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杯纺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杆结构
本技术涉及转杯纺机组成机构的
,特别涉及转杯纺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杆结构。
技术介绍
转杯纺纱机在工作的时候,由于断纱或者纱筒到达规定大小时需要落筒,如果纱筒不能及时抬升,会使得纱筒与辊子发生摩擦导致纱筒外层的纱线磨毛损伤。现有的转杯纺纱机上使用的托纱装置多为机械式托杆结构(凸轮顶起机构),零部件多装配繁琐,内部传动机构易挂棉和积累短绒,转动轴附近会附着灰尘短绒,长时间积累缠绕容易造成零部件卡顿,清理维护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转杯纺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杆结构,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机械结构更紧凑,提高托纱杆动作时间,后期维护更换零部件更方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转杯纺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杆结构,包括固定底座、通过转动轴铰接于固定底座一端的弧形臂、固连于弧形臂的托纱杆及驱动弧形臂动作的气缸,所述弧形臂的两侧设有凸耳,两凸耳之间设有插销,所述气缸的输出端铰接于插销。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有扁部,所述扁部伸出于固定底座,所述扁部上限位安装有摆臂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弧形臂的一端设有与转动轴适配的安装筒,所述固定底座的一端设有对安装筒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槽,所述安装筒与转动轴对应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将安装筒与转动轴连接为一体的弹性销。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间隔设置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安装有定位销。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面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通过固定螺 ...
【技术保护点】
1.转杯纺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通过转动轴(2)铰接于固定底座(1)一端的弧形臂(3)、固连于弧形臂(3)的托纱杆(4)及驱动弧形臂(3)动作的气缸(5),所述弧形臂(3)的两侧设有凸耳(31),两凸耳(31)之间设有插销(32),所述气缸(5)的输出端铰接于插销(32)。/n
【技术特征摘要】
1.转杯纺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通过转动轴(2)铰接于固定底座(1)一端的弧形臂(3)、固连于弧形臂(3)的托纱杆(4)及驱动弧形臂(3)动作的气缸(5),所述弧形臂(3)的两侧设有凸耳(31),两凸耳(31)之间设有插销(32),所述气缸(5)的输出端铰接于插销(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杯纺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的一端设有扁部(21),所述扁部(21)伸出于固定底座(1),所述扁部(21)上限位安装有摆臂组件(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杯纺机半自动接头托纱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臂(3)的一端设有与转动轴(2)适配的安装筒(33),所述固定底座(1)的一端设有对安装筒(33)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槽(11),所述安装筒(33)与转动轴(2)对应设有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宥融,石焕强,陈国方,田飞飞,王家乐,艾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