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2005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7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包括基布,所述基布对的内侧设有内衬层,所述内衬层包括隔热层、贴肤层、缝纫线、增强线、微孔、微胶囊、抑菌线和涤纶线,所述隔热层位于基布的内侧表面,所述隔热层的另一面设有贴肤层。该阻燃耐高温面料,通过基布和内衬层之间的配合,穿戴者肌肤产生的汗液可较为快速的被内衬层所吸收,可降低面料对内侧肌肤的粘黏感,而混纺在内衬层内部的抑菌线具备一定的抑菌功效,可一定程度的益于穿戴者肌肤保持健康,而内衬层内部设有的微胶囊可具备一定的控温效果,使得穿戴者的舒适度得以提升。使得穿戴者的舒适度得以提升。使得穿戴者的舒适度得以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为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

技术介绍

[0002]劳保是劳动保护用品的简称,安全防护,即安防,所谓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谓防护,就是防备、戒备,保护安全的一种措施,劳动保护的简称,一些工人在从事炼钢或是焊接等高温工种时,需要穿戴阻燃耐高温的工作服进行作业,目前市面上的阻燃耐高温工作服面料,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阻燃耐高温作业,但在实际穿戴使用过程中,外界工作区域的高温,易渗透面料使穿戴者肌肤感受热量,人体肌肤产生的汗液易使面料内侧粘黏肌肤,穿戴过程中的舒适度有待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外界工作区域的高温,易渗透面料使穿戴者肌肤感受热量,人体肌肤产生的汗液易使面料内侧粘黏肌肤,穿戴过程中的舒适度有待加强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包括基布,所述基布对的内侧设有内衬层,所述内衬层包括隔热层、贴肤层、缝纫线、增强线、微孔、微胶囊、抑菌线和涤纶线,所述隔热层位于基布的内侧表面,所述隔热层的另一面设有贴肤层,所述贴肤层通过缝纫线与基布相缝合,所述缝纫线的外侧编织有增强线,所述贴肤层的内表面开设有多个微孔,所述贴肤层的内部设有多个微胶囊,所述贴肤层的内部混纺有抑菌线,所述抑菌线的外侧编织有涤纶线。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阻燃耐高温面料,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06]通过基布和内衬层之间的配合,带有内衬层的基布制成劳保工作服进行穿戴使用过程中,车间内部的高温部分可被隔热层所阻隔,降低人体肌肤对外界高温的感知,而穿戴者肌肤产生的汗液可较为快速的被内衬层所吸收,可降低面料对内侧肌肤的粘黏感,而混纺在内衬层内部的抑菌线具备一定的抑菌功效,可一定程度的益于穿戴者肌肤保持健康,而内衬层内部设有的微胶囊可具备一定的控温效果,使得穿戴者的舒适度得以提升。
附图说明
[0007]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000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图1基布和内衬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1、基布,2、内衬层,201、隔热层,202、贴肤层,203、缝纫线,204、增强线,205、
微孔,206、微胶囊,207、抑菌线,208、涤纶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包括基布1,基布采取聚丙烯睛化纤维织物与铝箔复成复合物不含石棉,具有比重轻、耐高温、隔热、防火、强度高和柔软等优点,基布1对的内侧设有内衬层2,内衬层2包括隔热层201、贴肤层202、缝纫线203、增强线204、微孔205、微胶囊206、抑菌线207和涤纶线208,隔热层201位于基布1的内侧表面,隔热层201为陶瓷纤维布,具有一定的隔热性能,隔热层201的另一面设有贴肤层202,贴肤层202为纯棉纤维纺织制成,具有优异的吸湿性能,贴肤层202通过缝纫线203与基布1相缝合,缝纫线203为COOLMAX纤维丝,具有特殊十字形断面,能将皮肤表层的湿气及汗水快速吸收并传输扩散至服饰表面,缝纫线203的外侧编织有增强线204,增强线204为芳纶纤维丝具有优异的强度,可增强加捻编织在一起缝纫线203的强度,贴肤层202的内表面开设有多个微孔205,微孔205可一定程度的增强贴肤层202的吸湿性能,贴肤层202的内部设有多个微胶囊206,微胶囊206是型号为RX

xb001的相变微胶囊,微胶囊206是将特定的相变材料通过特殊工艺包覆成的微胶囊,当外部温度变化时微胶囊内的芯材会发生相变,相变材料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微胶囊自身温度保持恒定,从而达到智能调节温度的效果,微胶囊206与粘合剂一起喷涂粘着在贴肤层202纺织成型的纤维上方,贴肤层202的内部混纺有抑菌线207,抑菌线207为汉麻纤维丝,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抑菌线207的外侧编织有涤纶线208,涤纶线208的初始模量较高,其值可高达14

17GPa,混入涤纶线的织物具备尺寸稳定,不易变形走样。
[0013]基布1制成劳保服进行使用前,操作人员将隔热层201和贴肤层202依次铺设在基布1的内侧表面,在使用外侧加捻编织有增强线204的缝纫线203,对基布1和贴肤层202之间进行缝合对接,这时即可将带有内衬层2的基布1制成劳保工作服进行穿戴使用,此过程中车间内部的高温部分可被隔热层201所阻隔,降低人体肌肤对外界高温的感知,而穿戴者肌肤产生的汗液可较为快速的被内衬层202所吸收,可降低面料对内侧肌肤的粘黏感,而吸入的汗液可通过缝纫线203向外侧传导,利于面料内侧处于较为干燥的状态,而混纺在内衬层202内部的抑菌线207具备一定的抑菌功效,可一定程度的益于穿戴者肌肤保持健康,而内衬层202内部设有的微胶囊206可具备一定的控温效果,使得穿戴者的舒适度得以提升。
[001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
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6]在本技术中,涉及到的一些“元素”、“成分”和“材质”等字样,只是便于相关技术人员理解并实现其起到的作用,而不是对其成分的限定与保护。
[001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耐高温面料,包括基布(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1)对的内侧设有内衬层(2);所述内衬层(2)包括隔热层(201)、贴肤层(202)、缝纫线(203)、增强线(204)、微孔(205)、微胶囊(206)、抑菌线(207)和涤纶线(208);所述隔热层(201)位于基布(1)的内侧表面,所述隔热层(201)的另一面设有贴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荷勇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高迪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