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站台隔离门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式站台门用机芯结构。
技术介绍
1、站台门设备广泛应用于地铁和轻轨,brt行业,主要用于隔离旅客和车辆的功能。
2、在高铁中,由于车辆种类多,开门位置复杂多变,常规站台门无法保证站台门和高铁车门完全兼容的情况,近来高铁站台事故频发,旅客无意掉入轨道导致事故和列车停运事故屡见不鲜,常规站台门又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目前市面上存在的高铁升降式站台门存在升降速度慢,噪音大,异常断电后无法形成应急通道的缺点,无法普及使用。
3、因此,针对目前高铁站台情况复杂的现状下,我公司专利技术了一种跨度大,占地空间小,带平衡负载且断电情况下能自动形成应急通道的,能成功隔离旅客和轨道的高铁站台门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式站台门用机芯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升降式站台门用机芯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升降式站台门用机芯结构,包括机架、传动机构及升降组件,所述传动机构和升降组件均安装在机架内,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底板、同步带、上同步轮、下同步轮、固定式拉绳固定板及多个移动式拉绳固定板,所述升降底板竖直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内,所述固定式拉绳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底板靠近顶端的位置上,所述移动式拉绳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式拉绳固定板底部,且多个移动式拉绳固定板依次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底板上,所述上同步轮和下同步轮分别安装在所述升降底板的上下
4、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链条及平衡负载配重块,所述驱动组件固定安装在靠近所述机架顶部的位置,所述平衡负载配重块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内,所述链条一端固定在所述平衡负载配重块上,另一端固定在靠近所述升降底板的底端位置上,所述驱动组件通过链条驱动升降底板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运动;
5、所述平衡负载配重块的重量大于所述升降组件整体的重量。
6、所述移动式拉绳固定板的数量设置为4个,从下至上依次为第一移动固定板、第二移动固定板、第三移动固定板及第四移动固定板,所述第二移动固定板靠近所述升降底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三移动固定板靠近所述升降底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四移动固定板靠近所述升降底板的一侧固定有第四限位块;
7、所述限位板的数量设置为3个,从下至上依次为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及第四限位板,所述第三限位板的宽度小于第二限位板的宽度,但大于第四限位板的宽度,所述第四限位块的宽度大于第三限位块的宽度,所述第三限位块的宽度大于第二限位块的宽度;
8、所述第四限位块能够被第四限位板挡住,所述第三限位块能够被第三限位板挡住,所述第二限位块能够被第二限位板挡住。
9、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联轴器、驱动轴及链轮,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与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链轮固定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链条与链轮相啮合。
10、优选的,为了减少平衡负载配重块着落时的噪音,所述平衡负载配重块底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垫。
11、优选的,为了提高安全性能,避免误碰到升降底板,所述升降底板表面固定有保护箱罩,所述链条一端固定在所述保护箱罩上。
1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该升降式站台门用机芯结构采用升降组件和平衡负载配重块重量相近的设置,这样需要驱动升降的力量就很小,且对整个传动的承载能力大幅度下降,可以实现更快速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几乎没有噪音。同时在断电情况下,能够很容易实现升降组件的抬升,以便具有在完全断电的情况下也能快速自动的打开应急通道的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式站台门用机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传动机构及升降组件,所述传动机构和升降组件均安装在机架(1)内,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底板(21)、同步带(22)、上同步轮(23)、下同步轮(24)、固定式拉绳固定板(25)及多个移动式拉绳固定板,所述升降底板(21)竖直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1)内,所述固定式拉绳固定板(25)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底板(21)靠近顶端的位置上,所述移动式拉绳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式拉绳固定板(25)底部,且多个移动式拉绳固定板依次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底板(21)上,所述上同步轮(23)和下同步轮(24)分别安装在所述升降底板(21)的上下两端处,所述上同步轮(23)和下同步轮(24)之间连接有同步带(22),所述同步带(22)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压板(28)和第二压板(29),所述第一压板(28)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用于固定同步带(22),所述第二压板(29)固定连接在最下层的移动式拉绳固定板上,所述升降底板(21)上还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板,多个所述移动式拉绳固定板能够分别对应停留在对应的限位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站台门用机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5)、联轴器(6)、驱动轴(7)及链轮(8),所述伺服电机(5)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伺服电机(5)通过联轴器(6)与所述驱动轴(7)连接,所述链轮(8)固定在所述驱动轴(7)上,所述链条(3)与链轮(8)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站台门用机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负载配重块(4)底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垫(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站台门用机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底板(21)表面固定有保护箱罩(9),所述链条(3)一端固定在所述保护箱罩(9)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站台门用机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传动机构及升降组件,所述传动机构和升降组件均安装在机架(1)内,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底板(21)、同步带(22)、上同步轮(23)、下同步轮(24)、固定式拉绳固定板(25)及多个移动式拉绳固定板,所述升降底板(21)竖直滑动安装在所述机架(1)内,所述固定式拉绳固定板(25)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底板(21)靠近顶端的位置上,所述移动式拉绳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式拉绳固定板(25)底部,且多个移动式拉绳固定板依次竖直滑动连接在所述升降底板(21)上,所述上同步轮(23)和下同步轮(24)分别安装在所述升降底板(21)的上下两端处,所述上同步轮(23)和下同步轮(24)之间连接有同步带(22),所述同步带(22)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压板(28)和第二压板(29),所述第一压板(28)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用于固定同步带(22),所述第二压板(29)固定连接在最下层的移动式拉绳固定板上,所述升降底板(21)上还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板,多个所述移动式拉绳固定板能够分别对应停留在对应的限位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站台门用机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承志,陈胜,吴斌,王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汉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