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由移动的仿生鱼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98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自由移动的仿生鱼饵,涉及仿生鱼饵技术领域,该可自由移动的仿生鱼饵,包括仿真鱼头、仿真鱼身一、仿真鱼身二、仿真鱼身三、仿真鱼身四和仿真鱼尾,所述仿真鱼头、仿真鱼身一、仿真鱼身二、仿真鱼身三、仿真鱼身四和仿真鱼尾依次活动连接,所述仿真鱼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鱼线环,该可自由移动的仿生鱼饵,全身多处可活动,在水流作用下或拉动鱼饵时可自动摆动并自动移动一段距离,仿真鱼唇和仿真鱼鳍,在水流作用下可上下摆动,与鱼在水中的动作相仿,更佳的形象逼真,提高大鱼咬钩的概率,侧钩直接安装在仿真鱼身的侧壁,便于大鱼咬食该鱼饵时将侧钩完全吞食,避免脱钩现象发生。

A free moving bionic ba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由移动的仿生鱼饵
本技术涉及仿生鱼饵
,具体为一种可自由移动的仿生鱼饵。
技术介绍
鱼饵,即鱼吃的食物,是垂钓时引诱鱼类上钩的食物,进一步的讲,是在垂钓中能够起到聚鱼作用或能够诱鱼上钩的一切可以使用的物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按诱鱼原理分,鱼饵可分为真饵和假饵,申请号为CN201721407027.8的一种双动态仿生鳑鲏鱼饵,虽外形像真鱼,但鱼饵的可活动处较少,在水流中无法像真鱼摆动,不利引诱大鱼上钩,同时仅仅依靠外形诱骗鱼上钩,鱼咬钩的概率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由移动的仿生鱼饵,解决了对比文件虽外形像真鱼,但鱼饵的可活动处较少,在水流中无法像真鱼摆动,不利引诱大鱼上钩,同时仅仅依靠外形诱骗鱼上钩,鱼咬钩的概率较小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自由移动的仿生鱼饵,包括仿真鱼头、仿真鱼身一、仿真鱼身二、仿真鱼身三、仿真鱼身四和仿真鱼尾,且仿真鱼头、仿真鱼身一、仿真鱼身二、仿真鱼身三、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由移动的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真鱼头(1)、仿真鱼身一(2)、仿真鱼身二(3)、仿真鱼身三(4)、仿真鱼身四(5)和仿真鱼尾(6),所述仿真鱼头(1)、仿真鱼身一(2)、仿真鱼身二(3)、仿真鱼身三(4)、仿真鱼身四(5)和仿真鱼尾(6)依次活动连接,所述仿真鱼头(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鱼线环(7),所述仿真鱼头(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仿真鱼唇(18),所述仿真鱼头(1)的两侧底部活动安装有仿真鱼鳍(10),且仿真鱼鳍(10)的两侧连接有圆滑的弧起(11),所述仿真鱼身二(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钩(8),所述仿真鱼身四(5)的两侧和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朝向一致的侧钩(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由移动的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真鱼头(1)、仿真鱼身一(2)、仿真鱼身二(3)、仿真鱼身三(4)、仿真鱼身四(5)和仿真鱼尾(6),所述仿真鱼头(1)、仿真鱼身一(2)、仿真鱼身二(3)、仿真鱼身三(4)、仿真鱼身四(5)和仿真鱼尾(6)依次活动连接,所述仿真鱼头(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鱼线环(7),所述仿真鱼头(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仿真鱼唇(18),所述仿真鱼头(1)的两侧底部活动安装有仿真鱼鳍(10),且仿真鱼鳍(10)的两侧连接有圆滑的弧起(11),所述仿真鱼身二(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底钩(8),所述仿真鱼身四(5)的两侧和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朝向一致的侧钩(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由移动的仿生鱼饵,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鱼身三(4)的内部开设有内腔(12),所述仿真鱼身三(4)的侧壁开设有连通内腔(12)的通孔(15),所述仿真鱼身三(4)的顶部开设有内腔(12)连通的通口,且通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四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欣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