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地恢复生态拦截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951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湿地恢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湿地恢复生态拦截坝,包括坝体、土壤层和植被层,土壤层铺设在坝体的顶部,植被层种植在土壤层上,坝体中部设置有闸门,闸门包括与坝体固定连接的外框、滑移连接在外框内的闸板及固定在外框顶部用于驱动闸板移动的启闭机,外框靠近河道的两竖直部分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导轨,导轨上设有用于过滤河道中漂浮的杂物的过滤结构,过滤结构包括滑移连接在两个导轨上的两个侧挡板、固定在两个侧挡板之间的过滤板、固定在过滤板底部用于盛接漂浮的杂物的收集箱及设在外框顶部用于带动侧挡板滑移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可减少河水中杂物随水流进入湿地的问题,从而提高湿地的生态环境。

A kind of ecological interception dam for wetland resto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地恢复生态拦截坝
本技术涉及湿地恢复
,特别涉及一种湿地恢复生态拦截坝。
技术介绍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我们所说的盐碱地湿地通常是指具有盐碱水体环境的湿地,多出现于滨海区域,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盐碱地湿地生态水文格局发生改变,湿地在干旱季节水分流失过快,在雨水季节又容易破坏湿地内的平衡。目前,公告号为CN20605265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湿地恢复生态拦截坝,属于湿地恢复
,包括坝体、土壤层和植被层,所述坝体的横断面呈等腰梯形,所述坝体包括下坝体和上坝体,所述下坝体和上坝体由内部填充石块的石笼网构成,所述上坝体位于下坝体之上,所述土壤层铺设在上坝体的顶部,所述植被层位于土壤层之上,所述坝体中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闸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闸门可调节湿地水位的高低,进而维持湿地水位稳定。但存在以下缺陷:枯水期打开阀门调节湿地水位时,河水上漂浮的杂物等易流动至湿地区域,影响了湿地的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地恢复生态拦截坝,可减少河水中杂物随水流进入湿地的问题,从而提高湿地的生态环境。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湿地恢复生态拦截坝,包括坝体、土壤层和植被层,所述土壤层铺设在所述坝体的顶部,所述植被层种植在所述土壤层上,所述坝体中部设置有闸门,所述闸门包括与坝体固定连接的外框、滑移连接在外框内的闸板及固定在外框顶部用于驱动闸板移动的启闭机,所述外框靠近河道的两竖直部分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用于过滤河道中漂浮的杂物的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滑移连接在两个导轨上的两个侧挡板、固定在两个侧挡板之间的过滤板、固定在过滤板底部用于盛接漂浮的杂物的收集箱及设在外框顶部用于带动侧挡板滑移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湿地枯水期需要将河道内的水引入湿地中时,利用启闭机打开闸门,河道内的水首先经过过滤板的过滤,然后经由过滤板上的滤孔穿过进入湿地区域,以此进行湿地的水位调节;过滤板可将河水中漂浮的杂物拦截,使其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收集箱中以此将杂物收集,然后利用驱动组件带动侧挡板上移,从而将收集箱上移,方便了对收集箱内杂物的清理;以此减少了河水中杂物随水流进入湿地的问题,提高了湿地的生态环境。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挡板靠近导轨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条,所述导轨上开设有与导向条滑移配合的导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导向条和导向槽,在驱动组件带动侧挡板移动时,导向条沿着导向槽进行滑移,以此提高了侧挡板滑移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板由远离外框的端部向下倾斜至靠近外框的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河道内的水经过过滤板时,河道内的杂物被过滤板拦截,然后沿着过滤板的斜面在重力作用下,落在收集箱中;倾斜设置的过滤板可使漂浮的杂物尽可能多地落在收集箱中,从而使减少漂浮杂物回流至河道中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箱的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斜坡,所述斜坡由收集箱靠近外框的侧面向下倾斜至收集箱远离外框的侧面上;所述收集箱远离外框的侧面上开设有滤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落在收集箱内的杂物可沿着斜坡较高的位置移动至斜坡较低的位置;在收集箱提升的过程中,收集箱内残留的水可通过滤水孔排出,以此减轻了提升时收集箱内杂物的重力,使收集箱的清理更加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外框顶部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片、与两个固定片共同转动连接的转动杆、固定在转动杆上的绕线辊、一端部固定在绕线辊上且另一端部与侧挡板连接的提拉绳及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挡板上且与提拉绳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的连接绳;所述转动杆的其中一端部转动穿设其中一固定片且固定连接有手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驱动组件设为固定片、转动杆、绕线辊、提拉绳和连接绳的组合;转动手轮可带动转动杆的转动,以此将提拉绳卷绕在绕线辊上;进而带动侧挡板及过滤板的移动,由于收集箱与过滤板固定连接,以此可带动收集箱的移动,以此方便了收集箱内杂物的清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框的顶部侧面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共同转动连接有与提拉绳接触的导向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拉绳卷绕在绕线辊上时,提拉绳与导向辊接触,接触产生的摩擦力使导向辊转动;避免了提拉绳卷绕时与外框的侧棱抵触而造成磨损的问题,进而延长了提拉绳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靠近手轮的所述固定片上设有用于将转动杆固定的限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集箱提升至靠近外框的顶部时,利用限位组件将转动杆限位,防止转动杆发生自转而造成收集箱掉落的问题,保证了收集箱清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在转动杆上的限位齿盘、固定在固定片上的限位板、滑移穿设限位板的限位杆、固定在限位杆底端的抵接块及固定在限位杆顶端的拉块;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通孔,所述限位板上还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插槽,所述限位杆上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可插入插槽或通孔中的插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转动杆进行固定时,向下提拉限位杆,然后转动限位杆,使圆板上的插杆与通孔对齐,然后将限位杆向下按压使插杆插入通孔中,此时抵接块恰好抵接在限位齿盘的齿槽内,以此限制了限位齿盘的转动,从而限制了与限位齿盘固定连接的转动杆的转动;同理需要转动转动杆时,将插杆插入插槽中,此时抵接块远离限位齿盘的齿槽,以此解除了对限位齿盘的限制,从而使转动杆可正常地转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方案中利用过滤结构可将河水中漂浮的杂物拦截,以此减少了河水中杂物随水流进入湿地的问题,提高了湿地的生态环境;本方案中落在收集箱内的杂物可沿着斜坡较高的位置移动至斜坡较低的位置;在收集箱提升的过程中,收集箱内残留的水可通过滤水孔排出,以此减轻了提升时收集箱内杂物的重力,使收集箱的清理更加省力;本方案中利用限位组件将转动杆限位,防止转动杆发生自转而造成收集箱掉落的问题,保证了收集箱清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过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凸显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坝体;11、土壤层;12、植被层;2、闸门;21、外框;211、导轨;212、导向槽;22、闸板;23、启闭机;3、过滤结构;31、侧挡板;311、导向条;32、过滤板;33、收集箱;331、斜坡;332、滤水孔;34、驱动组件;341、固定片;342、转动杆;343、绕线辊;344、提拉绳;345、连接绳;346、安装板;347、导向辊;4、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地恢复生态拦截坝,包括坝体(1)、土壤层(11)和植被层(12),所述土壤层(11)铺设在所述坝体(1)的顶部,所述植被层(12)种植在所述土壤层(11)上,所述坝体(1)中部设置有闸门(2),所述闸门(2)包括与坝体(1)固定连接的外框(21)、滑移连接在外框(21)内的闸板(22)及固定在外框(21)顶部用于驱动闸板(22)移动的启闭机(23),其特征是:所述外框(21)靠近河道的两竖直部分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导轨(211),所述导轨(211)上设有用于过滤河道中漂浮的杂物的过滤结构(3),所述过滤结构(3)包括滑移连接在两个导轨(211)上的两个侧挡板(31)、固定在两个侧挡板(31)之间的过滤板(32)、固定在过滤板(32)底部用于盛接漂浮的杂物的收集箱(33)及设在外框(21)顶部用于带动侧挡板(31)滑移的驱动组件(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地恢复生态拦截坝,包括坝体(1)、土壤层(11)和植被层(12),所述土壤层(11)铺设在所述坝体(1)的顶部,所述植被层(12)种植在所述土壤层(11)上,所述坝体(1)中部设置有闸门(2),所述闸门(2)包括与坝体(1)固定连接的外框(21)、滑移连接在外框(21)内的闸板(22)及固定在外框(21)顶部用于驱动闸板(22)移动的启闭机(23),其特征是:所述外框(21)靠近河道的两竖直部分的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导轨(211),所述导轨(211)上设有用于过滤河道中漂浮的杂物的过滤结构(3),所述过滤结构(3)包括滑移连接在两个导轨(211)上的两个侧挡板(31)、固定在两个侧挡板(31)之间的过滤板(32)、固定在过滤板(32)底部用于盛接漂浮的杂物的收集箱(33)及设在外框(21)顶部用于带动侧挡板(31)滑移的驱动组件(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恢复生态拦截坝,其特征是:所述侧挡板(31)靠近导轨(211)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条(311),所述导轨(211)上开设有与导向条(311)滑移配合的导向槽(2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恢复生态拦截坝,其特征是:所述过滤板(32)由远离外框(21)的端部向下倾斜至靠近外框(21)的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恢复生态拦截坝,其特征是:所述收集箱(33)的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斜坡(331),所述斜坡(331)由收集箱(33)靠近外框(21)的侧面向下倾斜至收集箱(33)远离外框(21)的侧面上;所述收集箱(33)远离外框(21)的侧面上开设有滤水孔(3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世荇陈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途晟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