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化床底渣流化防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783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3:14
一种流化床底渣流化防堵装置,设于气化炉的底板上,与排渣管一一对应布置,包括环管和进气管,其中环管可以为若干层,层与层之间通过设竖向连接管,竖向连接管设于上层环管和底层环管之间,分为支撑管和连通管,实现多层环管的连通和支撑,环管的表面开孔并安装有风帽;进气管一端与底层环管连通,另一端穿过气化炉的底板后与蒸汽输送管道连通;底层环管的底部设支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布风装置下部底渣以移动床的形式流入排渣管,底渣流化装置布置有上下两层环管、竖向连接管及风帽,起到渣块预过滤及二次气化效果;可使气化排渣流动性更好,使底渣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避免了炉膛底部局部温度过高,保证了整个气化系统的稳定。

An anti blocking device for fluidization of bottom slag in fluidized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化床底渣流化防堵装置
本技术涉及炉膛固态排渣的底渣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流化床底渣流化防堵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清洁转化成为当前重要课题,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常压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具有气化效率高、原料适应性广和投资小等特点,在我国煤化工行业内脱颖而出,得到中小化工企业的青睐。由于流化床气化炉气化剂的量须保持相对稳定均匀,以保证气化炉内的流化状态,气化剂量调节一般是根据料层差压、床温和负荷情况进行,然而,目前流化床气化炉底部排渣流动性相对较差,底渣温度场分布不均匀,气化炉底局部温度过高,整个气化系统稳定性较低,当煤种更换、灰熔点变化时则极易导致气化炉结渣或停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化床底渣流化防堵装置,目的在于解决因更换煤种或煤质较大幅度的波动,导致底渣温度场分布不均、气化炉底局部温度过高,进而引起气化炉底部排渣流动性变差,影响整个气化系统稳定性,甚至被迫停炉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化床底渣流化防堵装置,设于气化炉内,所述气化炉的底板上安装有布风装置和排渣管,所述布风装置的进风口与外界风机连通,所述排渣管与气化炉底板上的排渣口对应,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环管和进气管,所述环管表面开孔,其底部通过支腿支撑在气化炉的底板上;所述进气管一端与环管连通,另一端穿过气化炉的底板后与蒸汽输送管道连通。其中,进一步的,所述环管包括独立的若干层环管,层与层之间通过竖向连接管实现连通和支撑。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管包括上层环管、底层环管和竖向连接管;所述竖向连接管设于上层环管和底层环管之间,分为支撑管和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上层环管和底层环管连通,所述支撑管的两端与上层环管和底层环管不连通;所述底层环管与进气管连通,其底部间隔设置有支腿。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环管的表面开孔上均安装有风帽,所述底层环管上的风帽位于对应排渣口的底渣安息角内。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腿的顶端与底层环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底端与气化炉的底板之间设置钢垫板,所述钢垫板的上表面与支腿的底端焊接固定,下端面支撑在气化炉的底板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层环管为水平设置或倾斜设置,倾斜设置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90°;所述底层环管为水平设置或倾斜设置,倾斜设置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9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层环管与排渣管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金属支撑进一步固定,所述金属支撑的一端与底层环管底部焊接,另一端与排渣管设于排渣口内的上沿焊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层环管的中间设置有用于阻挡大体积渣块进入排渣口的档件,所述档件为挡杆或筛网。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布风装置设于气化炉底板的中心位置,所述排渣口在布风装置两侧,相应的所述排渣管和装置本体也在布风装置两侧;所述装置本体与排渣管一一对应布置。更优选的,所述环管和进气管的材料均为耐高温不锈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优势在于:1、本技术底渣流化装置布置有环管、竖向连接管及风帽,气化炉将原料煤进行气化,产生高温热煤气经旋风分离器进行分离后送出,布风装置下部底渣以移动床的形式流入排渣管,蒸汽从进气管自下而上进入底渣流化装置,底部环管风帽位于底渣安息角内,通入蒸汽利于底渣流动,上层环管的风帽喷出蒸汽可将上部渣块吹至侧面,再通过底部环管的蒸汽将渣块进一步吹离排渣口进入排渣管,排渣流动性更好;2、蒸汽来自于入炉蒸汽的一部分,通过底渣流化装置进入气化炉,既可以冷却底渣,同时穿过热渣层时可发生部分气化反应,降低底渣含碳量,提高煤气效率,起到二次气化效果,使底渣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避免了气化炉底局部温度过高,保证了整个气化系统的稳定。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流化床底渣流化防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上层环管和底层环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涉及的流化床底渣流化防堵装置的安装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气化炉、2-旋风分离器、3-布风装置、4-排渣管、5-装置本体、5.1-上层环管、5.2-底层环管、5.3-竖向连接管、5.4-风帽、5.5-支腿、5.6-钢垫板、5.7-金属支撑、5.8-进气管、5.9-档件。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流化床底渣流化防堵装置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和图2,一种流化床底渣流化防堵装置,设于气化炉1内,气化炉1的底板上安装有布风装置3和排渣管4,布风装置3的进风口与外界风机连通,排渣管4与气化炉1底板上的排渣口对应,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5;所述装置本体5包括环管和进气管5.8,其中,环管可以为多层设计,本实施例中为双层,所述环管表面开孔,其底部通过支腿5.5支撑在气化炉1的底板上;所述进气管5.8一端与环管连通,另一端穿过气化炉1的底板后与蒸汽输送管道连通。装置本体5设于气化炉1的底板上,与排渣管4一一对应布置,包括上层环管5.1、底层环管5.2、竖向连接管5.3、风帽5.4和进气管5.8;上层环管5.1可以为水平设置或倾斜设置,倾斜设置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90°;底层环管5.2也可以为水平设置或倾斜设置,倾斜设置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90°,上层环管5.1和底层环管5.2的表面均匀开孔并安装有风帽5.4;在布风装置3下,渣层呈漏斗状流入排渣口后进入排渣管4,漏斗角度由底渣运动安息角决定,底层环管5.2上的风帽5.4位于对应排渣口的底渣安息角内,通入蒸汽利于底渣流动,便于流入排渣口。竖向连接管5.3设于上层环管5.1和底层环管5.2之间,分为支撑管和连通管,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上层环管5.1和底层环管5.2连通,支撑管的两端与上层环管5.1和底层环管5.2不连通;如图1,本实施例中,竖向连接管5.3为转角部位为弧形的L形管,其数量为六根,沿装置本体5一周均匀设置,其中有两根为连通管,其余为支撑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化床底渣流化防堵装置,设于气化炉(1)内,所述气化炉(1)的底板上安装有布风装置(3)和排渣管(4),所述布风装置(3)的进风口与外界风机连通,所述排渣管(4)与气化炉(1)底板上的排渣口对应,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5);所述装置本体(5)包括环管和进气管(5.8),所述环管表面开孔,其底部通过支腿(5.5)支撑在气化炉(1)的底板上;所述进气管(5.8)一端与环管连通,另一端穿过气化炉(1)的底板后与蒸汽输送管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化床底渣流化防堵装置,设于气化炉(1)内,所述气化炉(1)的底板上安装有布风装置(3)和排渣管(4),所述布风装置(3)的进风口与外界风机连通,所述排渣管(4)与气化炉(1)底板上的排渣口对应,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5);所述装置本体(5)包括环管和进气管(5.8),所述环管表面开孔,其底部通过支腿(5.5)支撑在气化炉(1)的底板上;所述进气管(5.8)一端与环管连通,另一端穿过气化炉(1)的底板后与蒸汽输送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化床底渣流化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管包括独立的若干层环管,层与层之间通过竖向连接管(5.3)实现连通和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流化床底渣流化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管包括上层环管(5.1)、底层环管(5.2)和竖向连接管(5.3);
所述竖向连接管(5.3)设于上层环管(5.1)和底层环管(5.2)之间,分为支撑管和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上层环管(5.1)和底层环管(5.2)连通,所述支撑管的两端与上层环管(5.1)和底层环管(5.2)不连通;
所述底层环管(5.2)与进气管(5.8)连通,其底部间隔设置有支腿(5.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流化床底渣流化防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管的表面开孔上均安装有风帽(5.4),所述底层环管(5.2)上的风帽(5.4)位于对应排渣口的底渣安息角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流化床底渣流化防堵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绍军刘伟伟陈武郭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合肥煤气化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