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线圈组件及磁共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6322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头线圈组件及磁共振系统。该头线圈组件包括:线圈本体,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腔体;镜架,设置有镜面,镜面能够接收腔体的外部的光线,并将光线反射至腔体内;以及调节结构,设置在线圈本体上且支撑镜架,调节结构相对线圈本体可转动和/或调节结构相对镜架可转动,以调节镜架相对线圈本体的位置。通过调节结构来调节镜架相对于线圈本体的位置,可根据不同患者的视觉位置提供更好的光线反射的视觉角度,有效缓解患者的幽闭感觉。同时可根据不同患者的视觉位置和不同视觉刺激设备的摆放位置来提供更好的光线反射的视觉角度,实现有效的视觉刺激。

Head coil assembl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线圈组件及磁共振系统
本技术涉及磁共振成像
,特别是涉及一种头线圈组件及磁共振系统。
技术介绍
在磁共振扫描时,患者会进入到磁共振的扫描区域。该扫描区域通常为筒状结构,对于有幽闭感觉的患者需要提供一专门的镜子来观察外部环境,以缓解其心里压力。另外,对于专门的科研性扫描,为了使志愿者可以接收到外部的刺激信号,也需要通过镜子来反射外部光线信号来实现扫描时的同步视觉刺激。目前在磁共振扫描时,在缓解幽闭感觉时需要提供一个镜子,将镜子安装在特定的位置且使镜面定位在特定的倾斜角度。而在视觉刺激时则需要重新调整镜子的位置及倾斜角度,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用于磁共振扫描的反射镜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头线圈组件及磁共振系统。一种头线圈组件,包括:线圈本体,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腔体;镜架,设置有镜面,镜面能够接收腔体的外部的光线,并将光线反射至腔体内;以及调节结构,设置在线圈本体上且支撑镜架,调节结构相对线圈本体可转动和/或调节结构相对镜架可转动,以相对线圈本体调节镜架至设定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中,调节结构包括:底座,安装于线圈本体,对应于患者的眼部位置;支撑架,绕第一轴可转动地连接在底座上,第一轴平行于患者双眼的连线,所述镜架绕第二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架上,第二轴平行于第一轴,镜面包括第一镜面组和第二镜面组,第一镜面组用于反射患者头顶方向的视觉光线到患者眼中,第二镜面组用于反射患者脚部方向的视觉光线到患者眼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镜面组包括第一镜片,第一镜片朝向患者头顶方向,用于将患者头顶方向的视觉光线反射到患者眼中,第二镜面组包括呈V形设置的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第二镜片朝向患者脚部方向,用于将患者脚部方向的视觉光线反射到第三镜片,以通过第三镜片将患者脚部方向的视觉光线反射到患者眼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镜架包括呈V形设置的第一板架和第二板架,第一板架的一侧与支撑架转动连接,第二板架与第一板架远离支撑架的一侧连接,第一镜片设置在第一板架远离第二板架的侧面上,第二镜片设置在第一板架朝向第二板架的侧面上,第三镜片设置在第二板架朝向第一板架的侧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头线圈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凸耳、第一连接孔座和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凸耳设置在镜架和支撑架的其中一者上,第一连接孔座设置在镜架和支撑架的另一者上,第一连接凸耳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座设有沿第二轴延伸的第二连接孔,且第一连接孔座设有容纳第一连接凸耳的第一凹槽,第一连接凸耳插设于第一凹槽中,使得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相对,第一连接轴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头线圈组件还包括第一阻尼套和第一压紧旋钮,第一阻尼套套设在第一连接轴外,第一阻尼套的一端轴向固定在第二连接孔内,另一端伸入第一连接孔,第一压紧旋钮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轴上,第一压紧旋钮能够与第一阻尼套伸入第一连接孔的一端抵接,第一连接轴可相对于第一阻尼套转动,第一连接轴转动能够带动第一压紧旋钮轴向移动,当第一压紧旋钮在第一连接轴的带动下朝第一阻尼套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压紧旋钮向第一阻尼套施加逐渐增大的压紧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头线圈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凸耳、第二连接孔座和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凸耳设置在支撑架和底座的其中一者上,第二连接孔座设置在支撑架和底座的另一者上,第二连接凸耳设有第三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座设有沿第一轴延伸的第四连接孔,且第二连接孔座设有容纳第二连接凸耳的第二凹槽,第二连接凸耳插设于第二凹槽中,使得第三连接孔与第四连接孔相对,第二连接轴穿设于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头线圈组件还包括第二阻尼套和第二压紧旋钮,第二阻尼套套设在第二连接轴外,第二阻尼套的一端轴向固定在第四连接孔内,另一端伸入第三连接孔,第二压紧旋钮螺纹连接在第二连接轴上,第二压紧旋钮能够与第二阻尼套伸入第三连接孔的一端抵接,第二连接轴可相对于第二阻尼套转动,第二连接轴转动能够带动第二压紧旋钮轴向移动,当第二压紧旋钮在第二连接轴的带动下朝第二阻尼套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压紧旋钮向第二阻尼套施加逐渐增大的压紧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凸耳、第二连接孔座和第二连接轴均为两个,支撑架呈U形杆状;两个第二连接凸耳设置于支撑架的两端,两个第二连接孔座分别对应两个第二连接凸耳设置在底座的两侧,或者,两个第二连接孔座设置于支撑架的两端,两个第二连接凸耳分别对应两个第二连接孔座设置在底座的两侧;两个第二连接轴分别用于连接对应的第二连接凸耳和第二连接孔座。一种磁共振系统,包括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头线圈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调节结构能够实现镜架位置的调节,从而实现镜架上的镜面对于光线反射的视觉角度的调节。具体使用时,可通过调节结构对镜架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得镜架能够反射患者头顶方向的视觉光线或者反射患者脚部方向的视觉光线至患者眼中,因此该头线圈组件能够实现缓解幽闭恐惧及针对性科研需求两种情况的共同使用。通过调节结构来调节镜架相对于线圈本体的位置,可根据不同患者的视觉位置提供更好的光线反射的视觉角度,有效缓解患者的幽闭感觉。同时可根据不同患者的视觉位置和不同视觉刺激设备的摆放位置来提供更好的光线反射的视觉角度,实现有效的视觉刺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头线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镜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结构的光线传输线路径示意图一;图4为图3所示的光线传输路径下的应用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结构的光线传输路径示意图二;图6为图5所示的光线传输路径下的应用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结构中调节结构与镜架的连接结构部分剖视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结构中镜架与支撑架的连接处的剖视示意图一;图9为图7所示结构中镜架与支撑架的连接处的剖视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0-线圈本体;101-腔体;20-调节结构;100-底座;110-第二连接孔座;120-第二连接轴;200-支撑架;210-第一连接孔座;211-第二连接孔;220-第二连接凸耳;230-第一连接轴;300-镜架;310-第一镜面组;311-第一镜片;320-第二镜面组;321-第二镜片;322-第三镜片;330-第一板架;340-第二板架;350-第一连接凸耳;351-第一连接孔;400-第一阻尼套;500-第一压紧旋钮;600-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头线圈组件及磁共振系统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线圈本体(10),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腔体(101);/n镜架(300),设置有镜面,所述镜面能够接收所述腔体(101)的外部的光线,并将光线反射至所述腔体(101)内;以及/n调节结构(20),设置在所述线圈本体(10)上且支撑所述镜架(300),所述调节结构(20)相对所述线圈本体(10)可转动和/或所述调节结构(20)相对所述镜架(300)可转动,以相对所述线圈本体(10)调节所述镜架(300)至设定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圈本体(10),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腔体(101);
镜架(300),设置有镜面,所述镜面能够接收所述腔体(101)的外部的光线,并将光线反射至所述腔体(101)内;以及
调节结构(20),设置在所述线圈本体(10)上且支撑所述镜架(300),所述调节结构(20)相对所述线圈本体(10)可转动和/或所述调节结构(20)相对所述镜架(300)可转动,以相对所述线圈本体(10)调节所述镜架(300)至设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20)包括:
底座(100),安装于所述线圈本体(10),对应于患者的眼部位置;以及
支撑架(200),绕第一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座(100)上,所述第一轴平行于患者双眼的连线,所述镜架(300)绕第二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撑架(200)上,所述第二轴平行于所述第一轴,所述镜面包括第一镜面组(310)和第二镜面组(320),所述第一镜面组(310)用于反射患者头顶方向的视觉光线到患者眼中,所述第二镜面组(320)用于反射患者脚部方向的视觉光线到患者眼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面组(310)包括第一镜片(311),所述第一镜片(311)朝向患者头顶方向,用于将患者头顶方向的视觉光线反射到患者眼中,所述第二镜面组(320)包括呈V形设置的第二镜片(321)和第三镜片(322),所述第二镜片(321)朝向患者脚部方向,用于将患者脚部方向的视觉光线反射到所述第三镜片(322),以通过所述第三镜片(322)将患者脚部方向的视觉光线反射到患者眼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300)包括呈V形设置的第一板架(330)和第二板架(340),所述第一板架(330)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架(20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板架(340)与所述第一板架(330)远离所述支撑架(200)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镜片(311)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架(330)远离所述第二板架(340)的侧面上,所述第二镜片(321)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架(330)朝向所述第二板架(340)的侧面上,所述第三镜片(322)设置在所述第二板架(340)朝向所述第一板架(330)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凸耳(350)、第一连接孔座(210)和第一连接轴(230),所述第一连接凸耳(350)设置在所述镜架(300)和所述支撑架(200)的其中一者上,所述第一连接孔座(210)设置在所述镜架(300)和所述支撑架(200)的另一者上,所述第一连接凸耳(350)设有第一连接孔(351),所述第一连接孔座(210)设有沿所述第二轴延伸的第二连接孔(211),且所述第一连接孔座(210)设有容纳所述第一连接凸耳(350)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凸耳(350)插设于所述第一凹槽中,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孔(351)与所述第二连接孔(211)相对,所述第一连接轴(230)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351)和所述第二连接孔(211)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祥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