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抽油泵阀球的镀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813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抽油泵阀球的镀膜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下圆板、设置在下圆板上的若干阀球、水平放置在若干阀球上端部的上圆板、用于同时驱动下圆板和上圆板向相反方向旋转的驱动机构、用于支撑下圆板的支撑组件以及用于支撑上圆板的支架,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若干阀球设置在下圆板上端面设置的若干通孔内,上圆板通过罩板组件与若干阀球接触;还包括设置在下圆板下端的多弧离子镀膜机,多弧离子镀膜机与支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抽油泵阀球的镀膜装置,通过本装置对阀球镀膜,使得阀球防腐耐磨,提高了镀膜的均匀性和镀膜效率。

A coating device for valve ball of oil well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抽油泵阀球的镀膜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抽油泵阀球的镀膜装置。
技术介绍
为解决油田原油开采中主要的设备之一抽油泵阀球阀座的防腐耐磨问题,往往需要对阀球进行镀膜处理,然而,现有的真空镀膜炉的支架是一个圆环状的支架,在电机的驱动下只能沿一个方向水平旋转,阀球无处放置,无法实现阀球的镀膜工艺,因此,现有的支架并不适合阀球的镀膜。此外,抽油泵阀球在真空镀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每炉阀球的装载量少。现有的真空炉支架是一个圆环,只能水平旋转,阀球只能放在用钢丝做的漏斗状的器物中悬挂在支架圆环上,炉体的空间得不到充分利用;(2)镀膜效率低。阀球悬挂在支架上水平旋转,受到离子体轰击的靶材粒子从炉体的下部溅射到阀球时,只能在180°范围内镀膜。因此,每个球体需要两次镀膜才能完成;(3)镀膜的均匀程度较差。阀球两次镀膜不能保证膜的厚度、致密性、晶体形状等性能完全一致,并且两次膜的重叠部分与一次镀膜的性能、颜色均有一定的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抽油泵阀球的镀膜装置,解决了阀球防腐耐磨的技术问题,通过本装置对阀球镀膜,还提高了镀膜的均匀性和镀膜效率,可以用于所有球体镀膜的生产和试验。一种用于抽油泵阀球的镀膜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下圆板、设置在所述下圆板上的若干阀球、水平放置在若干所述阀球上端部的上圆板、用于同时驱动所述下圆板和所述上圆板向相反方向旋转的驱动机构、用于支撑所述下圆板的支撑组件以及用于支撑所述上圆板的支架,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若干所述阀球设置在所述下圆板上端面设置的若干通孔内,所述上圆板通过罩板组件与若干所述阀球接触;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圆板下端的多弧离子镀膜机,所述多弧离子镀膜机与所述支架连接。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启动驱动机构,下圆板和上圆板相互以相反的方形旋转运动,阀球被夹在上圆板和下圆板之间,下圆板被支撑组件支撑,阀球在外力的驱动作用下,开始进行不规则的运动,并且不会脱离原有的位置,同时,由于若干所述阀球设置在所述下圆板上端面设置的若干通孔内,所以阀球的一部分也会外露到下圆板的下端部,在多弧离子镀膜机的作用下,对阀球的下端部进行镀膜,并且随着时间的进行,阀球的全部区域都被镀膜。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竖直放置且一端与所述下圆板中心连接的转轴、竖直放置且一端与所述上圆板中心连接的转筒、设置在所述转筒上的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同时啮合的主动锥齿轮以及驱动所述主动锥齿轮旋转的动力机构;所述转轴、所述转筒和所述动力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分别设置在主动锥齿轮的下端和上端,在主动锥齿轮的作用下,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分别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运动。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水平放置且与所述主动锥齿轮连接的锥齿轮轴以及与所述锥齿轮轴连接的电机;所述锥齿轮轴通过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圆板下端的支撑环、设置在所述支撑环下端的下保护罩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环上端的上保护罩,所述支撑环、所述下保护罩和所述上保护罩通过固定连接组件连接;所述上保护罩与所述上圆板接触,所述下保护罩与所述多弧离子镀膜机连接。设置有支撑环和上下保护罩,目的是为了便于对整个镀膜过程进行防护,同时也是为了便于安装拆卸。所述固定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上保护罩外侧面的上连接板、设置在所述支撑环外侧面的中连接板、设置在所述下保护罩外侧面的下连接板以及穿过所述上连接板、所述中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的螺栓。所述支撑环的上端面设置有环形开口槽,所述环形开口槽内设置有若干承重球,所述下圆板的边沿设置在所述承重球上;所述环形开口槽和所述承重球设置在所述上保护罩和下保护罩内。设置有承重球,这样下圆板在旋转过程中,就会大大减少了旋转的摩擦力。所述罩板组件包括上端面与所述上圆板连接的环形第一罩板、与所述第一罩板活动连接的环形第二罩板以及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罩板外侧的螺杆,所述第一罩板的下端面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第二罩板上端部设置在所述环形槽内,所述螺杆一端穿过所述环形槽侧部并与所述第一罩板的外侧面接触;所述第二罩板的底部水平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阀球上端接触。第二罩板可以沿着第一罩板的环形槽上下运动,滑动到一定位置,再利用螺杆进行限位紧固,螺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罩板的内侧面并紧紧抵靠在第二罩板的外侧面,这样便于放置和取出阀球。所述支架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上保护罩和所述下保护罩外侧的立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立板顶端的横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立板顶端的上座板,所述多弧离子镀膜机与所述立板连接,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动力机构设置在所述横板上,所述转轴顶端与所述上座板连接;所述上座板为U型状,所述上座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立板顶端,所述上座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上保护罩顶端。本技术达成以下显著效果:(1)大幅增加每炉镀膜的阀球数量,使阀球的工业化量产成为可能;(2)实现阀球的一次360°镀膜;(3)解决了镀膜后阀球膜层的一致性、均匀性;(4)提高了装卸阀球的效率和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镀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上、下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阀球和上、下圆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罩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支架;2、多弧离子喷枪;3、靶材;4、固定连接组件;4-1、上连接板;4-2、中连接板;4-3、下连接板;5、下保护罩;6、支撑环;6-1、开口槽;7、上保护罩;8、上圆板;8-1、第一罩板;8-2、螺杆;8-3、第二罩板;9、第一锥齿轮;9-1、转筒;10、转轴;10-1、下圆板;10-2、阀球;11、第二锥齿轮;12、上座板;13、主动锥齿轮;14、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实施例1图1和图3,一种用于抽油泵阀球的镀膜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下圆板10-1、设置在下圆板10-1上的若干阀球10-2、水平放置在若干阀球10-2上端部的上圆板8、用于同时驱动下圆板10-1和上圆板8向相反方向旋转的驱动机构、用于支撑下圆板10-1的支撑组件以及用于支撑上圆板8的支架1,驱动机构设置在支架1上,若干阀球10-2设置在下圆板10-1上端面设置的若干通孔内,上圆板8通过罩板组件与若干阀球10-2接触;还包括设置在下圆板10-1下端的多弧离子镀膜机,多弧离子镀膜机与支架1连接。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启动驱动机构,下圆板10-1和上圆板8相互以相反的方形旋转运动,阀球10-2被夹在上圆板8和下圆板10-1之间,下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抽油泵阀球的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下圆板、设置在所述下圆板上的若干阀球、水平放置在若干所述阀球上端部的上圆板、用于同时驱动所述下圆板和所述上圆板向相反方向旋转的驱动机构、用于支撑所述下圆板的支撑组件以及用于支撑所述上圆板的支架,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若干所述阀球设置在所述下圆板上端面设置的若干通孔内,所述上圆板通过罩板组件与若干所述阀球接触;/n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圆板下端的多弧离子镀膜机,所述多弧离子镀膜机与所述支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抽油泵阀球的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下圆板、设置在所述下圆板上的若干阀球、水平放置在若干所述阀球上端部的上圆板、用于同时驱动所述下圆板和所述上圆板向相反方向旋转的驱动机构、用于支撑所述下圆板的支撑组件以及用于支撑所述上圆板的支架,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若干所述阀球设置在所述下圆板上端面设置的若干通孔内,所述上圆板通过罩板组件与若干所述阀球接触;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圆板下端的多弧离子镀膜机,所述多弧离子镀膜机与所述支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抽油泵阀球的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竖直放置且一端与所述下圆板中心连接的转轴、竖直放置且一端与所述上圆板中心连接的转筒、设置在所述转筒上的第一锥齿轮、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同时啮合的主动锥齿轮以及驱动所述主动锥齿轮旋转的动力机构;
所述转轴、所述转筒和所述动力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抽油泵阀球的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水平放置且与所述主动锥齿轮连接的锥齿轮轴以及与所述锥齿轮轴连接的电机;
所述锥齿轮轴通过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抽油泵阀球的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圆板下端的支撑环、设置在所述支撑环下端的下保护罩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环上端的上保护罩,所述支撑环、所述下保护罩和所述上保护罩通过固定连接组件连接;
所述上保护罩与所述上圆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阳单杰王立火曹建军李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胜利油田检测评价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