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活塞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38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活塞气缸,包括连杆和缸体,所述连杆的同一端上套有两个活塞;两个所述活塞均与所述缸体的内壁接触。经过测试,通过设置两个活塞使得活塞在缸内做往复运动时,气缸不漏气,即加强活塞运动时活塞与缸体内壁之间的密闭性能。

A double piston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活塞气缸
本技术涉及气缸
,尤其是指一种双活塞气缸。
技术介绍
气缸,作为引导活塞在缸体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机件,被广泛应用。齿轮可通过驱动连杆运动间接控制活塞运动,但齿轮驱动连杆运动时,连杆的套有活塞端的另一端绕齿轮轴心做圆周运动,即连杆的套有活塞端的另一端一直在摇摆,容易造成气缸漏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连杆做摇摆运动时气缸不能漏气。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活塞气缸,包括连杆和缸体,所述连杆的同一端上套有两个活塞;两个所述活塞均与所述缸体的内壁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活塞呈环形,所述活塞外轮廓直径为A,所述缸体内壁直径为B,其中,B≤A≤B+1.5mm。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上设有回转面,部分所述回转面与所述缸体的内壁接触;所述回转面母线与所述活塞的轴心成夹角α,其中,0°<α<9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活塞呈镜像分布且所述回转面与所述缸体的内壁接触的两个部位相互靠近。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活塞上均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连杆的套有所述活塞端设有两个第二凹槽,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内均设有凸起;一个所述活塞固定在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内,一个所述凸起固定在一个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开槽方向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槽方向相互垂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经过测试,通过设置两个活塞使得活塞在缸内做往复运动时,气缸不漏气,即加强活塞运动时活塞与缸体内壁之间的密闭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双活塞气缸的部分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双活塞气缸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双活塞气缸的应用场景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双活塞气缸的应用场景的外视图其中,1-活塞,11-回转面,2-连杆,3-缸体,4-齿轮。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增加一个活塞,提高连杆在做摇摆运动时活塞与缸体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能,达到不漏气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论述本技术构思的可行性,根据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以及图2,一种双活塞气缸,包括连杆2和缸体3,所述连杆2的同一端上套有两个活塞1;两个所述活塞1均与所述缸体3的内壁接触。通过增加一个活塞1,提高连杆2在做摇摆运动时活塞1与缸体3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能,达到不漏气的效果。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活塞1呈环形,所述活塞1外轮廓直径为A,所述缸体3内壁直径为B,其中,B≤A≤B+1.5mm。优选地,B≤A≤B+1.0mm。更优地,A=B+0.5mm。例如,在实际产品中,活塞1外轮廓直径为15.5mm,缸体3内壁直径为15.0mm。所述活塞1外轮廓直径比所述缸体3内壁直径大,使得活塞1发生弹性形变,即活塞1与缸体3之间紧密接触,提高连杆2在做摇摆运动时活塞1与缸体3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能。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活塞1上设有回转面11,部分所述回转面11与所述缸体3的内壁接触;所述回转面11母线与所述活塞1的轴心成夹角α,其中,0°<α<90°。部分回转面11与缸体3的内壁接触,减小活塞1做往复运动时的推力和拉力。实施例4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两个所述活塞1呈镜像分布且所述回转面11与所述缸体3的内壁接触的两个部位相互靠近。部分回转面11与缸体3的内壁接触,即由两活塞1组成的活塞结构的中间部位与缸体3内壁接触,减小活塞1做往复运动时的推力和拉力。实施例5在实施例1至4的基础上,两个所述活塞1上均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连杆2的套有所述活塞1端设有两个第二凹槽,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内均设有凸起;一个所述活塞1固定在一个所述第二凹槽内,一个所述凸起固定在一个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开槽方向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槽方向相互垂直。通过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凸起结构,保证活塞1做往复运动时,不会从连杆上脱落。请参阅图3以及图4,两图为本技术的一种双活塞气缸的应用场景图——应用在一种充吸气两用装置上,齿轮4转动时,连杆2绕齿轮4轴心做摇摆运动。若采用传统的单活塞气缸,齿轮4带动连杆2运动时,由于连杆2摇摆,气缸会发生漏气,该充吸气两用装置无法实现充气或吸气功能,但采用本技术的一种双活塞气缸后,气缸密封性好,保证该充吸气两用装置顺利实现充气或吸气功能。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活塞气缸,经过测试,通过设置两个活塞使得活塞在缸内做往复运动时,气缸不漏气,活塞也不会从连杆上脱落,即加强活塞运动时活塞与缸体内壁之间的密闭性能。此处第一、第二……只代表其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它们的重要程度和位置有什么不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活塞气缸,包括连杆和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同一端上套有两个活塞;两个所述活塞均与所述缸体的内壁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活塞气缸,包括连杆和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同一端上套有两个活塞;两个所述活塞均与所述缸体的内壁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活塞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呈环形,所述活塞外轮廓直径为A,所述缸体内壁直径为B,其中,B≤A≤B+1.5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双活塞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上设有回转面,部分所述回转面与所述缸体的内壁接触;所述回转面母线与所述活塞的轴心成夹角α,其中,0°<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常江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