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坡体防滑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的,涉及一种建筑坡体防滑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垃圾堆填区、火力发电工厂等具有一定污染的项目,政府往往在偏远的地区划定红线,将这些环卫设施设置在远离市区的地方。这些地方地质条件往往较为恶劣,且其四周基本都为山地,为了在山地上获得尽可能多的平整的建设用地,往往需要将山地边坡进行处理,将高处按一定坡率放坡开挖,将低处按一定坡率回填。其中,难度较大的是对回填边坡的加固处理,若采用传统的加固方式,需要对填方边坡按一定坡率进行放坡,但是由于有用地红线的限制,不能对坡体进行无限制的放坡,应该在红线处设置支挡措施。很多的坡体都需要进行加固,高坡体发生变形破坏的事故频繁发生,高坡体的加固对工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抗滑桩、锚(索)杆、格构加固、喷锚网支护和注浆加固等加固方案。但是现有的加固结构复杂、不易施工,也难以实现模块化。
技术实现思路
该种建筑坡体防滑加固结构解决上述提出的加固结构复杂、不易施工,也难以实现模块化的问题;该结构中的水泥支架与坡体平行,抓地柱与水泥支架垂直,水泥地板呈三棱柱状,水泥地板上的通孔垂直地面;抓地柱上端大下端小,且上端比下柱孔大,抓地柱外壳内壁设有卡槽;水泥支架间的植被区种上根茎比较发达的植被,侧板在柱体往下压的时候呈发射状插入地面,同时卡扣紧紧扣入抓地外壳内壁上的卡槽内。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坡体防滑加固结构,包括水泥支架、水泥地板、抓地柱、下柱孔、水泥桩、植被区、卡扣、侧板,所述水泥支架内部设有下柱孔,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坡体防滑加固结构,包括水泥支架(1)、水泥地板(2)、抓地柱(3)、下柱孔(4)、水泥桩(5)、植被区(6)、卡扣(7)、侧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支架(1)内部设有下柱孔(4),所述水泥支架(1)之间设有植被区(6),所述水泥支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泥地板(2),水泥地板(2)上设有通孔(201),所述水泥桩(5)贯穿通孔(201);所述抓地柱(3)包括抓地柱外壳(301)、柱体(302),所述柱体(302)与抓地柱外壳(301)插接,所述抓地柱外壳(301)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有卡扣(7),所述卡扣(7)与侧板(8)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坡体防滑加固结构,包括水泥支架(1)、水泥地板(2)、抓地柱(3)、下柱孔(4)、水泥桩(5)、植被区(6)、卡扣(7)、侧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支架(1)内部设有下柱孔(4),所述水泥支架(1)之间设有植被区(6),所述水泥支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泥地板(2),水泥地板(2)上设有通孔(201),所述水泥桩(5)贯穿通孔(201);所述抓地柱(3)包括抓地柱外壳(301)、柱体(302),所述柱体(302)与抓地柱外壳(301)插接,所述抓地柱外壳(301)的底部内壁上设置有有卡扣(7),所述卡扣(7)与侧板(8)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