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膜泵,所述隔膜泵包括:泵送装置;泵体,所述泵体形成有至少两条进气气路、至少一条送气气路和至少一条止泄气路,所述进气气路、所述送气气路和所述止泄气路均与所述囊腔选择性地连通;上盖,所述上盖设有阀口、排气口和送气管道;泄气阀头,所述泄气阀头与所述阀口可分离式配合,在所述泵送装置泵送气体的情况,所述止泄气路的气压作用于所述泄气阀头,使得泄气阀头封闭阀口,在所述泵送装置停止泵送气体的情况,所述泄气阀头与所述阀口分离,所述阀口与所述送气管道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隔膜泵,隔膜泵同时具备泵气和泄气功能,优化了隔膜泵的产品性能,满足加压设备不使用泄气阀泄气的需求。
Diaphragm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膜泵
本技术涉及泵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隔膜泵。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利用隔膜泵向加压设备,例如血压计或按摩椅,一般地,隔膜泵不具有泄气功能,加压设备在放气时往往借助单独设置泄气阀,如此,不仅往往使得加压设备的气路复杂,体积较大,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隔膜泵,该隔膜泵同时具有泵气和泄气能力。本技术实施例的隔膜泵包括: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包括囊体和电机,所述囊体限定出至少两个囊腔,所述电机的轴与所述囊体连接并带动所述囊腔上下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囊腔压缩或扩张;泵体,所述泵体形成有至少两条进气气路、至少一条送气气路和至少一条止泄气路,所述进气气路、所述送气气路和所述止泄气路均与所述囊腔选择性地连通;上盖,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泵体上,所述上盖设有阀口、排气口和送气管道;泄气阀头,所述泄气阀头与所述阀口可分离式配合,在所述泵送装置泵送气体的情况,所述止泄气路的气压作用于所述泄气阀头,使得泄气阀头封闭阀口,在所述泵送装置停止泵送气体的情况,所述泄气阀头与所述阀口分离,所述阀口与所述送气管道连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隔膜泵,通过合理设置泵体的气路系统,使得隔膜泵同时具备泵气和泄气功能,优化了隔膜泵的产品性能,满足加压设备不使用泄气阀泄气的需求。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隔膜泵,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泵体还包括依次连接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所述送气气路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阀座的第一送气通道和形成于所述第二阀座的第二送气通道,所述止泄气路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阀座的第一止泄通道和形成于所述第二阀座的第二止泄通道,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第二阀座之间设有第一阀膜,所述第一阀膜设有止泄阀片和送气阀片,所述止泄阀片与所述第二止泄通道的出口可分离式配合,所述送气阀片与所述第二送气通道的出口可分离式配合,所述第一止泄通道与所述第一送气通道常相通或不相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阀膜上还设有进气阀片,所述进气气路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阀座的第一进气通道和形成于所述第二阀座的第二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阀片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出口可分离式配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盖与所述第一阀座之间设有第二阀膜,所述第二阀膜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阀座之间限定出与所述止泄气路相通的压力腔,所述第二阀膜的另一侧与所述上盖之间限定出送气腔,所述泄气阀头一体形成于所述第二阀膜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阀座设有用于支承所述泄气阀头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阀座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设有凸柱,所述第二阀膜设有与所述第二凸台的顶面贴合的减薄部,所述减薄部从所述第二阀膜的一侧向另一侧凹陷形成,所述减薄部设有贯穿其厚度的通孔,所述凸柱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凸柱与所述通孔的孔壁可分离配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柱的高度在0.15-0.8毫米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柱的高度在0.45-0.55毫米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阀膜和所述第一阀座之间设有间隙结构,所述间隙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凸条和第二凹槽,所述凸条和所述第二凹槽其中一个设于所述第二阀膜上,另一个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凸条与所述第二凹槽的配合间隙与所述压力腔相通。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阀口的孔径在0.2-0.6毫米之间。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隔膜泵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隔膜泵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第二阀膜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第二阀膜与第一阀座的爆炸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第二阀膜与第一阀座的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上盖、第二阀膜与第一阀座的爆炸剖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隔膜泵的爆炸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隔膜泵的爆炸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隔膜泵的剖视图。附图标记:隔膜泵100,泵送装置10,囊体11,囊腔111,电机12,连接组件13,偏心轮131,钢针132,连杆133,泵体20,进气气路201,送气气路202,止泄气路203,压力腔204,送气腔205,上盖21,阀口211,送气管道212,第一阀座22,第一送气通道221,第一止泄通道222,第一进气通道223,第一凸台224,第一凹槽225,第二凸台226,凸柱227,第二凹槽228,第二阀座23,第二送气通道231,第二止泄通道232,第二进气通道233,第一阀膜24,止泄阀片241,送气阀片242,进气阀片243,第二阀膜25,减薄部251,通孔252,凸条253,泄气阀头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照附图1-图9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隔膜泵100,如图1、图2和图7以及图8所示,隔膜泵100大体可以包括:泵送装置10、泵体20、泄气阀头30和上盖。具体而言,如图1、图2、图7和图8、图9所示,泵送装置10包括囊体11和电机12,囊体11限定出至少两个囊腔111。即囊体11可以限定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囊腔。电机12的轴与囊体11连接并带动囊腔111上下运动,从而使得囊腔111压缩或扩张。电机12的轴与囊体11之间还设有连接组件13,连接组件13包括偏心轮131、钢针132和连杆133,其中,偏心轮131与电机12的轴连接,钢针132倾斜设置于连杆133与偏心轮131中间,连杆133与囊体11连接。电机12的轴旋转过程中带动连接组件13同步运动,从而使得每个囊腔111分别被压缩或扩张,进而实现泵送装置泵送气体的目的。泵送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这里不做详细描述。通常地,每个囊腔111会对应泵体的一个进气气路201和一个送气气路202,多个囊腔111间隔地吸气和排气,从而实现对外连续输送气体的目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隔膜泵兼具泄气功能,因此,连接于泵体的上盖设有阀口211和排气口,其中,排气口与加压设备连接,泵体还具有至少一条止泄气路203,止泄气路203的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膜泵,其特征在于,包括:/n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包括囊体和电机,所述囊体限定出至少两个囊腔,所述电机的轴与所述囊体连接并带动所述囊腔上下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囊腔压缩或扩张;/n泵体,所述泵体形成有至少两条进气气路、至少一条送气气路和至少一条止泄气路,所述进气气路、所述送气气路和所述止泄气路均与所述囊腔选择性地连通;/n上盖,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泵体上,所述上盖设有阀口、排气口和送气管道;/n泄气阀头,所述泄气阀头与所述阀口可分离式配合,在所述泵送装置泵送气体的情况,所述止泄气路的气压作用于所述泄气阀头,使得泄气阀头封闭阀口,在所述泵送装置停止泵送气体的情况,所述泄气阀头与所述阀口分离,所述阀口与所述送气管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膜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送装置,所述泵送装置包括囊体和电机,所述囊体限定出至少两个囊腔,所述电机的轴与所述囊体连接并带动所述囊腔上下运动,从而使得所述囊腔压缩或扩张;
泵体,所述泵体形成有至少两条进气气路、至少一条送气气路和至少一条止泄气路,所述进气气路、所述送气气路和所述止泄气路均与所述囊腔选择性地连通;
上盖,所述上盖连接于所述泵体上,所述上盖设有阀口、排气口和送气管道;
泄气阀头,所述泄气阀头与所述阀口可分离式配合,在所述泵送装置泵送气体的情况,所述止泄气路的气压作用于所述泄气阀头,使得泄气阀头封闭阀口,在所述泵送装置停止泵送气体的情况,所述泄气阀头与所述阀口分离,所述阀口与所述送气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还包括依次连接第一阀座和第二阀座,所述送气气路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阀座的第一送气通道和形成于所述第二阀座的第二送气通道,所述止泄气路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阀座的第一止泄通道和形成于所述第二阀座的第二止泄通道,所述第一阀座与所述第二阀座之间设有第一阀膜,所述第一阀膜设有止泄阀片和送气阀片,所述止泄阀片与所述第二止泄通道的出口可分离式配合,所述送气阀片与所述第二送气通道的出口可分离式配合,所述第一止泄通道与所述第一送气通道常相通或不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膜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膜上还设有进气阀片,所述进气气路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阀座的第一进气通道和形成于所述第二阀座的第二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阀片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四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际精密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