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变电站管状龙门架上的防坠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230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变电站管状龙门架上的防坠落装置,包括主杆、踏板、副杆、脚踏和卡块,所述主杆的上端焊接有上横杆、所述主杆的底端焊接有下横杆,所述主杆的两侧安装有踏板,所述踏板的上方卡接有脚踏,所述脚踏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主杆两侧的上横杆和下横杆之间安装有副杆,所述副杆的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后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前端通过连接块连接有锁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主杆、副杆、卡块、上横杆、下横杆、踏板、脚踏、限位块结构,解决了挂钩式安全带辅助保护需要频繁取放、较为费力和单一挂钩式安全带无法满足防坠落的安全防护需求的问题。

An anti falling device on tubular gantry of Sub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变电站管状龙门架上的防坠落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维修的安全防护
,具体为一种在变电站管状龙门架上的防坠落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中的龙门架一般指变电站里面用来支撑母线、设备或进、出导线的构架,一般为管、柱状支撑,龙门架是变电站内的重要基础设施,同时也是保证电能外送的重要设施,龙门架的高度与电压等级有关,从几米到几十米,而一般的龙门架为水泥柱状结构,在电力维修时,需要电力工作人员攀爬到龙门架上,此过程一般需要爬梯进行辅助,缺少一定的安全防护结构。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1、在工作人员攀爬到龙门架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爬梯进行攀爬,但是缺少必要的防护结构,一旦失足极易造成坠落危险,对工作人员造成生命威胁,而单一的挂钩式安全带辅助太过费力,需要频繁的进行取放操作;2、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挂钩式安全带进行安全防护,但是单一的防护结构仍不足以满足安全防坠落需求,需要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变电站管状龙门架上的防坠落装置,解决了挂钩式安全带辅助保护需要频繁取放、较为费力和单一挂钩式安全带无法满足防坠落的安全防护需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变电站管状龙门架上的防坠落装置,包括主杆、踏板、副杆、脚踏和卡块,所述主杆的上端焊接有上横杆、所述主杆的底端焊接有下横杆,所述主杆的两侧安装有踏板,所述踏板的上方卡接有脚踏,所述脚踏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主杆两侧的上横杆和下横杆之间安装有副杆,所述副杆的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后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前端通过连接块连接有锁环。优选的,所述上横杆和下横杆的后侧皆焊接有连接钢架,所述连接钢架的后端与龙门架主体浇筑固定。优选的,所述通槽后侧的副杆后侧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位于卡槽内,且卡块前端的连接块穿过通槽与锁环固定连接,所述锁环的表面安装有安全绳。优选的,所述主杆两侧的踏板互相交错设置,与主杆的两侧焊接固定,所述踏板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脚踏底部的限位块与限位槽卡接固定,所述脚踏的上方安装弧形护板。优选的,所述副杆共设有两组,且副杆上、下端分别与上横杆和下横杆焊接固定。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变电站管状龙门架上的防坠落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主杆、副杆、卡块、上横杆、下横杆,使本技术能够更加便捷的对挂钩式安全绳等一类安全防护物体进行快速牵引,无需频繁的取放,能够更加快速的卡紧,避免工作人员坠落,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挂钩式安全带辅助保护需要频繁取放、较为费力的问题,在进行变电站电力线路的维修时,本技术通过主杆、上横杆、下横杆以及踏板组成爬梯结构,利用连接钢架与变电站内的龙门架主体固定连接,当工作人员在踏板上攀爬时,事先将安全绳套设固定在锁环上,而锁环的后侧通过连接块穿过通槽与卡槽内的卡块连接,当工作人员向上攀爬时,安全绳连接在工作人员身上,上移时,仅需轻轻拖拽安全绳,使连接块向后侧移动,将卡块脱离卡槽,上移后,在安全绳的拉力作用下,直接使卡块再次与卡槽卡接固定,极大地节省操作步骤,省时省力,即使失误坠落,在调整时,卡块不在卡槽内,在下坠的一瞬间,安全绳受力,拉动锁环、连接块和卡块同步下滑,当下滑至下一卡槽内时,便使卡块再次卡接,支撑工作人员不会坠落,保障安全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踏板、脚踏、限位块,使本技术进一步的增加了防坠落的安全保护效果,达到双重的生命安全保障,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单一挂钩式安全带无法满足防坠落的安全防护需求的问题,在进行攀爬时,工作人员穿戴脚踏,脚踏上的弧形护板对工作人员脚部进行固定,攀爬时,穿戴脚踏踏在踏板上,脚踏底部的限位块卡接进踏板中的限位槽中,实现锁紧,在发生坠落倾斜时,坠落肯定是倾斜坠落的,此时在脚踏和限位块的卡接下,脚踏不会松脱,只有垂直抬起脚踏才能取出,所以进一步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主杆与踏板的俯剖图;图4为本技术副杆的俯剖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上横杆;2、主杆;3、踏板;4、副杆;5、脚踏;6、通槽;7、下横杆;8、龙门架主体;9、锁环;10、安全绳;11、弧形护板;12、限位块;13、限位槽;14、卡槽;15、卡块;16、连接钢架;17、连接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在变电站管状龙门架上的防坠落装置,包括主杆2、踏板3、副杆4、脚踏5和卡块15,主杆2的上端焊接有上横杆1、主杆2的底端焊接有下横杆7,上横杆1和下横杆7的后侧皆焊接有连接钢架16,连接钢架16的后端与龙门架主体8浇筑固定,主杆2的两侧安装有踏板3,踏板3的上方卡接有脚踏5,脚踏5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块12,主杆2两侧的踏板3互相交错设置,与主杆2的两侧焊接固定,踏板3的内侧开设有限位槽13,脚踏5底部的限位块12与限位槽13卡接固定,脚踏5的上方安装弧形护板11,在进行攀爬时,工作人员穿戴脚踏5,脚踏5上的弧形护板11对工作人员脚部进行固定,攀爬时,穿戴脚踏5踏在踏板3上,脚踏5底部的限位块12卡接进踏板3中的限位槽13中,实现锁紧,在发生坠落倾斜时,坠落肯定是倾斜坠落的,此时在脚踏5和限位块12的卡接下,脚踏5不会松脱,只有垂直抬起脚踏5才能取出,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主杆2两侧的上横杆1和下横杆7之间安装有副杆4,副杆4共设有两组,且副杆4上、下端分别与上横杆1和下横杆7焊接固定,副杆4的表面开设有通槽6,通槽6的后侧设有卡块15,卡块15的前端通过连接块17连接有锁环9,通槽6后侧的副杆4后侧面开设有卡槽14,卡块15位于卡槽14内,且卡块15前端的连接块17穿过通槽6与锁环9固定连接,锁环9的表面安装有安全绳10,在进行变电站电力线路的维修时,本技术通过主杆2、上横杆1、下横杆7以及踏板3组成爬梯结构,利用连接钢架16与变电站内的龙门架主体8固定连接,当工作人员在踏板3上攀爬时,事先将安全绳10套设固定在锁环9上,而锁环9的后侧通过连接块17穿过通槽6与卡槽14内的卡块15连接,当工作人员向上攀爬时,安全绳10连接在工作人员身上,上移时,仅需轻轻拖拽安全绳10,使连接块17向副杆4的通槽6后侧移动,将卡块15脱离卡槽14,上移后,在安全绳10的拉力作用下,直接使卡块15再次与卡槽14卡接固定,极大地节省操作步骤,省时省力,即使失误坠落,在调整时,卡块15不在卡槽14内,在下坠的一瞬间,安全绳10受力,拉动锁环9、连接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变电站管状龙门架上的防坠落装置,包括主杆(2)、踏板(3)、副杆(4)、脚踏(5)和卡块(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2)的上端焊接有上横杆(1)、所述主杆(2)的底端焊接有下横杆(7),所述主杆(2)的两侧安装有踏板(3),所述踏板(3)的上方卡接有脚踏(5),所述脚踏(5)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块(12),所述主杆(2)两侧的上横杆(1)和下横杆(7)之间安装有副杆(4),所述副杆(4)的表面开设有通槽(6),所述通槽(6)的后侧设有卡块(15),所述卡块(15)的前端通过连接块(17)连接有锁环(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变电站管状龙门架上的防坠落装置,包括主杆(2)、踏板(3)、副杆(4)、脚踏(5)和卡块(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2)的上端焊接有上横杆(1)、所述主杆(2)的底端焊接有下横杆(7),所述主杆(2)的两侧安装有踏板(3),所述踏板(3)的上方卡接有脚踏(5),所述脚踏(5)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块(12),所述主杆(2)两侧的上横杆(1)和下横杆(7)之间安装有副杆(4),所述副杆(4)的表面开设有通槽(6),所述通槽(6)的后侧设有卡块(15),所述卡块(15)的前端通过连接块(17)连接有锁环(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变电站管状龙门架上的防坠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杆(1)和下横杆(7)的后侧皆焊接有连接钢架(16),所述连接钢架(16)的后端与龙门架主体(8)浇筑固定。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别尔克保力·胡安汉薛峰赵川江王卫军王新军周兴强张卫国陈天乐陈俊峰叶尔森·赛里克宋军梁军红黄学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奎屯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