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包括除氧处理的制冷系统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616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建立制冷系统的方法,该制冷系统包括一具有一制冷压缩机和一热交换机的装置,以及一具有一热交换机的装置,其中,该两装置利用管子互相连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管子将具有制冷压缩机和热交换机的装置与具有热交换机的装置连接;通过在制冷剂循环路线上设置吸氧剂从制冷系统里除去氧气;使吸氧剂与制冷系统分开;以及使制冷剂在制冷系统里循环,其中,分开步骤在除去步骤后进行或立即进行,而制冷剂循环步骤是最后步骤。(*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立制冷系统的方法,该制冷系统包括一使用氟氯烃和氟代烃的室内机和一通过连接管与该室内机连接的室外机。用于空调装置的制冷系统由机械部分和流体组成。机械部分包括一具有制冷压缩机和一热交换机的室外机,以及一在空气调节和制冷区域内设有一热交换机、并通过铜管之类的管子与室外机连接的室内机。流体是储存在该系统里的制冷剂和润滑油混合物。在这种制冷系统里,室外机预先灌装一部分或全部制冷剂及润滑油混合物。然后,在安装过程中通过连接管连接室外机和室内机而形成制冷系统。然而,通过管子简单地连接它们,空气将留在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机和连接管内。而在室内机内的剩余空气必须除去,因为作为一种不可冷凝的气体它会降低制冷效率,而且氧气和水会降低制冷系统里的材料质量。作为除去空气的第一种方法,打开一分离阀,在利用一真空泵抽去室内机和管子里的空气后,将室内机和室外机连接起来,由此形成一制冷系统。作为第二种方法,通过在建立过程中将室外机里的制冷剂送入管子和室内机,并将含有空气的制冷剂释放到大气中可更简单地除去管子里的气体。作为第三种方法,即是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7-159004号所述的从制冷系统里除去剩余空气的方法。按照该方法,将一种能吸收两种或更多种气体、诸如水、氧气、氮气和一氧化碳的物质以密封方式储存在制冷系统的一个零件里。在日本专利技术专利公开7-269994,3-70953和7-159004号中公开的使用吸氧剂的方法被认为是第四种方法。在借助真空泵从室内机和为工作介质提供流道的管子里除去空气的第一种方法情况下,在工作场所需要供真空泵用的动力,因此不能认为是在任何时候使用都合宜的方法。由于破坏臭氧层的缘故,从全球环境来看,用制冷剂置换室内机中的空气和供工作介质流动用的管道中空气的第二种方法是有缺陷的,因为制冷剂不能被排放到大气中去。在将能吸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诸如水、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密封在制冷系统的一个零件里的第三种方法里,吸收物质以密封方式储存在制冷系统里可能对制冷剂和制冷润滑剂之类产生不利影响。还有,在制冷系统里使用吸氧剂的第四种方法里,吸氧剂始终与制冷剂和制冷装置接触,因此存在着使制冷剂和制冷润滑剂受到不利影响的问题。具体地说,存在着铁与制冷润滑剂在高温(150℃)下起反应的问题,并且形成阻塞毛细管的有机酸铁盐。考虑到这种传统的建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的、不破坏环境的、能防止氧气进入制冷系统的建立方法。本专利技术建立制冷系统的第一种方法,该制冷系统包括一具有一预先充填一部分或全部工作介质的制冷压缩机和一热交换机的装置,以及一具有一位于空气调节和制冷区域内的热交换机的装置,其中,该两装置利用管子互相连接,建立该制冷系统的第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管子将具有制冷压缩机和热交换机的装置与具有位于空气调节和制冷区域内的热交换机的装置连接;通过在制冷剂循环路线上设置吸氧剂从制冷系统里除去氧气;使吸氧剂与制冷系统分开;以及使制冷剂在制冷系统里循环,其中,分开步骤在除去步骤后进行或立即进行,而制冷剂循环步骤是最后步骤。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方法,依次进行连接,除去,分开和制冷剂循环步骤。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方法,依次进行除去,分开,连接和制冷剂循环步骤。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方法,依次进行除去,连接,分开和制冷剂循环步骤。本专利技术建立制冷系统的第二种方法,该制冷系统包括一具有一预先充填一部分或全部工作介质的制冷压缩机的装置,以及一具有一位于空气调节和制冷区域内的热交换机的装置,其中,该两装置利用管子互相连接,建立该制冷系统的第二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管子将具有制冷压缩机和热交换机的装置与具有位于空气调节和制冷区域内的热交换机的装置连接;用氧气替换在具有位于空气调节和制冷区域内的热交换机的装置和/或管道里的空气;通过在制冷剂循环路线上设置吸氧剂从制冷系统里除去氧气;使吸氧剂与制冷系统分开;以及使制冷剂在制冷系统里循环,其中,除去步骤在氧气替换步骤后进行,分开步骤在除去步骤后进行或立即进行,而制冷剂循环步骤是最后步骤。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方法,依次进行连接,氧气替换,除去,分开和制冷剂循环步骤。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方法,依次进行氧气替换,除去,分开,连接和制冷剂循环步骤。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方法,依次进行氧气替换,除去,连接,分开和制冷剂循环步骤。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方法是按照上述两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方法,而其中的吸氧剂是金属粉末,并通过将氧气固化成金属氧化物而将氧气从制冷系统里除去。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方法,该金属粉末是还原铁粉。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任何一种方法,吸氧剂是还原铁粉和金属氯化物的混合物。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法,金属氯化物是氯化铁。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任何一种方法,吸氧剂是含有还原铁粉,金属氯化物,金属氢氧化物和水的混合物。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任何一种方法,吸氧剂是一种含有金属亚硫酸盐的化合物。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法,在除去步骤中,吸氧剂与制冷系统里的、充填有空气或氧气的部分接触。附图说明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全部设备布置图;图2是在制冷系统建立过程中,当以密封方式装有吸氧剂的容器与按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制冷系统连接时的布置图;图3(a)和(b)表示阀8a的具体结构。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首先,参考附图描述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冷系统。图1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制冷系统的示意图,该制冷系统是利用连接管7,阀8a和8b及端部张开螺母9a和9b连接室外机5和室内机6而形成的,其中室外机包括制冷压缩机1,热交换机2a,用来调节制冷剂流动速度的、诸如毛细管或膨胀阀之类的部件3,以及将它们连接起来的管子4;而室内机6包括位于空气调节和制冷区域内的热交换机6。在这里,由于使用了四通阀,因此热交换机2a和2b可交替地用来冷凝或蒸发。此外,还提供一蓄液器11。至于制冷剂的流动,在制冷工况下,由制冷压缩机1冷凝的制冷剂被夺热量并在热交换机2a里排出热量和液化,并以冷的蒸气一液体制冷剂的形态流过制冷剂流速调节部件3,通过在室内机6内的热交换机2b吸热而汽化成干的饱和的蒸汽,并再被吸入制冷压缩机,然后重复该循环。当转动四通阀10改变流通道时,制冷剂在热交换机2b内被冷凝,而在热交换机2a内被蒸发,以便制热。现在描述按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建立方法。具体地说,建立供空气调节用的制冷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供工作介质流过的管子连接一室外机和一室内机,该室外机具有一制冷压缩机和一热交换机,而该室内机具有一热交换机并位于空气调节和制冷区域内,然后通过使用在该制冷系统一个部件内的吸氧剂除去在该制冷系统内的空气。在图2里,显示了建立供空气调节用的制冷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供工作介质流过的管子使一室外机5和一室内机6互相连接,其中,室外机5和室内机6是通过连接管7,阀8a和8b以及端部张开螺母9a和9b而连在一起的。将室外工作介质流通道连接到供工作介质流过的管子上的阀8a和8b除了具有供工作介质流过的管子用的连接孔口外,还具有孔口13a和13b,以便通过真空泵除去空气和加入制冷剂。以密封方式装有吸氧剂的容器12与孔口13连接。较佳的是,一旦氧气除去就移去容器12,因为一旦从系统中除去氧气并在重新工作前它是无用的,而且,由于较高的还原性,吸氧剂可能与制冷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立制冷系统的方法,该制冷系统包括一具有一预先充填一部分或全部工作介质的制冷压缩机和一热交换机的装置,以及一具有一位于空气调节和制冷区域内的热交换机的装置,其中,该两装置利用管子互相连接,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管子将具有制冷压缩机 和热交换机的装置与具有位于空气调节和制冷区域内的热交换机的装置连接;通过在制冷剂循环路线上设置吸氧剂从制冷系统里除去氧气;使吸氧剂与制冷系统分开;以及使制冷剂在制冷系统里循环,其中,分开步骤在除去步骤后进行或立即进行,而制冷 剂循环步骤是最后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成胁田克也尾崎介中岛启造园田信雄川上哲司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