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针织大圆机中心套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839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针织大圆机中心套筒结构,包括一中心套筒,穿过大鼎,连接在所述大鼎上;以及一齿轮,螺纹连接在所述中心套筒的外圆上,底部与所述大鼎的顶部上的密封圈贴合,能够带动所述中心套筒顺着所述大鼎上下移动位置;还包括:三个底座,均布在所述大鼎上;以及三个压件,分别一对一连接在所述底座上,并且能够限位所述齿轮;从而克服了齿轮出现倾斜,导致了中心套筒发生倾斜,影响了纺织质量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限位齿轮,防止齿轮倾斜,也能够防止中心套筒倾斜,保证了纺织质量的技术效果,实用性强。

A structure of the central sleeve of the double-sided knit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针织大圆机中心套筒结构
本技术涉及双面针织大圆机
,具体的说是一种双面针织大圆机中心套筒结构。
技术介绍
双面针织大圆机的成圈系统多,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织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所以发展很快;其中中心套筒是双面针织大圆机的一部分,中心套筒在织造不同产品时,需要针对不同的产品调整中心套筒与下筒的距离,以便符合纺织要求,达到最好的纺织效果,因此,需要经常对中心套筒进行上下高度的调整,其上下高度的调整方式为,通过齿轮螺纹连接在中心套筒的外圆上,调节齿轮,实现中心套筒的上下移动;在具体使用时,发现有一些不足,由于齿轮没有限位,调节中心套筒顺着大鼎上下移动时,会出现齿轮倾斜,而且中心套筒与大鼎之间有配合间隙,导致了中心套筒发生倾斜,影响了纺织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针织大圆机中心套筒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齿轮出现倾斜,导致了中心套筒发生倾斜,影响了纺织质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面针织大圆机中心套筒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针织大圆机中心套筒结构,包括一中心套筒(10),穿过大鼎(20),连接在所述大鼎(20)上;以及一齿轮(30),螺纹连接在所述中心套筒(10)的外圆上,底部与所述大鼎(20)的顶部上的密封圈(21)贴合,能够带动所述中心套筒(10)顺着所述大鼎(20)上下移动位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三个底座(40),均布在所述大鼎(20)上;/n以及三个压件(50),分别一对一连接在所述底座(40)上,并且能够限位所述齿轮(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针织大圆机中心套筒结构,包括一中心套筒(10),穿过大鼎(20),连接在所述大鼎(20)上;以及一齿轮(30),螺纹连接在所述中心套筒(10)的外圆上,底部与所述大鼎(20)的顶部上的密封圈(21)贴合,能够带动所述中心套筒(10)顺着所述大鼎(20)上下移动位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三个底座(40),均布在所述大鼎(20)上;
以及三个压件(50),分别一对一连接在所述底座(40)上,并且能够限位所述齿轮(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针织大圆机中心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0)由上往下平面投影后,为一段弧形板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针织大圆机中心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件(50)均布在所述齿轮(30)的四周,由上往下接触所述齿轮(30),与所述齿轮(30)的上表面之间按照正常公差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面针织大圆机中心套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件(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安宁孙志勇钟秀珍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泳力泰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