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5928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制造方法,所述空调器具备具有含制冷剂的压缩机与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机,具有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机,以及连接上述室外机与室内机、使上述制冷剂在其内循环的连接配管,该制造方法包括(a)连接上述室外机、上述连接配管、试样室内机以及内设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的构件组成冷冻循环,(b)使上述冷冻循环运转、由上述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吸附冷冻循环内的水分,(c)从上述冷冻循环中卸下内设已吸附水分物质的构件,(d)测定已吸附水分物质中的水分的步骤,具有能以简单方式充分控制制品中水分的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连接配管连接室内机与室外机的分体式空调器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其水分控制方法。在以往的中,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水分控制。向室外机本体内注入制冷剂(R22∶HCFC∶氢(Hydro)氯(Chloro)氟(Fluoro)碳(Carbon))。然后确认无制冷剂泄漏。在最后工序中,为了进行制品特性检查,接上试样室内机后进行检查,如无问题则完成制品。作为制作过程中的水分控制方法,向来是抽取一定的制冷剂、测定抽取的制冷剂中含有的水分。就是,由于压缩机内的油向来使用吸湿性低的矿物油,只需对冷冻循环内的制冷剂中所含水分率进行控制就可以。但是,由于近年来臭氧层遭破坏、地球变暖等原因,对环境限制要求日趋严格,从而加速开发了使用不含氯HFC(氢、氟、碳)的空调器。由于制冷剂HFC不含氯,也就不具有如传统HCFC(氢、氯、氟、碳)那样的润滑性。因此,特别要求封入密闭容器的油具有与制冷剂HFC相溶性。封入密闭容器的油因从压缩机构排向密闭容器的制冷剂HFC以及电动机转子转动被搅拌。此时的油因与制冷剂具有相容性,能充分伴随排向密闭容器的制冷剂顺利流至各机械滑动部的细节部位。因此,加上油泵的供油作用,使润滑性提高。这样的油可使用从日本专利特开平6-235570号公报等得知的酯系油或醚系油一类的合成油。然而,由于上述酯系油或醚系油都具有高的吸湿性,因此,使用这种油的压缩机,要求在比以往更严格进行水分控制前提下进行空调器(室外机)的制造。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使用HFC制冷剂空调器的传统制造场合的水分控制方法上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能以简单方式对制品中的水分进行充分控制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空调器具备具有内含制冷剂的压缩机与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机,具有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机,以及连接上述室外机与室内机、使上述制冷剂在其内循环的连接配管,上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连接上述室外机、上述连接配管、试样室内机以及内设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的构件组装成冷冻循环,(b)使上述冷冻循环运转、由上述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吸附上述冷冻循环中包含的水分,(c)从上述冷冻循环卸下内设已吸附上述水分物质的上述构件,(d)测定已吸附上述水分的上述物质中的水分,据此,进行上述室外机中水分的控制。最好构成至少在(ⅰ)上述试样室内机中以及(ⅱ)上述连接配管管路的两者其一中配置上述内设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的构件。最好使上述内设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的构件由内设第1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的第1构件与内设第2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的第2构件组成,将内设第1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的第1构件配置在上述室外机中,将内设第2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的第2构件至少配置在(ⅰ)上述试样室内机中以及(ⅱ)上述连接配管管路中的其中之一中。最好使上述制冷剂含有氢、氟、碳。最好使上述压缩机内含有酯系油、醚系油中至少一种的油作为润滑油。根据上述结构能用简单方式对室外机制成品中的绝对水分含量进行控制。对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水分控制工艺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水分控制工艺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工艺过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工艺过程图。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实施例1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空调器、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工艺过程图。图3中,(1)连接室外机、连接配管、试样室内机以及内设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的构件组装成冷冻循环(将内设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的构件至少配置在连接配管与试样室内机的两者之一中),(2)使上述冷冻循环运转、使上述冷冻循中包含的水分由上述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吸附,(3)从上述冷冻循环中卸下内设已吸附上述水分物质的构件。(4)测定上述已吸附水分物质中的水分。图1、图3中,用含有制冷剂的压缩机1、室外热交换器2组装成具有节流装置3的室外机22。组装具备室内热交换器4的试样(dummy)室内机21A。用具备内设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的构件6与连接配管5的连接配管路23连接室外机22与试样室内机21A组成冷冻循环。此时,使用HFC作为制冷剂。此外,采用酯系油的压缩机。设想制造中的产品,使用将压缩机1的阀开启后在35℃、85%的条件下已放置40小时的压缩机。制造过程中的水分控制的检查按如下方式进行。让冷冻循环开始运转、由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吸附冷冻循环中含有的水分。冷冻循环运转按连续供暖4小时进行。将内设大致绝对干燥的沸石的构件作为内设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的构件6配设在连接配管管路23内。其后、使泵停转。使室外机22分离。将内设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的构件从冷冻循环中卸下。其后、通过对内设沸石的构件6的加热处理。用卡尔-弗希尔(Karl-Fischer)方法测定沸石吸附的水分。其结果,沸石吸附水分为240mg。此外,测定泵被关停后的室外机22的制冷剂中的水分,然后,再将压缩机1分开,测定其内部的水分。进而,再用干燥氮挤走、测定在其它冷冻循环中剩余的水分。其结果是剩留在室外机22本体中的水分为60mg。也就是说,可知本实施例中的室外机22的成品水分的约80%被沸石吸附。因此,可知通过对被具有吸附功能物质吸附水分的测定能控制室外机成品中的水分。此外,将分离的室外机22中的冷冻循环部的阀关闭,将此状态下的室外机22作为制成品出厂。比较例1。制成不设置内设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的构件,其它组成均与实施例1相同的空调器。也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来进行供暖运行,驱动冷冻循环。其后,从冷冻循环中抽取一定量的制冷剂、测定该抽取的制冷剂中的水分。这样,仅测定制冷剂中的水分率。其结果,通过仅从制冷剂的水分率判断室外机本体内的水分约为50mg。在实施例1与比较例1的比较中判明用实施例1的方法能简单且正确地测定室外机本体内的水分。实施例2用与实施例1相同压缩机与同样的条件制成空调器。其后,进行连续27分钟的供暖运行。一旦运行停止、再进行3小时30分钟的供暖运行。然后,使泵停转。其后,通过对内含沸石的构件进行加热处理测定被沸石吸附的水分。其结果,被沸石吸附的水分为250mg。此外,室外机22本体中剩余的水分为60mg。比较例2制成不配置内设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的构件、其它组成及压缩机与实施例2相同的空调器。也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条件进行断续供暖运行,驱动冷冻循环。其后,从冷冻循环中抽取一定量的制冷剂、测定该抽取的制冷剂中含有的水分。这样,仅测定制冷剂的水分率,其结果,通过仅从制冷剂水分率分析值判断室外机本体内的水分约为50mg。在实施例2与比较例2的比较中判明用实施例2的方法能简单、正确测定室外机本体内的水分。实施例3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压缩机与同样的条件制成空调器。把供暖22分钟与制冷5分钟作为1循环进行3小时运转。其后,使泵停转。其后通过对内设沸石的构件加热处理来测定被沸石吸附的水分。其结果,沸石吸附的水分含量为270mg。此外,室外机22的本体中剩余的水分为60mg。比较例3制成不设置内设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的构件、其它结构及压缩机与实施例3相同的空调器。也用与实施例3相同的条件进行交替供暖制冷运行,驱动冷冻循环。其后,从冷冻循环中抽取一定量制冷剂、测定该抽取的制冷剂中的水分。这样,仅测定制冷剂中的水分率。其结果,通过仅从制冷剂水分率分析值判断室外机本体内的水分含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制造方法,所述空调器具备具有内含制冷剂的压缩机与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机,具有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机,以及连接上述室外机与室内机、使上述制冷剂在其内循环的连接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连接上述室外机、上述连接配管试试样室内机以及内设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的构件组成冷冻循环,(b)使上述冷冻循环运转、由上述具有吸附水分功能物质吸附上述冷冻循环中含有的水分,(c)从上述冷冻循环中卸下上述内设已吸附水分物质的构件,(d)测定上述已吸附水分物质中的水分,据此,进行上述室外机中水分的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沼本浩直安田透藤高章苗村弘志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