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纺织布生产的裁剪机构,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腿,所述加工台的正面设置有废料盒,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开设有布料槽,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轨,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首先根据需要的纺织布长度,操纵设置的第一操纵杆、第二操纵杆调节第一裁切槽架和第二裁切槽架的位置,使该应用于纺织布生产的裁剪机构能够灵活裁切不同长度的纺织布,其次通过设置的布料槽和压紧装置,使纺织布料在加工台上能够得到压紧固定,无需通过工人手工固定,避免了不必要的意外事故产生,最后通过设置的限位块等限位固定机构。
A cutting mechanism applied to textil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纺织布生产的裁剪机构
本技术涉及纺织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纺织布生产的裁剪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各种消费品的质量和种类均提出新的要求,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追求,而衣服就是诸众消费品中的一种,众所周知,布料在制成成品前是需要涉及众多的工艺过程的,其中,在布料的缝纫加工过程中,通常的做法是靠操作人员借助裁剪台通过裁剪机对布料进行剪切加工。现有的裁切台在进行裁切时,往往通过人工按压布料进行固定裁切,这种方式裁出的布料存在较大的误差,且人工按压布料的方式在裁切时容易对操作工人造成意外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纺织布生产的裁剪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纺织布生产的裁剪机构,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腿,所述加工台的正面设置有废料盒,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开设有布料槽,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轨,所述加工台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关于布料槽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内均安装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固定块、滑杆、旋钮座、电动伸缩杆和压紧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旋钮座的底部与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安装于旋钮座内,所述电动伸缩杆远离旋钮座的一端与压紧块固定连接,所述布料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裁切槽架,所述第一裁切槽架连接有第一操纵杆,所述布料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裁切槽架,所述第二裁切槽架连接有第二操纵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腿的数量为四根,且均匀分布于加工台底部四角。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废料盒上设置有卡头,所述加工台正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废料盒与加工台卡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压紧装置的数量为八个,且均匀分布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加工台的背面开设有滑轨道,所述滑轨道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滑轨道内设置有限位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裁切槽架通过滑轨道与第一操纵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裁切槽架通过滑轨道与第二操纵杆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滑轨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二滑轨内设置有限位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根据需要的纺织布长度,操纵设置的第一操纵杆、第二操纵杆调节第一裁切槽架和第二裁切槽架的位置,使该应用于纺织布生产的裁剪机构能够灵活裁切不同长度的纺织布,其次通过设置的布料槽和压紧装置,使纺织布料在加工台上能够得到压紧固定,无需通过工人手工固定,避免了不必要的意外事故产生,最后通过设置的限位块等限位固定机构,使该应用于纺织布生产的裁剪机构在进行工作时能够保持固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背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压紧装置示意图。图中:1、加工台;2、固定腿;3、废料盒;4、布料槽;5、第一滑轨;6、第二滑轨;7、压紧装置;8、固定块;9、滑杆;10、旋钮座;11、电动伸缩杆;12、滑轨道;13、第一操纵杆;14、第二操纵杆;15、第一裁切槽架;16、第二裁切槽架;17、压紧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4,一种应用于纺织布生产的裁剪机构,包括加工台1,加工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腿2,加工台1的正面设置有废料盒3,通过设置的废料盒3,使多余的边角料能够得到集中回收处理,避免了乱丢现象,加工台1的顶部开设有布料槽4,加工台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轨5,加工台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轨6,第一滑轨5与第二滑轨6关于布料槽4对称分布,第一滑轨5和第二滑轨6内均安装有压紧装置7。压紧装置7包括固定块8、滑杆9、旋钮座10、电动伸缩杆11和压紧块17,固定块8的底部与滑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旋钮座10的底部与固定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11安装于旋钮座10内,电动伸缩杆11远离旋钮座10的一端与压紧块17固定连接,布料槽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裁切槽架15,第一裁切槽架15连接有第一操纵杆13,布料槽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裁切槽架16,第二裁切槽架16连接有第二操纵杆14。进一步的,固定腿2的数量为四根,且均匀分布于加工台1底部四角。进一步的,废料盒3上设置有卡头,加工台1正面开设有卡槽,废料盒3与加工台1卡接。进一步的,压紧装置7的数量为八个,且均匀分布于第一滑轨5和第二滑轨6内。进一步的,加工台1的背面开设有滑轨道12,滑轨道12的数量为两个,滑轨道12内设置有限位块。进一步的,第一裁切槽架15通过滑轨道12与第一操纵杆13固定连接,第二裁切槽架16通过滑轨道12与第二操纵杆14固定连接。进一步的,第一滑轨5内设置有限位块,第二滑轨6内设置有限位块。工作原理:首先根据需要的纺织布长度,调节第一操纵杆13和第二操纵杆14,第一操纵杆13带动第一裁切槽架15运动,第二操纵杆14带动第二裁切槽架16运动,调节至合适距离后通过限位块固定在滑轨道12内,然后将待裁切的纺织布放置于布料槽4内,调节压紧装置7,使纺织布料能够得到均匀的固定力,调节电动伸缩杆11,使压紧块17能够压紧放置布料,最后通过裁切刀对纺织布料进行裁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纺织布生产的裁剪机构,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腿(2),所述加工台(1)的正面设置有废料盒(3),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开设有布料槽(4),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轨(5),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轨(6),所述第一滑轨(5)与第二滑轨(6)关于布料槽(4)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滑轨(5)和第二滑轨(6)内均安装有压紧装置(7);/n所述压紧装置(7)包括固定块(8)、滑杆(9)、旋钮座(10)、电动伸缩杆(11)和压紧块(17),所述固定块(8)的底部与滑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旋钮座(10)的底部与固定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11)安装于旋钮座(10)内,所述电动伸缩杆(11)远离旋钮座(10)的一端与压紧块(17)固定连接,所述布料槽(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裁切槽架(15),所述第一裁切槽架(15)连接有第一操纵杆(13),所述布料槽(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裁切槽架(16),所述第二裁切槽架(16)连接有第二操纵杆(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纺织布生产的裁剪机构,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腿(2),所述加工台(1)的正面设置有废料盒(3),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开设有布料槽(4),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轨(5),所述加工台(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滑轨(6),所述第一滑轨(5)与第二滑轨(6)关于布料槽(4)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滑轨(5)和第二滑轨(6)内均安装有压紧装置(7);
所述压紧装置(7)包括固定块(8)、滑杆(9)、旋钮座(10)、电动伸缩杆(11)和压紧块(17),所述固定块(8)的底部与滑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旋钮座(10)的底部与固定块(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11)安装于旋钮座(10)内,所述电动伸缩杆(11)远离旋钮座(10)的一端与压紧块(17)固定连接,所述布料槽(4)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裁切槽架(15),所述第一裁切槽架(15)连接有第一操纵杆(13),所述布料槽(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裁切槽架(16),所述第二裁切槽架(16)连接有第二操纵杆(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纺织布生产的裁剪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荷勇,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高迪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