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膜片式真空泵,涉及电子真空泵领域,具体而言,该新型膜片式真空泵包括有驱动凸轮以及与驱动凸轮外缘相对的两端分别抵接的至少一对真空发生组件,真空发生组件包括由底座和皮膜围合形成的空腔,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抽气口和排气口,真空发生组件还包括一端与皮膜密封连接的活动推杆,空腔内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弹性端分别与底座和活动推杆伸入空腔内的一端固定;活动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连接的滚轮与驱动凸轮抵接,活动推杆的延伸方向朝向驱动凸轮的几何中心,保证该结构完全对称,实现真空泵同时抽气或者排气功能。
A diaphragm vacuum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片式真空泵
本申请涉及电子真空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膜片式真空泵。
技术介绍
真空助力器是利用真空(负压)来增加驾驶员施加于踏板上力的部件。新能源汽车没有发动机,因此就没有稳定的真空来源,故需要额外为真空助力器提供真空源。真空泵可以提供稳定的真空源。目前真空泵有活塞泵、叶片泵和膜片式真空泵三种。活塞泵由于运转时润滑不好,耐久性能差,噪音极大,基本已被淘汰;叶片泵在工作过程中叶片和泵体内壁是高速干摩擦,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和高温烧蚀,因此叶片泵不能长时间连续工作;膜片式真空泵是目前能够连续工作的最常用的真空泵。现有膜片式真空泵常用的结构是一个驱动凸轮带动的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在运动过程中带动皮膜使密封容器体积增大(吸气)或者体积减小(排气),将外接空气抽走,提供稳定的真空源,但是,驱动凸轮带动的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两个膜片式真空泵,一个在排气时,另一个恰好在抽气时,不能同时排气或同时抽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片式真空泵,能够实现一对真空发生组件同时排气或者同时抽气的功能。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膜片式真空泵,包括:驱动凸轮以及与驱动凸轮外缘相对的两端分别抵接的至少一对真空发生组件,真空发生组件包括由底座和皮膜围合形成的空腔,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抽气口和排气口,真空发生组件还包括一端与皮膜密封连接的活动推杆,空腔内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弹性端分别与底座和活动推杆伸入空腔内的一端固定;活动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连接的滚轮与驱动凸轮抵接,活动推杆的延伸方向朝向驱动凸轮的几何中心。驱动凸轮与驱动器的输出轴传动连接,驱动凸轮转动以推动活动推杆的端部压缩弹性件并带动皮膜压缩空腔,真空发生组件的抽气口之间相互连通且设置有一个进口,真空发生组件的出气口之间相互连通且设置有一个出口。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与驱动凸轮外缘抵接设置有两对真空发生组件,每一对的两个真空发生组件中的活动推杆的运动方向相反,两个活动推杆的延伸线相连且过凸轮的几何中心,两对真空发生组件的活动推杆的延伸线相互垂直。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真空发生组件还包括导轨,导轨的轨道方向朝向驱动凸轮的几何中心,活动推杆在导轨中运动。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活动推杆为矩形杆,矩形杆的一侧面与导轨的轨道面相接触。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导轨包括沿同一轨道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导轨和第二子导轨。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在皮膜与底座相对的一侧表面中心设置有开口,空腔内设置有套设于开口的皮膜座,皮膜座与活动推杆的端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真空发生组件的抽气口设置有进气单向阀,真空发生组件的出气口设置有出气单向阀。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皮膜和为橡胶材质,皮膜座为金属材质。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膜片式真空泵,该膜片式真空泵通过在驱动凸轮外缘相对的两端分别设置至少一对真空发生组件,实现膜片式真空泵同时工作的功能,真空发生组件包括由底座和皮膜围合形成的空腔,还包括一端与皮膜密封连接的活动推杆,空腔内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两弹性端分别与底座和活动推杆伸入空腔内的一端固定,驱动凸轮与驱动器的输出轴传动连接,驱动凸轮转动以推动活动推杆的端部压缩弹性件并带动皮膜压缩空腔,活动推杆的运动状态改变空腔的体积,实现膜片式真空泵抽气或者排气功能,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抽气口和排气口,抽气口之间相互连通且设置有一个进口,真空发生组件的出气口之间相互连通且设置有一个出口,从而实现膜片式真空泵高效地抽气或者排气,活动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连接的滚轮与驱动凸轮抵接,活动推杆的延伸方向朝向驱动凸轮的几何中心,避免使用平衡块,减小振动。由此可以得到该结构能够实现真空泵同时排气或者同时抽气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例提供的膜片式真空泵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例提供的膜片式真空泵驱动器结构示意图。图标:100-驱动器;110-驱动器轴承;120-驱动凸轮轴承;130-平键;200-驱动凸轮;300-膜片式真空泵;310-活动推杆;320-皮膜;330-抽气口;331-进气单向阀;332-抽气连接管;340-排气口;341-排气单向阀;342-排气连接管;350-皮膜座;360-螺钉;370-压缩弹簧;380-底座;390-空腔;400-真空发生组件;410-第一子导轨;420-第二子导轨;430-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水平”、“内”、“外”、“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实施例请参照图1,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片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凸轮以及与所述驱动凸轮外缘相对的两端分别抵接的至少一对真空发生组件,所述真空发生组件包括由底座和皮膜围合形成的空腔,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抽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真空发生组件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皮膜密封连接的活动推杆,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弹性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活动推杆伸入所述空腔内的一端固定;所述活动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连接的滚轮与所述驱动凸轮抵接,所述活动推杆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驱动凸轮的几何中心;/n所述驱动凸轮与驱动器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凸轮转动以推动所述活动推杆的端部压缩所述弹性件并带动所述皮膜压缩所述空腔,所述真空发生组件的抽气口之间相互连通且设置有一个进口,所述真空发生组件的出气口之间相互连通且设置有一个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片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凸轮以及与所述驱动凸轮外缘相对的两端分别抵接的至少一对真空发生组件,所述真空发生组件包括由底座和皮膜围合形成的空腔,所述底座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抽气口和排气口,所述真空发生组件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皮膜密封连接的活动推杆,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弹性端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所述活动推杆伸入所述空腔内的一端固定;所述活动推杆的另一端通过转动连接的滚轮与所述驱动凸轮抵接,所述活动推杆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驱动凸轮的几何中心;
所述驱动凸轮与驱动器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凸轮转动以推动所述活动推杆的端部压缩所述弹性件并带动所述皮膜压缩所述空腔,所述真空发生组件的抽气口之间相互连通且设置有一个进口,所述真空发生组件的出气口之间相互连通且设置有一个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式真空泵,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驱动凸轮外缘抵接设置有两对所述真空发生组件,每一对的两个所述真空发生组件中的活动推杆的运动方向相反,两个所述活动推杆的延伸线相连且过所述凸轮的几何中心,两对所述真空发生组件的活动推杆的延伸线相互垂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晓宏,熊显锋,李国富,王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