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亮亮专利>正文

一种边坡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981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边坡建筑结构,包括防护网、防护绳和锚杆,所述防护网的左右两端皆设置有防护绳,左侧所述防护绳的外部设置有左固定架,且左固定架内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凹洞,左侧所述防护绳插设在第一凹洞中,右侧所述防护绳的外部设置有右固定架,所述右固定架内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凹洞,右侧所述防护绳插设在第二凹洞中,所述右固定架的右侧焊接有凸球,所述左固定架的左侧开设有与凸球相互配合的第三凹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护网设计为可拆卸式,当防护网受到损坏时,可以局部替换,省时省力,同时当运输时,将第二卡块卡合在第二卡槽上,使得防护网运输时,不必卷曲折叠,不易变形。

A slope build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为一种边坡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会存在一些山路区域,山路区域因靠近山石,会存在陡峭的边坡,因边坡呈斜坡形以及本身岩石结构不稳定,碎石极易滚落入公路上,对行人的出行造成不便,同时也给行人带来了危险,因此为了行人的人身安全,边坡防护显得越来越重要,通常此类山路区域会设置有防护网用来保护行人安全,而其中边坡建筑防护网基本上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边坡建筑防护网结构设置为一张较大型的以钢丝绳网为主的柔性网,随后覆盖包裹在所需防护山壁的斜坡和岩石上,整个较大型的防护网制造编织较为繁琐,增大了制造的难度,且防护网与岩壁的贴合程度会因其表面的凸石而受到影响,防护网为一个整体,当凸石凸出的面积较大时,凸石下方的防护网与岩壁的距离也较大,当凸石下方的落石掉落时,落石垂直掉下,没有及时受到防护网的阻止,当撞击到防护网时,对防护网的撞击力变大,使得防护网易破损,同时整体的防护网不可局部拆卸,如若因落石掉落而损坏,则需要更换整个防护网,因整体的防护网面积较大,取下以及更换步骤较为繁琐,费时费力,且更换整体的防护网增加了成本,也增加了工人对于防护网回收利用的劳动时间;传统的边坡建筑防护网结构设置为一整张防护网,运输过程中,面积较大,不易运输,若将其卷曲折叠,运输过程受到碰撞压缩,易使得防护网变形,影响了防护网的使用,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亟需一种边坡建筑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建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边坡建筑结构中当整体的钢丝绳网因落石掉落而损害,则需要更换整个钢丝绳网,更换步骤较为繁琐,费时费力,且运输过程不易运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边坡建筑结构,包括防护网、防护绳和锚杆,所述防护网的左右两端皆设置有防护绳,左侧所述防护绳的外部设置有左固定架,且左固定架内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凹洞,左侧所述防护绳插设在第一凹洞中,右侧所述防护绳的外部设置有右固定架,所述右固定架内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凹洞,右侧所述防护绳插设在第二凹洞中,所述右固定架的右侧焊接有凸球,所述左固定架的左侧开设有与凸球相互配合的第三凹洞,所述凸球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和左固定架内部的第三凹洞中间位置处皆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的内部皆插设有锚杆,所述右固定架的后端和左固定架的后端皆焊接有第一卡块,所述右固定架的前端和左固定架的前端皆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右固定架的顶端和左固定架右侧的顶端皆焊接有第二卡块,所述右固定架底端的内部和左固定架右侧底端的内部皆开设有第二卡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洞和第二凹洞皆设置为与防护绳相配合的圆球形,所述凸球设置为与第三凹洞相配合的圆球形。优选的,所述孔洞上下两端皆设置为圆弧形,所述孔洞的长度为20cm。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块左侧的外壁上胶粘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卡槽左侧的内壁上胶粘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皆设置为横向漏斗形。优选的,所述第二橡胶垫远离第二卡块的一端和第一橡胶垫远离第二卡槽的一端皆胶粘有橡胶条纹垫,所述第一橡胶垫与第二橡胶垫相互交错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边坡建筑结构设置有防护网、防护绳、第一凹洞、第二凹洞、凸球、第三凹洞、孔洞、锚杆、第一卡块和第一卡槽,将防护绳分别插设在第一凹洞和第二凹洞中,根据所需覆盖面积插设好足够数量的防护绳,将凸球插设在第三凹洞内,插设出所需横向距离,随后将第一卡块插设在第一卡槽上,插设出所需面积,接下来将锚杆的底端从孔洞穿过钉入岩壁内部,将防护网制造成较小面积的绳网,使得防护网的制造编织更加简洁,降低了制造的难度,且钢丝绳网设计为较小型,即使凸石凸出面积较大,并不会影响下一块防护网,使得下一块防护网不会因为凸石受到影响,当凸石下方的落石落下时,下一块防护网可以很好的阻止落石的下落,当落石撞击到防护网上时,落石对此装置的撞击力比对传统装置的撞击力小,较之降低了防护网的破损程度,同时防护网设计为可拆卸式,当防护网因受到磨损撞击而损坏,可以局部更换,不需整体更换,减少了更换步骤,省时省力,降低了成本,降低了工人对于防护网回收利用的劳动时间。2、该边坡建筑结构设置有防护网、第二卡块、第二卡槽、第一橡胶垫和第二橡胶垫,当运输时,将第二卡块卡合在第二卡槽上,此时第一橡胶垫与第二橡胶垫相互错合,使得防护网运输时,不必卷曲折叠,不易变形,避免了对防护网使用造成影响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连接状态正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叠加状态侧视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图6中第一橡胶垫的局部结构仰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图6中第二橡胶垫的局部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中:1、防护网;2、防护绳;3、左固定架;4、右固定架;5、第一凹洞;6、第二凹洞;7、凸球;8、第三凹洞;9、孔洞;10、锚杆;11、第一卡块;12、第一卡槽;13、第二卡块;14、第二卡槽;15、第一橡胶垫;16、第二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边坡建筑结构,包括防护网1、防护绳2和锚杆10,防护网1的左右两端皆设置有防护绳2,左侧防护绳2的外部设置有左固定架3,且左固定架3内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凹洞5,左侧防护绳2插设在第一凹洞5中,右侧防护绳2的外部设置有右固定架4,右固定架4内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凹洞6,第一凹洞5和第二凹洞6皆设置为与防护绳2相配合的圆球形,通过该设计,使得圆球形的防护绳2可以稳固的插设在圆球形插孔中,不易移动,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右侧防护绳2插设在第二凹洞6中,右固定架4的右侧焊接有凸球7,左固定架3的左侧开设有与凸球7相互配合的第三凹洞8,凸球7设置为与第三凹洞8相配合的圆球形,通过该设计,凸球7与第三凹洞8构成嵌入式结构,使得凸球7与第三凹洞8插设的更加稳固,进一步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凸球7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和左固定架3内部的第三凹洞8中间位置处皆开设有孔洞9,孔洞9的内部皆插设有锚杆10,锚杆10为一种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锚杆10可将岩石加固在一起,使得岩石自身支护自身,孔洞9上下两端皆设置为圆弧形,所述孔洞9的长度为20cm,通过该设计,使得锚杆10可以在孔洞9内部的上下滑动,当岩壁上的岩石不易插设时,可以调节锚杆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坡建筑结构,包括防护网(1)、防护绳(2)和锚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1)的左右两端皆设置有防护绳(2),左侧所述防护绳(2)的外部设置有左固定架(3),且左固定架(3)内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凹洞(5),左侧所述防护绳(2)插设在第一凹洞(5)中,右侧所述防护绳(2)的外部设置有右固定架(4),所述右固定架(4)内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凹洞(6),右侧所述防护绳(2)插设在第二凹洞(6)中,所述右固定架(4)的右侧焊接有凸球(7),所述左固定架(3)的左侧开设有与凸球(7)相互配合的第三凹洞(8),所述凸球(7)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和左固定架(3)内部的第三凹洞(8)中间位置处皆开设有孔洞(9),所述孔洞(9)的内部皆插设有锚杆(10),所述右固定架(4)的后端和左固定架(3)的后端皆焊接有第一卡块(11),所述右固定架(4)的前端和左固定架(3)的前端皆开设有第一卡槽(12),所述右固定架(4)的顶端和左固定架(3)右侧的顶端皆焊接有第二卡块(13),所述右固定架(4)底端的内部和左固定架(3)右侧底端的内部皆开设有第二卡槽(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建筑结构,包括防护网(1)、防护绳(2)和锚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1)的左右两端皆设置有防护绳(2),左侧所述防护绳(2)的外部设置有左固定架(3),且左固定架(3)内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凹洞(5),左侧所述防护绳(2)插设在第一凹洞(5)中,右侧所述防护绳(2)的外部设置有右固定架(4),所述右固定架(4)内部的左侧开设有第二凹洞(6),右侧所述防护绳(2)插设在第二凹洞(6)中,所述右固定架(4)的右侧焊接有凸球(7),所述左固定架(3)的左侧开设有与凸球(7)相互配合的第三凹洞(8),所述凸球(7)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和左固定架(3)内部的第三凹洞(8)中间位置处皆开设有孔洞(9),所述孔洞(9)的内部皆插设有锚杆(10),所述右固定架(4)的后端和左固定架(3)的后端皆焊接有第一卡块(11),所述右固定架(4)的前端和左固定架(3)的前端皆开设有第一卡槽(12),所述右固定架(4)的顶端和左固定架(3)右侧的顶端皆焊接有第二卡块(13),所述右固定架(4)底端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梁亮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