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水电大坝坝底清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004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水电大坝坝底清沙结构,涉及水利水电大坝维护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置于坝底前侧的沟槽以及设置于岸边用于回收砂石的吸沙装置,吸沙装置包括吸沙泵、与吸沙泵输入端连接的进料管以及与吸沙泵输出端连接的出料管,沟槽底部固定有沉沙板,沟槽底部开设有两个安装槽,两个安装槽内分别铰接有安装板;每个安装板底部设置有用于转动安装板的转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砂石会在坝体一侧沉积的问题,降低沉积砂石对坝体工况的影响。

A sand clearing structure at the bottom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d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水电大坝坝底清沙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大坝维护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大坝坝底清沙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水利水电大坝承担着蓄水、发电和水量调节等多种功能。大坝在使用过程中,上流河流中的泥沙、砂石等会随着水流在大坝底部聚集,对大坝底部的地质环境和大坝的工况产生较大的影响。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449154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自清沙水电站,包括坝体以及开设于坝体上的水流通道,坝体一侧设有辅助坝,辅助坝与坝体之间形成蓄砂间隙,水流通道的下方贯穿安装有第二刚性连接轴,第二刚性连接轴端部固定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位于蓄砂间隙内,水流通道底部设置有第一刚性连接轴,第一刚性连接轴外周面固定有螺旋叶片,第一刚性连接轴通过带传动带动第二刚性连接轴转动。螺旋叶片通过水流带动旋转,进而带动搅拌叶片旋转后搅动沉积于蓄砂间隙内的沙子。但是,上述清沙装置中,沙子经搅动后随水流流动至坝体另一侧,沙子仍然会在坝体另一侧沉积,因此上述清沙装置只能解决坝体一侧沙子的沉积问题,砂石随水流流动至坝体另一侧沉降后,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水电大坝坝底清沙结构,包括设置于坝底一侧的沟槽(1)以及设置于岸边用于回收砂石的吸沙装置(2),所述吸沙装置(2)包括吸沙泵(21)、与所述吸沙泵(21)输入端连接的进料管(22)以及与所述吸沙泵(21)输出端连接的出料管(23),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1)底部固定有沉沙板(11),所述沟槽(1)底部开设有两个安装槽(12),两个所述安装槽(12)内分别铰接有安装板(13);每个所述安装板(13)底部设置有用于转动安装板(13)的转动装置(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水电大坝坝底清沙结构,包括设置于坝底一侧的沟槽(1)以及设置于岸边用于回收砂石的吸沙装置(2),所述吸沙装置(2)包括吸沙泵(21)、与所述吸沙泵(21)输入端连接的进料管(22)以及与所述吸沙泵(21)输出端连接的出料管(23),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1)底部固定有沉沙板(11),所述沟槽(1)底部开设有两个安装槽(12),两个所述安装槽(12)内分别铰接有安装板(13);每个所述安装板(13)底部设置有用于转动安装板(13)的转动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大坝坝底清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3)包括转动安装于安装槽(12)底部的内螺纹管(31)以及与所述内螺纹管(31)螺纹连接的竖直螺杆(32);所述竖直螺杆(32)顶部与安装板(13)底部铰接;所述内螺纹管(31)与安装槽(12)之间设置有驱动内螺纹管(31)转动的驱动机构(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水电大坝坝底清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3)包括分别固定于两个内螺纹管(31)顶部的齿轮(331)、开设于所述安装槽(12)靠近沉沙板(11)一侧的安装通孔(332)以及沿沟槽(1)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所述安装通孔(332)内的齿条(333);所述齿轮(331)与齿条(333)啮合;所述齿条(333)与安装槽(1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齿条(333)移动的移动组件(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世荇陈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途晟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