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54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多于一个致冷管道的电冰箱的致冷装置.每一个致冷管道都是用全部表面布满辐射状脊柱的叶片的导热金属管螺旋卷绕而成,而且致冷管道大体上和螺旋轴平行.各致冷管道通过一段弯曲的连接部分连在一起,构成一个连续的致冷剂通道.(*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用在冰箱上的置冷装置,特别是关于用在一种强制循环型冰箱的冷气循环通道中的致冷装置。在这种冰箱中,冷空气用一个风扇来进行强制循环,以此来给冰箱的冷藏室或冷冻室制冷。强制循环型冰箱的制冷装置必须有效地冷却被风扇所强制循环的空气,这种制冷装置通常具有一个带叶片的管道。已经知道的这一类管道中,一种是由具有一个管道和横向附着在管道上的,因而纵向等距排列的平面叶片所组成。如在美国3,252,292号专利中所揭示的。另一种是由具有一个管道和带有幅射状脊椎的叶片螺旋形卷绕在管道周围所组成,如在美国3,022,049号专利中所揭示。另外一种公知的用在致冷效果经过改进的冰箱中的致冷装置,它具有一个螺旋状地弯成筒形的带叶片的管道,如美国3,766,976号专利所揭示,在这一例中,叶片具有幅射状脊柱的叶片,但只装在管道体的内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冰箱的致冷装置,它具有多于一个的致冷管道,每一个管道都由导热金属管螺旋卷绕而成。大致和螺旋平行,并且通过弯曲的连接部份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连续的制冷剂通道。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每一个制冷管道的全部表面上都装有幅射状脊椎的叶片。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提供了上述类型冰箱的致冷装置,其特征是,每一个致冷管道都有一个由带脊椎的叶片的顶端所围成的贯穿孔。同时也和螺旋同轴,而且除霜电加热管就插在孔里,和叶片端部以压力接触。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用在冰箱中的致冷装置有一个结构特点,就是带有幅射状脊椎的叶片装在螺旋型卷绕的管子的全部表面。因为有这个特点,这种致冷装置的尺寸大大减小,而且还能取得高的热交换效率。因而也就使冰箱的致冷循环通道的尺寸减小,这样即使不改变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的体积,也能使整个冰箱的体积减小。这种致冷装置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上述结构特点的装置是用一种新颖的方法制成的,这种方法在后面将得到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致冷装置的结构特点的进一步利用是,把除霜的电热管插进带有脊椎的叶片的管子中,并且和螺旋的轴向同向,和叶片顶端压力接触。这样就能获得更高的除霜效率。图1是垂直剖面的视图,图中显示了一个冰箱,装有本专利技术的致冷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图2是一个这种致冷装置的平面图。图3是图2的右侧面的正视图。图4(a)和(b)表示了制造图2和图3中所显示的致冷装置中的致冷管道的连续步骤。图5和图6是和图2,图3相对应的视图,表示了本专利技术的致冷装置的另一实施例。首先参照图1~图3所表示的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图1所表示的是一个冰箱的主体部份,它有一个内壳2和一个外壳3,在它们之间的空间中填上多孔的绝热填料4,主体1的内部被隔板5分隔开,在上面形成了冷冻室6,在下部形成了冷藏室7,冷冻室6和冷藏室7分别有门8和门9,可用来关闭冷藏室和冷冻室前面的开口。冰箱有一个致冷装置10,装在位于隔板内的一个冷凝水容器11的上方。电风扇12装在致冷装置10后面,用来迫使空气通过两个室6和7。压缩泵13装在主体1下面后部的机器间14里。蒸发盘15装在压缩机13上,利用压缩机13放出的热量蒸发因结霜而产生的水份。压缩机13,冷凝器17,作为膨胀阀用的毛细管18,作为蒸发器的致冷装置10,再到压缩机13,以这种顺序连接起来,用装有制冷剂的致冷循环管16连成一个回路。冷空气通过冷气循环通道19经过冷藏室7和冷冻室6循环。致冷装置10有如下结构铜的或类似的有高热导率的材料的管道(或管子)11a、12a;在整个表面装有铝制材料的带有脊椎的叶片11b、12b;形成带有脊柱的叶片的管道10’、10”,它们是螺旋状卷绕成筒形。带有脊柱的叶片的管道10’装在另一条带有脊柱的叶片的管道10”上游(冷空气的流动用图2中的箭头A表示),管道10'与10”互相平行,螺旋方向相反。管道10'10”用和管道11a,12a同样材料做成的管子13c连接起来,这样,靠蒸发致冷剂而获得的低温通过在管道11a,12b全部表面分布的带有脊柱的叶片传给空气。更进一步,因为通过致冷装置10的气流是如图2中箭头B1和B2所示的弯曲的气流,因而空气能和带叶片的管道有效地接触,而被致冷装置充分冷却。在气流上游位置的带叶片的管道10'的螺距P1,比在气流下游的带叶片的管道10”的螺距P2大。(例如,P1=52毫米,P2=41毫米)相应地,在整个装有带脊柱的叶片的管道10',10”的致冷装置上均匀地产生冰冻。这样就防止了冷空气流动不平稳,而用这种装置就能获得更高的致冷效率。叶片11b,12b用下面的方法附着在管道11a、12a上,(例如,外径9.0毫米,内径8.0毫米),首先,把一条薄铝带(宽24.0毫米,厚0.2毫米)在纵向上大致弯成一个有U型断面的凹槽形,有对置着的细长片(每一个是11.0毫米深)和对置的细长片的相联部份(宽2.0毫米),而且在对置的细长片里做成具有小间隙(0.8毫米)的横向刻痕,这样就形成了脊柱。然后,带脊柱的叶片的弯带卷绕在管道上,联接部份的外表面即底部和管子表面紧密接触(例如,看美国3,134,166号专利)。这样做成的带脊柱的叶片的管道,用下面参照图4(a)和(b)所描述的方法呈螺旋状卷绕起来。螺旋弯曲带脊柱的叶片的管道26所用的胎具29的外直径为d2(8.0毫米),比管道26的内径d1(9.0毫米)略小。这个差值就可以形成一个适当的间隙。胎具基本上成直线伸展,前端29a有一个和螺旋的弯曲度相适应的弯度(用箭头a表示)并有和螺旋的螺距P相适当的扭曲(用箭头b表示)。胎具29的平直部份穿过管子26,一个固定胎具30卡紧在胎具29的露出部分29b上,这样固定地支撑着胎具29。进给部份31靠推进装置(未示出)沿箭头c的方向在胎具29上滑动。结果,管道26被进给部份31推向胎具29。当管道26通过胎具29的前端29a时,管道呈螺旋状弯曲而且和箭头a的弯度相一致,同时,和箭头b的扭曲度不一致,这样就产生了螺距P,管子按所希望那样螺旋弯曲。用这样的方法,利用管道内部的空间,也就是靠插入一个穿过管道的胎具就能容易地把带有脊柱的叶片的管道做出螺旋形,而且不会损坏布满整个管道表面的有脊柱的叶片。当一个带有脊柱的叶片的管道被螺旋形卷绕时,通常需要用外部的力,但是带脊柱的叶片硬度不大,不可避免地容易变形,不能达到预期功能。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有必要在管道表面把带脊柱的叶片限制在某部份,这种情况正是上述的美国3,766,976号专利所提出的致冷装置。然而,这个问题可以用这里描述的方法所克服。这里,管道内部空间被利用来把带有脊柱的叶片的管道螺旋形卷绕起来。现在来描述在图5和图6中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一个置冷装置100,象在图1~图3所显示一样的,装在冷空气循环通道的适当部份。然而,第二个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方面是它有一个除霜电热管,带有脊柱的叶片的管道120是由铜、铝或类似有相对高的导热率的金属制造,而且形成大体平行的螺旋。在气流上游的部份有螺距P1,它比在下游部份的螺距P2大。上,下游的螺旋方向彼此相反,这一点和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方式一样。呈螺旋状的叶片管道120,把空气限定在所规定的内直径D1内。加热管123由用绝缘物包敷并插进一个金属管125内的加热导线24组成。在加热管的相对的两端用橡胶或类似的弹性材料126完全密封起来。加热器的外径D2(9.0毫米)比螺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多于一个致冷管道的冰箱的致冷装置,每一个致冷管道都是由导热金属管子呈螺旋状卷绕而成。在螺旋轴向上,大体互相平行,并且通过弯曲的连接部份连在一起,提供了一个连续的致冷剂通道,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每一个致冷管道的全部表面都装有幅射形的带有脊柱的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多于一个致冷管道的冰箱的致冷装置,每一个致冷管道都是由导热金属管子呈螺旋状卷绕而成。在螺旋轴向上,大体互相平行,并且通过弯曲的连接部份连在一起,提供了一个连续的致冷剂通道,在此本发明的特征是每一个致冷管道的全部表面都装有幅射形的带有脊柱的叶片。2.如权项1所描述的一种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的连续的致冷剂通道是由大体上排成U型的两个致冷管道连接在一起形成的。3.如权项1所描述的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致冷管道的螺旋方向和邻近的另一个致冷管道的螺旋方向相反。4.如权项1所描述的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致冷管道的螺旋方向相同。5.如权项1所描述的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游的致冷管道的螺距比下游处的致冷管道螺距小。6.如权项1所描述的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致冷管道的螺距大体相同。7.一种具有多于一个致冷管道的冰箱的致冷装置,每一个致冷管道都是由在螺旋轴向上大体平行的导热金属管呈螺旋状卷绕而成,而且是通过一个弯曲的连接部份联在一起,产生了一个连续的致冷介质通道,在这点上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每个冷却管道的全部表面都有幅射状的带脊柱的叶片,而且这种带脊柱的叶片的端部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田生渊上正木村征二岸俊策小林明夫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