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缓冲小角度拉伸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44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是一种全缓冲小角度拉伸缓冲器,包括缸壳和活塞杆,缸壳的开口处依次安装有塑料前盖、第三密封圈和塑料垫片,活塞杆一端依次穿过塑料前盖、第三密封圈和塑料垫片并且延伸至缸壳内,活塞杆一端活塞杆头,活塞杆头安装有介子和活塞,其中缸壳内安装有复位活塞,复位活塞能在缸壳内腔分隔出真空腔和阻尼腔,阻尼腔内放置有阻尼油,真空腔内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顶于复位活塞上,复位弹簧另一端顶于缸壳内腔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复位弹簧和复位活塞组合,能在压缩小范围内利用复位弹簧实施小范围缓冲效果;配合活塞在阻尼腔切换,使阻尼油能对活塞实施大范围缓冲,能实施压缩至任何位置拉伸都有缓冲效果。

A full buffer and small angle stretching buf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缓冲小角度拉伸缓冲器
本技术具体涉及是一种全缓冲小角度拉伸缓冲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家具用铰链普遍包括依次铰接的铰杯、连接臂及底座组件,为了使铰链在开合中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大多都已经沿用了阻尼技术,在底座组件上增设缓冲阻尼器,铰杯通过铰臂组件与安装在底座组件上的缓冲阻尼器的拉杆连接。然而,增设有缓冲阻尼器的家具用铰链虽然有缓冲效果。现有阻尼器的结构包括缸壳和活塞杆,缸壳的开口处依次安装有塑料前盖、第三密封圈和塑料垫片,活塞杆一端依次穿过塑料前盖、第三密封圈和塑料垫片并且延伸至缸壳内,活塞杆一端活塞杆头,活塞杆头安装有介子和活塞。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在关闭门体时,门体与家具之间存在有一段小距离无法实施缓冲,容易门体与家具相碰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在小角度内实施缓冲效果的全缓冲小角度拉伸缓冲器。本技术描述的一种全缓冲小角度拉伸缓冲器,包括缸壳和活塞杆,缸壳的开口处依次安装有塑料前盖、第三密封圈和塑料垫片,活塞杆一端依次穿过塑料前盖、第三密封圈和塑料垫片并且延伸至缸壳内,活塞杆一端活塞杆头,活塞杆头安装有介子和活塞,其中缸壳内安装有复位活塞,复位活塞能在缸壳内腔分隔出真空腔和阻尼腔,阻尼腔内放置有阻尼油,真空腔内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顶于复位活塞上,复位弹簧另一端顶于缸壳内腔上。具体进一步,所述复位活塞的外表面设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安装有第一密封圈。具体进一步,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表面顶于缸壳内腔壁处。具体进一步,所述位活塞表面设有凹形弧位,活塞杆处于挤压状态下,活塞杆头置于凹形弧位处。具体进一步,所述活塞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外表面顶于缸壳内腔壁处。具体进一步,所述复位弹簧在挤压状态下,复位弹簧的外表面与缸壳内壁相互不碰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复位弹簧和复位活塞组合,能在压缩小范围内利用复位弹簧实施小范围缓冲效果;配合活塞在阻尼腔切换位置,使阻尼油能对活塞实施大范围缓冲,最终使小范围和大范围组合缓冲方式,能实施压缩至任何位置拉伸都有缓冲效果,解决以往无法全缓冲缺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以下附图的图标说明:缸壳1;复位弹簧2;复位活塞3;第一密封圈4;安装凹槽401;凹形弧位402;阻尼腔5;介子6;第二密封圈7;活塞8;塑料垫片9;第三密封圈10;塑料前盖11;活塞杆12,活塞杆头1201;真空腔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描述的一种全缓冲小角度拉伸缓冲器,包括缸壳1和活塞杆12,缸壳1的开口处依次安装有塑料前盖11、第三密封圈10和塑料垫片9,其中,第三密封圈10可采用Y型密封圈,该Y型密封圈的顶部开叉位置顶压着塑料垫片9,当塑料垫片9受压时,Y型密封圈向塑料垫片9施加有更好的缓冲作用力。活塞杆12一端依次穿过塑料前盖11、第三密封圈10和塑料垫片9并且延伸至缸壳1内,活塞杆12一端活塞杆头1201,活塞杆头1201安装有介子6和活塞8,其中缸壳1内安装有复位活塞3,复位活塞3能在缸壳1内腔分隔出真空腔13和阻尼腔5,阻尼腔5内放置有阻尼油,真空腔13内设有复位弹簧2,复位弹簧2一端顶于复位活塞3上,复位弹簧2另一端顶于缸壳1内腔上。本结构通过复位弹簧2和复位活塞3组合,能在压缩小范围内利用复位弹簧2实施小范围缓冲效果;配合活塞8在阻尼腔13切换位置,使阻尼油能对活塞8实施大范围缓冲,最终使小范围和大范围组合缓冲方式,能实施压缩至任何位置拉伸都有缓冲效果,解决以往无法全缓冲缺点。如图1所示,处于全拉出状态:活塞杆头1201安装有介子6和活塞8,活塞杆12拉到至右端处,活塞8顶于塑料垫片9上,阻尼腔5内放置有阻尼油,该阻尼油位于介子6与复位活塞3之间处;此时,复位活塞3位于缸壳1内的中间位置处,复位弹簧2处于张开状态,并且限制复位活塞3位置,真空腔13处于真空状态。如图2所示,处于压缩状态并有缓冲效果:活塞杆12向右端移位,活塞8挤压阻尼腔5内的阻尼油,阻尼油对活塞8进行缓冲,并且阻尼油在挤压过程,阻尼油进入阻尼腔5的右侧处,活塞8会继续移动并且与复位活塞3相接触,活塞8和复位活塞3一并移位右端处,复位弹簧2受到挤压,此时利用复位弹簧2受到挤压而实施小角度缓冲效果,该小角度缓冲过程为了解决门体与家具之间正处于一段小距离而无法缓冲等技术问题。当门体小许打开时,正处于一段小距离位置,该复位弹簧2推动复位活塞3向右端移位,带动活塞杆12移动至右端处,此时,活塞杆12再向右移位时,位于阻尼腔5右侧的阻尼油在受挤压情况下,重新回到原来位置,等待下一次缓冲,活塞杆12此时处于全拉出状态。其中阻尼油压力超过第二密封圈7的挤压缸壳1的内壁压力,阻尼油压从间隙流入于沿着阻尼腔5的左侧或右侧处。阻尼油在阻尼腔5内切换位置时,实施大角度缓冲作用。塑料前盖11、第三密封圈10和塑料垫片9固定在缸壳1的开口处,并且实施密封状态,能阻挡活塞8和活塞杆12脱离缸壳1内。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复位活塞3的外表面设有安装凹槽401,安装凹槽401安装有第一密封圈4,能让第一密封圈4固定在安装凹槽401内,使第一密封圈4不会随便脱离;所述第一密封圈4的外表面顶于缸壳1内腔壁处,实施真空效果,避免阻尼油进入真空腔13内,保持阻尼油作用。另外,所述位活塞3表面设有凹形弧位402,活塞杆12处于挤压状态下,活塞杆头1201置于凹形弧位402处,能容纳活塞杆头1201,进一步让复位活塞3和介子6相紧贴实施力的传递。所述活塞8设有第二密封圈7,第二密封圈7的外表面顶于缸壳1内腔壁处,防止渗漏效果;所述复位弹簧2在挤压状态下,复位弹簧2的外表面与缸壳1内壁相互不碰撞,起到较好缓冲效果。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缓冲小角度拉伸缓冲器,包括缸壳(1)和活塞杆(12),缸壳(1)的开口处依次安装有塑料前盖(11)、第三密封圈(10)和塑料垫片(9),活塞杆(12)一端依次穿过塑料前盖(11)、第三密封圈(10)和塑料垫片(9)并且延伸至缸壳(1)内,活塞杆(12)一端活塞杆头(1201),活塞杆头(1201)安装有介子(6)和活塞(8),其特征在于:缸壳(1)内安装有复位活塞(3),复位活塞(3)能在缸壳(1)内腔分隔出真空腔(13)和阻尼腔(5),阻尼腔(5)内放置有阻尼油,真空腔(13)内设有复位弹簧(2),复位弹簧(2)一端顶于复位活塞(3)上,复位弹簧(2)另一端顶于缸壳(1)内腔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缓冲小角度拉伸缓冲器,包括缸壳(1)和活塞杆(12),缸壳(1)的开口处依次安装有塑料前盖(11)、第三密封圈(10)和塑料垫片(9),活塞杆(12)一端依次穿过塑料前盖(11)、第三密封圈(10)和塑料垫片(9)并且延伸至缸壳(1)内,活塞杆(12)一端活塞杆头(1201),活塞杆头(1201)安装有介子(6)和活塞(8),其特征在于:缸壳(1)内安装有复位活塞(3),复位活塞(3)能在缸壳(1)内腔分隔出真空腔(13)和阻尼腔(5),阻尼腔(5)内放置有阻尼油,真空腔(13)内设有复位弹簧(2),复位弹簧(2)一端顶于复位活塞(3)上,复位弹簧(2)另一端顶于缸壳(1)内腔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缓冲小角度拉伸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活塞(3)的外表面设有安装凹槽(4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伟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亚当斯金属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