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候选物对肠道菌群作用效果的体外高通量筛选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8040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物候选物对肠道菌群作用效果的体外高通量筛选平台,根据药物候选物及目标人群的肠道菌群特征选择多个代表性的肠道菌种模拟简化的人体肠道微生物环境;对所述肠道菌种在微生物培养基中稀释后置于集成孔板中,所述肠道菌种的菌悬液的初始浓度应保持在吸光度值为0.2‑1.0之间,根据对所述肠道菌种生长表型检测和目标化合物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检测,实现对目标药物候选物与肠道菌作用效果的高通量筛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体外高通量筛选方法解决基于动物模型评价药物‑肠道微生物作用效果这一方法成本高、周期长、通量低、可能重复性差的缺点,具有相当的高通量、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In vitro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platform for the effect of a drug candidate on intestinal flo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物候选物对肠道菌群作用效果的体外高通量筛选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药物候选物对肠道菌群作用效果的体外高通量筛选平台。
技术介绍
在过去的研究中,对于新药和新药候选物的筛选方法比较常用的是基于体外细胞培养的体外筛选方法和基于靶点的药物活性筛选(包括酶学靶点、GPCR靶点、离子通道靶点、核受体靶点等)。但是近年来,随着肠道微生物相关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理除了是吸收入血与宿主直接发生相互作用或者针对宿主细胞的靶点发挥作用以外,还通过人体肠道菌群发生相互作用进而间接地发挥药效。而最近的研究中,先后有两个团队分别在Nature和Science刊文证明肠道菌群参与多种药物的代谢和药效。目前对于药物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评估多采用动物模型进行评估,缺少类似于基于体外细胞筛选平台的高通量快速筛选方法。因此,我们在此开发一种基于肠道菌株纯培养体系的药物-肠道菌群作用效果的体外高通量筛选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药物候选物对肠道菌群作用效果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药物候选物对肠道菌群作用效果的体外高通量筛选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根据药物候选物及目标人群的肠道菌群特征选择多个代表性的肠道菌种模拟简化的人体肠道微生物环境;/nB对所述肠道菌种在微生物培养基中稀释后置于集成孔板中,所述肠道菌种的菌悬液的初始浓度应保持在吸光度值为0.2-1.0之间;/nC.通过微流控高通量分液系统将目标药物候选物分别滴加在所述集成孔板后对所述肠道菌种在连续供气装置中进行厌氧培养;/nD.培养12-72小时对所述肠道菌种进行基于生长参数的表型检测和代谢产物检测;/nE.根据对所述肠道菌种生长表型检测和目标化合物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检测,对药物候选物与肠道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物候选物对肠道菌群作用效果的体外高通量筛选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药物候选物及目标人群的肠道菌群特征选择多个代表性的肠道菌种模拟简化的人体肠道微生物环境;
B对所述肠道菌种在微生物培养基中稀释后置于集成孔板中,所述肠道菌种的菌悬液的初始浓度应保持在吸光度值为0.2-1.0之间;
C.通过微流控高通量分液系统将目标药物候选物分别滴加在所述集成孔板后对所述肠道菌种在连续供气装置中进行厌氧培养;
D.培养12-72小时对所述肠道菌种进行基于生长参数的表型检测和代谢产物检测;
E.根据对所述肠道菌种生长表型检测和目标化合物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检测,对药物候选物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效果实现高通量筛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候选物对肠道菌群作用效果的体外高通量筛选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代谢产物检测通过集成孔板中所述肠道菌种生物量变化反映不同所述药物候选物对所述肠道菌种代谢产物检测活性的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物候选物对肠道菌群作用效果的体外高通量筛选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代谢产物检测采用的方法可以是色谱法、质谱法或者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江刘畅周楠姜成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