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机壳体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933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闸机壳体防水结构,闸机壳体包括前侧筒组件、后侧筒组件和门板组件,前侧筒组件与门板组件之间具有竖直方向上的间隙、后侧筒组件与门板组件之间具有竖直方向上的间隙,竖直方向上的间隙位置处固定有底座焊接件,前侧筒组件、门板组件和后侧筒组件的顶部与上盖组件之间具有水平方向上的间隙,水平方向上的间隙位置处固定有水平挡水条,水平挡水条的下方的J型弯钩部与底座焊接件的U型引水槽槽体连接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可将进水引导向下至壳体下方外沿后排出壳体外,同时形成的整体框架可对闸机壳体进行有效的加固和支撑,使壳体各部分组件拼接成整体更为稳固。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gat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闸机壳体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闸机零部件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闸机壳体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闸机,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通道管理设备),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主要应用于地铁闸机系统、收费检票闸机系统。其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可用于各种收费、门禁场合的入口通道处。在闸机的生产组装过程中,闸机的主体壳体通常有多个部件锁紧固定形成壳体。普通的壳体通常包括前侧筒组件、后侧筒组件和设置在前后侧筒组件之间的门板组件,门板组件的中间位置安装用于开合通道的机芯组件,在前侧筒组件、门板组件、后侧筒组件顶部则设计有顶盖组件等。在生产过程中,前侧筒组件、后侧筒组件、门板组件、顶盖组件之间为分部件加工并最终组合拼接形成,在拼接过程中,各组件的板件之间的连接端面会形成缝隙,在遇水时,水流会顺着缝隙进入闸机壳体内部,对内部元器件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有效引流,避免水流对壳体组件拼接处造成侵蚀,同时可对壳体进行加固支撑的闸机壳体防水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闸机壳体防水结构,安装在闸机壳体内部,所述的闸机壳体包括前侧筒组件(4)、后侧筒组件(3)和门板组件,所述的门板组件设置在前侧筒组件(4)与后侧筒组件(3)之间,所述的门板组件中部设有用于开合通道的机芯组件(13),所述的前侧筒组件(4)、门板组件和后侧筒组件(3)的顶部则固定有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侧筒组件(4)与门板组件之间具有竖直方向上的间隙、后侧筒组件(3)与门板组件之间具有竖直方向上的间隙,所述竖直方向上的间隙位置处固定有底座焊接件(1),所述的底座焊接件(1)为开口向外的U型引水槽,所述U型引水槽从内向外扣在竖直方向上的间隙处,且U型引水槽的槽底宽度大于竖直方向上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机壳体防水结构,安装在闸机壳体内部,所述的闸机壳体包括前侧筒组件(4)、后侧筒组件(3)和门板组件,所述的门板组件设置在前侧筒组件(4)与后侧筒组件(3)之间,所述的门板组件中部设有用于开合通道的机芯组件(13),所述的前侧筒组件(4)、门板组件和后侧筒组件(3)的顶部则固定有上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侧筒组件(4)与门板组件之间具有竖直方向上的间隙、后侧筒组件(3)与门板组件之间具有竖直方向上的间隙,所述竖直方向上的间隙位置处固定有底座焊接件(1),所述的底座焊接件(1)为开口向外的U型引水槽,所述U型引水槽从内向外扣在竖直方向上的间隙处,且U型引水槽的槽底宽度大于竖直方向上的间隙宽度;所述的前侧筒组件(4)、门板组件和后侧筒组件(3)的顶部与上盖组件之间具有水平方向上的间隙,所述水平方向上的间隙位置处固定有水平挡水条(2),所述的水平挡水条(2)为折板引水槽,折板引水槽具有竖直部(11)和分别连接在竖直部(11)上下两端J型弯钩部(12),位于上端的J型弯钩部(12)两端分别与前侧筒组件(4)和后侧筒组件(3)的上部勾扣固定,且该竖直部(11)从内向外扣在水平方向上的间隙处,竖直部(11)长度大于水平方向上的间隙宽度;所述的底座焊接件(1)的顶部与水平挡水条(2)固定连接,且水平挡水条(2)的下方的J型弯钩部(12)与底座焊接件(1)的U型引水槽槽体连接贯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机壳体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焊接件(1)的顶部的槽底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李明辉王承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汉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