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减速车辆的自适应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92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减速车辆的自适应道路,包括道路本体,沿所述道路本体宽度方向上设置有减速装置以及位于所述减速装置两侧的减速条,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的两侧铰接的侧板以及位于所述侧板顶部的顶盖,所述底板、所述侧板以及所述顶盖之间形成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内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之间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顶盖与所述底板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减速条为多个,多个所述减速条沿所述道路本体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减速条上粘接有橡胶条。道路上设置可多处减速减震,提高驾驶人员舒适感。

An adaptive road for decelerating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减速车辆的自适应道路
本技术涉及道路建设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减速车辆的自适应道路。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蓬勃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车辆的使用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在建设路口道路时,往往都会在道路上设置具有减速作用的装置,特别在学校以及交通事故多发地段,减速装置的设置能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451006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慢速行驶道路减震带,包括连接底板,所述连接底板上安装有缓冲座,所述连接底板与缓冲座之间安装有柔性缓冲垫;所述缓冲座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缓冲坡、第二缓冲坡,所述第一缓冲坡与第二缓冲坡之间的缓冲座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减速带,且所述减速带的高度大于缓冲坡的高度。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仅仅通过缓冲垫对车辆进行缓冲,缓冲方式较为单一,减震效果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减速车辆的自适应道路,多处减震,提高驾驶人员舒适感。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减速车辆的自适应道路,包括道路本体,沿所述道路本体宽度方向上设置有减速装置以及位于所述减速装置两侧的减速条,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的两侧铰接的侧板以及位于所述侧板顶部的顶盖,所述底板、所述侧板以及所述顶盖之间形成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内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之间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顶盖与所述底板之间的第二弹簧;所述减速条为多个,多个所述减速条沿所述道路本体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减速条上粘接有橡胶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道路本体上设置减速装置,当有车辆经过减速装置时,侧板会向减震腔一侧进行转动,并压缩第一弹簧,当车辆接触到顶盖时,顶盖会压缩第二弹簧,通过减震腔内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压缩,到达减震的效果;此外,在车辆经过减速装置之前,会经过减速条,减速条上的橡胶条也可对车辆起到缓冲作用,从而道路在对车辆进行减速的同时,提高了驾驶人员舒适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速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的底部与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三弹簧可以减缓底座上方的顶盖、侧板以及顶盖形成的整体向下的作用力,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减速装置的减震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靠近所述顶盖的一端延伸有与所述底板平行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所述顶盖之间设置有第四弹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四弹簧的设置保证顶盖的两侧均能缓冲车辆对顶盖两侧产生的作用力,进而可以保证顶盖在下压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朝向所述侧板一面为倾斜面的减震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减震座的斜面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侧板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侧板是铰接在底板上并与底板形成一定的角度,利用减震座可以将第一弹簧倾斜设置在底板与侧板之间,可以提高第一弹簧的减震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铰接处设置有与所述底板顶部一体成型的限位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弹簧回缩时,限位边的设置可以对侧板的转动位置进行限位,保证第一弹簧为非压缩时,侧板始终与底板形成一定的角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接有下限位块,所述顶盖的下表面固接有上限位块,所述下限位块与所述上限位块相对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顶盖下压时,上限位块会抵接在下限位块上,可以对顶盖的下压高度进行限位,进而可以在减震组件进行减震的同时,保证减速装置不会压缩的过低,从而保证了减速装置的减速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限位块与所述下限位块之间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垫。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可以缓冲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之间的刚性接触,进而可以提高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速装置的上表面固定有荧光条。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辆在夜间行驶时,荧光条可以通过车辆的灯光反射出亮光,可以起到提醒作用,为司机夜间行驶带来便利。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减震组件,当有车辆减速装置时,侧板会向减震腔一侧进行转动,并压缩第一弹簧,当车辆接触到顶盖时,顶盖会压缩第二弹簧,通过减震腔内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压缩,到达减震的效果,从而提高了驾驶人员舒适感。2.通过设置底座以及第三弹簧,可以减缓底座上方的顶盖、侧板以及顶盖形成的整体向下的作用力,进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减速装置的减震效果。3.通过设置减震座,由于侧板是铰接在底板上并与底板形成一定的角度,利用减震座可以将第一弹簧倾斜设置在底板与侧板之间,可以提高第一弹簧的减震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示意整体构造;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主要示意减速条的结构;图3是图1中减速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主要示意减速装置以及减震组件的构造;图4是图3中减速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道路本体;2、减速装置;21、底板;211、限位边;212、下限位块;22、侧板;221、延伸板;23、顶盖;231、上限位块;24、底座;241、凹槽;3、减速条;31、橡胶条;4、减震腔;5、减震组件;51、第一弹簧;52、第二弹簧;53、第三弹簧;54、第四弹簧;55、减震座;6、橡胶垫;7、荧光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用于减速车辆的自适应道路,如图1所示,包括道路本体1、减速装置2以及减速条3,减速装置2沿道路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减速条3为多个,多个减速条3两两沿道路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并对称设置在减速装置2的两侧,减速条3的上表面粘接有橡胶条31(如图2所示),通过在道路上设置减速装置2和减速条3可以对道路上的车辆起到减速作用。如3所示,减速装置2包括底板21、侧板22、顶盖23以及底座24,底座24的两侧面为倾斜面,下表面与地面抵接,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41;底板21位于凹槽241中,底板21的两个侧壁与凹槽241的两侧壁抵接,并底板21两侧面为倾斜面,且倾斜角度与底座24的侧面的倾斜角度一致;侧板22与底板21的两侧壁的顶部铰接,侧板22为两个,两个侧板22对称铰接在底板21的两侧;顶盖23位于两个侧板22的上方,顶盖23的两侧为斜面,且倾斜角度与底座24的斜面的角度一致,并顶盖23的上表面为平面且与底座24的下表面平行;底板21、侧板22以及顶盖23之间形成有减震腔4,减震腔4内设置有减震组件5。如图3所示,减震组件5包括第一弹簧51、第二弹簧52、第三弹簧53以及减震座55,减震座55固定连接在底板21上并位于底板21靠近顶盖23的一面,减震座55朝向侧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减速车辆的自适应道路,包括道路本体(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道路本体(1)宽度方向上设置有减速装置(2)以及位于所述减速装置(2)两侧的减速条(3),所述减速装置(2)包括底板(21)、与所述底板(21)的两侧铰接的侧板(22)以及位于所述侧板(22)顶部的顶盖(23),所述底板(21)、所述侧板(22)以及所述顶盖(23)之间形成有减震腔(4),所述减震腔(4)内设置有减震组件(5),所述减震组件(5)包括位于所述底板(21)与所述侧板(22)之间的第一弹簧(51)、位于所述顶盖(23)与所述底板(21)之间的第二弹簧(52);所述减速条(3)为多个,多个所述减速条(3)沿所述道路本体(1)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减速条(3)上粘接有橡胶条(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减速车辆的自适应道路,包括道路本体(1),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道路本体(1)宽度方向上设置有减速装置(2)以及位于所述减速装置(2)两侧的减速条(3),所述减速装置(2)包括底板(21)、与所述底板(21)的两侧铰接的侧板(22)以及位于所述侧板(22)顶部的顶盖(23),所述底板(21)、所述侧板(22)以及所述顶盖(23)之间形成有减震腔(4),所述减震腔(4)内设置有减震组件(5),所述减震组件(5)包括位于所述底板(21)与所述侧板(22)之间的第一弹簧(51)、位于所述顶盖(23)与所述底板(21)之间的第二弹簧(52);所述减速条(3)为多个,多个所述减速条(3)沿所述道路本体(1)宽度方向设置,所述减速条(3)上粘接有橡胶条(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速车辆的自适应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2)包括底座(24),所述底座(24)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凹槽(241),所述底板(21)位于所述凹槽(241)中,所述凹槽(241)的底部与所述底板(21)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速车辆的自适应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2)靠近所述顶盖(23)的一端延伸有与所述底板(21)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明浩袁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