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筒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632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绕线筒上料装置,包括底座上的卷轴和绕线筒,底座上的XY轴直线模组、横向移动架以及伸缩气缸;所述横向移动架通过移动板与XY轴直线模组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架横板上的通孔固定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与卷轴相对设置,所述所述伸缩气缸固定于底座上的支撑架上,且所述伸缩气缸上的活塞杆顶端固定有套柱;所述卷轴、伸缩筒以及套柱均为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减少劳动量,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设置批量上料方式从而无需长期的工人在岗监督换料,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A feeding device for winding dr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绕线筒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上料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绕线筒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电线电缆是指用于电力、电气及相关传输用途的材料。线缆内通常由铜丝或铝丝组成,在加工的时候为方便操作,通常需要先将铜丝或铝丝放在收卷设备上进行收卷,此过程中需要将绕线筒放进收卷设备并对线卷进行固定。现有的上料方式是直接采用手动上料,待绕线完成再换另一个,这样的方式无疑增大了人工劳动量,且影响生产效率,且长期需要工作人员在生产设备旁监督,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绕线筒上料装置,操作便捷,减少劳动量,提高生产效率,设置批量上料方式从而无需长期的工人在岗监督换料,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绕线筒上料装置,包括底座上的卷轴和绕线筒,底座上的XY轴直线模组、横向移动架以及伸缩气缸;所述横向移动架通过移动板与XY轴直线模组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架横板上的通孔固定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与卷轴相对设置,所述所述伸缩气缸固定于底座上的支撑架上,且所述伸缩气缸上的活塞杆顶端固定有套柱;所述卷轴、伸缩筒以及套柱均为同轴设置。优选地,所述伸缩筒的数量具体为若干个,阵列设置于横向移动架的横板上。优选地,所述伸缩筒的内筒长度大于卷轴的长度,且所述伸缩筒与卷轴的直径大小相配合。优选地,所述套柱的圆周方向设有粘性材料,套柱顶端设有对位感应器。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上靠近横向移动架的一侧固定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延伸处与横向移动架横板的底部相接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种绕线筒上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减少劳动量,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设置批量上料方式从而无需长期的工人在岗监督换料,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绕线筒上料装置的整体结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绕线筒上料装置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套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卷轴;3、绕线筒;4、XY轴直线模组;5、横向移动架;50、通孔;6、伸缩气缸;7、移动板;8、伸缩筒;9、支撑架;10、套柱;11、对位感应器;12、托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至图3,一种绕线筒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上的卷轴2和绕线筒3,底座1上的XY轴直线模组4、横向移动架5以及伸缩气缸6;所述横向移动架5通过移动板7与XY轴直线模组4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架5横板上的通孔50固定有伸缩筒8,所述伸缩筒8与卷轴2相对设置,所述所述伸缩气缸6固定于底座1上的支撑架9上,且所述伸缩气缸6上的活塞杆顶端固定有套柱10;所述卷轴2、伸缩筒8以及套柱10均为同轴设置;所述XY轴直线模组4用于驱动横向移动架5,所述伸缩气缸6用于驱动套柱10。所述伸缩筒8的数量具体为若干个,阵列设置于横向移动架5的横板上;所述伸缩筒8用于放置绕线筒3,所述横向移动架5用于固定伸缩筒8。所述伸缩筒8的内筒长度大于卷轴2的长度,且所述伸缩筒8与卷轴2的直径大小相配合;所述伸缩筒8的长度设计可使套柱10顺利套入伸缩筒8内,所述伸缩筒8的直径设计可使伸缩筒8套入卷轴2,从而使圆柱筒8上的绕线筒3位于卷轴2上从而实现预上料动作。所述套柱10的圆周方向设有粘性材料,套柱10顶端设有对位感应器11,所述;所述套柱10用于伸入圆柱筒8内并利用粘性材料使圆柱筒8缩回,从而使绕线筒3套于卷轴2上从而实现上料,所述对位感应器11可使套柱10对准通孔50从而顺利伸入圆柱筒8内。所述支撑架9上靠近横向移动架5的一侧固定有托板12,所述托板12的延伸处与横向移动架5横板的底部相接触;所述支撑架9用于固定伸缩气缸6,所述横向移动架5可实现持续上料动作,所述托板12用于辅助支撑横向移动架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装置开始工作之前,将绕线筒3套进伸缩筒8,最左端的伸缩筒8与卷轴2处于对应位置,开始工作时,XY轴直线模组4驱动横向移动架5带动伸缩筒8向靠近卷轴2的方向运动,直至绕线筒3随伸缩筒8完全套进卷轴2内,此时伸缩气缸6驱动套柱10向前运动,同时对位感应器11实现对位作用,使套柱10顺利伸进伸缩筒8内,当套柱10处于极限位置时刚好处于伸缩筒8的内筒且不与卷轴2接触,可保护对位感应器11,此时套柱10会将伸缩筒8完全配合粘住,伸缩气缸6驱动套柱10带动伸缩筒8回缩,同时XY轴直线模组4继续带动伸缩筒8向卷轴的方向靠近直至伸缩筒8的外筒将绕线筒3顶紧,此时可对绕线筒3进行绕线作用,待绕线完成,XY轴直线模组4驱动横向移动架5回至初始位置再向左运动,使下一个伸缩筒8位于卷轴2对应的位置,继续上述操作实现下一个绕线筒3的上料动作。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技术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绕线筒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上的卷轴(2)和绕线筒(3),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上的XY轴直线模组(4)、横向移动架(5)以及伸缩气缸(6);所述横向移动架(5)通过移动板(7)与XY轴直线模组(4)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架(5)横板上的通孔(50)固定有伸缩筒(8),所述伸缩筒(8)与卷轴(2)相对设置,所述伸缩气缸(6)固定于底座(1)上的支撑架(9)上,且所述伸缩气缸(6)上的活塞杆顶端固定有套柱(10);所述卷轴(2)、伸缩筒(8)以及套柱(10)均为同轴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筒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上的卷轴(2)和绕线筒(3),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上的XY轴直线模组(4)、横向移动架(5)以及伸缩气缸(6);所述横向移动架(5)通过移动板(7)与XY轴直线模组(4)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架(5)横板上的通孔(50)固定有伸缩筒(8),所述伸缩筒(8)与卷轴(2)相对设置,所述伸缩气缸(6)固定于底座(1)上的支撑架(9)上,且所述伸缩气缸(6)上的活塞杆顶端固定有套柱(10);所述卷轴(2)、伸缩筒(8)以及套柱(10)均为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筒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筒(8)的数量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乐耕李丽李红征王雪莲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祈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