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鉴别放牧牦牛肉和舍饲育肥牦牛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6805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鉴别天然放牧牦牛肉和舍饲育肥牦牛肉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牦牛肉中风味物质组成,并对其进行挥发性风味成分主成分分析,在天然放牧牦牛肉组中检测出了2‑甲基丁醛和1‑己醇,而在舍饲育肥牦牛肉组中并未检出这两种物质;在舍饲育肥牦牛肉组中检出了2‑辛酮、2‑壬烯醛、(+)‑柠檬烯、乙酸、苯甲酸和苯甲腈,而在放牧组中并未检出这几种物质。因此,通过以上物质成分的差异,可以有效将两种养殖模式下的牦牛肉加以区分。

A method of distinguishing between Grazing Yak meat and fattening yak m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鉴别放牧牦牛肉和舍饲育肥牦牛肉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检测领域,涉及一种鉴别天然放牧牦牛肉和舍饲育肥牦牛肉的方法。
技术介绍
牦牛一直被誉为“高原之舟”,传统放牧的牦牛肉是一种营养成分含量高、安全、无污染的肉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维生素含量丰富”的优点。但在传统放牧模式下,牦牛的饲粮转化率较低,生长周期长,对脆弱的青藏高原草场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牦牛肉的需求日益增长,牦牛舍饲育肥、补饲等技术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舍饲牦牛肉通过3-6个月的集中育肥,产肉率显著提高,但脂肪颜色略微变浅。消费者很难凭此对两者加以区分。同时从营养学角度来看,放牧牦牛肉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结构合理,利于人体健康,而舍饲育肥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结构趋向不合理,其营养价值不如前者。为保证消费者的利益,防止商家以育肥牦牛肉冒充放牧牦牛肉,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鉴别方法对两者加以区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别天然放牧牦牛肉和舍饲育肥牦牛肉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鉴别或辅助鉴别天然放牧牦牛肉和舍饲育肥牦牛肉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鉴别或辅助鉴别天然放牧牦牛肉和舍饲育肥牦牛肉中的应用。


2.一种鉴别或辅助鉴别天然放牧牦牛肉和舍饲育肥牦牛肉的方法,包括:
1)将待测样品制成肉糜,进行顶空固相微萃取后,得到萃取物;所述待测样品为待鉴别牦牛肉;
2)将步骤1)萃取完毕后的萃取物依次进行气相色谱检测,收集不同保留时间所得流分再进行质谱检测,得到质谱图;
若所述待测样品的质谱图中含有2-甲基丁醛和/或1-己醇的质谱峰,则判定所述待测样品为或疑似为天然放牧牦牛肉;
若所述待测样品的质谱图中含有2-辛酮、2-壬烯醛、(+)-柠檬烯、乙酸、苯甲酸和苯甲腈中至少一种,则判定所述待测样品不为天然放牧牦牛肉,为或疑似为舍饲育肥牦牛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空固相微萃取包括如下操作:将所述肉糜置于萃取瓶中密封,平衡,萃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肉糜的质量与萃取瓶的体积的比例为6g:20mL;
所述平衡步骤中,温度为45-90℃;具体为50℃;时间为5-60min;具体为20min;
所述萃取步骤中,萃取时间为30-50min;具体为4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应用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色谱检测步骤中,气相色谱条件如下:
所用色谱柱为DB-WAX毛细管柱(30m×250μm,0.25μm);
升温程序:起始温度40℃,保持3min,然后以5℃/min升温到200℃,再以10℃/min升温到230℃,保持3min;
气化室温度为245℃-255℃;具体为250℃;
载气为He;
流速为0.8-10mL/min;具体为6mL/min;
分流比为2-10:1;具体为5: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鹏孙宝忠杨媛丽徐晨晨张松山雷元华刘丽华王欢于江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