实现数据的远程管理;步骤三:数据的输出:利用所述串口模块300与外界的其他智能设备相连接,实现对拓展的功能,其次,利用所述显示模块400将检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显示。该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的实现对设备之间进行灵活的操作,实现数据的远程操控,具有良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及方法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100)、通信模块(200)、串口模块(300)和显示模块(400),所述处理器(100)电性双向连接有存储模块(110)、所述通信模块(200)和所述串口模块(300),所述处理器(100)电性输入连接有电源模块(120),所述处理器(100)电性输出连接所述显示模块(400),所述通信模块(200)电性输入连接有无线传感器(210),所述通信模块(200)电性双向连接有移动终端(220)和服务器(2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及方法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100)、通信模块(200)、串口模块(300)和显示模块(400),所述处理器(100)电性双向连接有存储模块(110)、所述通信模块(200)和所述串口模块(300),所述处理器(100)电性输入连接有电源模块(120),所述处理器(100)电性输出连接所述显示模块(400),所述通信模块(200)电性输入连接有无线传感器(210),所述通信模块(200)电性双向连接有移动终端(220)和服务器(2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400)为IPS液晶显示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110)包括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终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220)包括手机、PC和平板电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义波,韩璞,王超,宋薇,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